•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本土品牌如何規(guī)避外資并購陷阱

      2010-05-05 10:16:40李寧順
      對外經貿實務 2010年4期
      關鍵詞:控股權合資外資

      李寧順 牛 睿

      遼寧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本土品牌如何規(guī)避外資并購陷阱

      李寧順 牛 睿

      遼寧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yè)賴以生存的基礎。在幾十年的生產經營中,我國一些產品品牌、技術工藝、企業(yè)名稱等,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有很強的競爭力。一些外商看清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認為要打開這個市場,與其靠自己的力量逐步滲透,不如借中國企業(yè)已有的實力和市場迅速占領制高點。為此,他們運用國內企業(yè)市場意識和品牌意識不強的弱點,低價收購國內企業(yè)的股權、品牌或專有技術,吞噬排擠我們苦心經營多年的本土品牌,這直接影響了我國打造自主民族品牌。

      一、我國本土品牌在外資并購中流失的現狀

      縱觀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的外資并購歷程,我國本土品牌在外資并購中日益流失。如今,在挖掘機行業(yè),一家家挖掘機企業(yè)被外企并購,造成整個行業(yè)本土品牌的泯滅;在飲料行業(yè),國內原有的八大碳酸型飲料公司已有七家被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收編,外國品牌占有率達到90%以上,國內品牌僅剩健力寶一家;在啤酒行業(yè),巨額外資參與我國啤酒行業(yè)的并購,啤酒行業(yè)年產5萬噸以上的企業(yè)約60家,72%已屬合資,排名前10名的品牌中僅有“青島”、“燕京”和“錢江”;在洗滌用品市場上,全國四大年產8萬噸以上的洗衣粉企業(yè)已有三家被外資收購,寶潔公司如今占有中國洗發(fā)品市場60%以上的份額;在化妝品行業(yè),中高端市場基本上被外資壟斷,歐來雅、寶潔、資生堂等幾家國際巨頭形成了寡頭競爭之勢。同時,通過建立合資品牌和收購本土企業(yè),中低端市場也被外資企業(yè)漸漸占據,如歐來雅僅用50天就整合了中國護膚品牌“小護士”;在食品、醫(yī)藥行業(yè),國外品牌市場占有率已達30-40%;在輪胎橡膠行業(yè),外資已收購國內大型廠家并形成壟斷;在感光行業(yè),原來仍在苦苦掙扎的樂凱也在2003年10月與柯達合資。

      在波濤洶涌的“并購”浪潮中,昔日我們許多耳熟能詳的本土品牌,如活力28、熊貓洗衣粉;揚子、香雪海冰箱;紅梅音響;天府可樂、北冰洋碳酸飲料等都逐漸銷聲匿跡,難覓其中,有的既使還在市場上存在,也是名存實亡。由此可見,外資并購對我國本土品牌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本土品牌的流失問題已經非常嚴重。

      二、外資并購中我國本土品牌流失的方式

      1.獲得控制權,掌握投資方向。外資在并購中方企業(yè)時會力爭取得對企業(yè)的控股權,取得控股權的外資在制定公司發(fā)展戰(zhàn)備時往往做出對中方品牌不利的決策,如減少對中方品牌的投資和技術革新、壓縮中方品牌產品的產量,對自己的品牌則全力支持,導致缺乏創(chuàng)新的中方品牌會逐漸失去生命力并最終隕落。如在20世紀90年代,熊貓洗衣粉在中國市場一度叱咤風云,在當時的洗衣粉市場流傳著“南有白貓,北有熊貓”的說法。在1994年與美國寶潔公司牽手,合資成立了北京熊貓寶潔洗滌用品有限公司。熊貓所在的北京日化二廠以品牌、廠房參股35%,寶潔以65%的股份控股合資公司。當時外方看好的是熊貓品牌50年的使用權。合資以后,作為控股方,寶潔著眼于高檔洗衣粉市場,力推旗下的高檔洗衣粉品牌汰漬和碧浪。而以物美價廉見長的熊貓年年遞減,從合資時的年產6萬噸,降到2000年上半年的4000噸左右。如今,市場上到處可見汰漬和碧浪洗衣粉,卻難覓熊貓洗衣粉的身影;1994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并采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中華”牙膏,外方口頭承諾自己的“潔諾”牌和“中華”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兌現,導致“中華”牌牙膏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大幅下降。如今,中華牙膏在市場上的份額已少得可憐。

      2.利用控股權,控制市場推廣。外資在合資或并購以后,利用其控股權,控制銷售環(huán)節(jié)和市場推廣,減少我國品牌產品銷售,逐漸將我國品牌商品逐出市場,直接造成一些品牌消失。如上海牙膏廠的“美加凈”牙膏在1994年與聯合利華合資之初,出口量為全國第一,年銷售量達6000萬支,但到2000年,年銷售量下降了60%,只有2000支,且已3年沒有在媒體上做廣告,市場地位不斷下降,聯合利華通過對“美加凈”牙膏進行降價,從原來的4.5元降到3元,在消費者通過“美加凈”認識了聯合利華的前提下,將處于高端的品牌降為低端品牌,使得消費人群游離到自己的品牌“潔諾”,并在廣告投入上,從1997年停止在各種媒體上對“美加凈”的廣告投放,與此同時,加大對“潔諾”的投入力度;2003年法國歐萊雅收購小護士,小護士將和歐萊雅其中的一個下屬品牌卡尼爾進行合作。卡尼爾借助小護士的銷售網絡,實現兩者的資源互補。5年后的今天,小護士在市場上也幾乎銷聲匿跡。

      3.直接買斷中方品牌的使用權,禁止中方再使用自己的品牌。由于知名的中方品牌價值較大,外企一般不會直接買斷其所有權,而是以較少的資金買斷其使用權,借以控制中方品牌。外方買斷中方品牌之后,一般會將其束之高閣,使其再無出頭之日。如1992年,孔雀與飛利浦合資成立蘇州飛利浦消費電子有限公司,1995年雙方追加投資600萬美元,組建蘇州飛利浦消費電子有限公司顯示器廠,中荷雙方股份比例分別為49%和51%。經合資談判,外方以365萬美元買斷“孔雀”商標的使用權,取得了在合資期間獨家在視頻產品上使用孔雀商標的權力。但合資企業(yè)初期少量使用后,就將“孔雀”閑置不再使用,結果“孔雀”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飛利浦;1996年揚子以轉讓70%股份的方式與德國博世西門子公司合資。4年后的2000年,西門子公司又收購了揚子集團合資冰箱廠的30%股權,并且,西門子毅然決定,封存“揚子冰箱”30年。揚子冰箱就此消失了,取而代之的西門子冰箱從2001年起大幅贏利,年上繳稅收6000萬元。

      4.中方品牌價值嚴重被低估。我國許多企業(yè)由于缺乏知識產權意識,根本沒有認識到品牌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殺手锏。有的企業(yè)急于引進外資,結果在品牌作價問題上節(jié)節(jié)讓步,使自己品牌的評估價值大大低于其原有的價值。如天津日化四廠同外商合資前,其“金雞”鞋油已占領了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但合資時,“金雞”品牌僅作價1000萬元。

      5.合資期間新增值或新產生的品牌,其商標權被外方歸為己有。如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某知名企業(yè)與新加坡郭氏兄弟糧油私人公司合作,在深圳成立了南海油脂公司,使用“金龍魚”品牌。經過10多年的共同培育,“金龍魚”已成為國內食用油類第一品牌,但后來中方公司才發(fā)現,“金龍魚”商標權是注冊在郭氏兄弟名下,自己多年辛苦培育的原來是別人的品牌,是在為別人做“嫁衣”。最終,中方企業(yè)只能退出合作,重新開辟自己的市場。

      三、我國本土品牌流失的原因分析

      1.企業(yè)品牌意識淡薄。品牌資產的價值決定著市場份額。但一些中方企業(yè)品牌意識薄弱,沒有認識到品牌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而過分迷信利用外資這顆“靈丹妙藥”的奇效,結果忽視了對自己辛苦培育的品牌的保護,給外商鏟除中方品牌提供可乘之機。比如,我國的“霞飛”化妝品系列及“香雪?!彪娖飨盗羞^去在國內家喻戶曉,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被外資并購時,迷信外國商標而輕易將自己的品牌賣掉,成為外商的加工廠;曾經是中國100家最大機械工業(yè)企業(yè)、軸承行業(yè)六家大型企業(yè)之一的西北軸承集團,7000萬就讓出了控股權和品牌;徐工全年80億的營業(yè)額,品牌價值被評估不低于60億元,最后卻以20億的價格賣給凱雷。

      2.引資心切,錯選合作伙伴。國內很多企業(yè)為了緩解資金短缺,把希望寄托在引資上,希望通過融資能帶來的品牌提升,因此匆匆將利益問題解決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接受外資合資并購的邀請。然而,在正式進入經營狀態(tài)時,中方企業(yè)才發(fā)現自己“嫁”錯了“婆家”。例如,上海家化與美國莊臣公司合資,后者擅長經營臘制品,對化妝品的生產并不精通,最終導致產品與市場消費嚴重脫節(jié)。

      3.喪失控股權,失去決策權。在企業(yè)運作過程中,誰掌握了企業(yè)的控股權,誰就可以左右企業(yè)的命運。沒有控股權,就喪失了在企業(yè)的決策權,更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品牌。而一些中方企業(yè)在并購之初就喪失了控股權,從而最終失去了決策權。如2000年,樂百氏與法國達能合資,合資后的樂百氏,達能控制了92%的股權,樂百氏只能任由達能處置。大量數據顯示,擁有了控股權的外資企業(yè)掌握著企業(yè)決策權,并最終控制了中方品牌的命運。

      4.企業(yè)缺乏長期的品牌規(guī)劃。品牌規(guī)劃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最終只會導致品牌“曇花一現”。目前,我國的很多企業(yè)還沒有真正理解品牌對于一個有長遠發(fā)展目標的企業(yè)而言有多重要,更談不上借鑒國際成功品牌的經營模式等問題。許多企業(yè)往往說得多,做得少,說的總比做得好。很多企業(yè)都沒有能夠認認真真地研究品牌,沒有制定長期的、切實有效的品牌規(guī)劃。

      5.本土品牌的保護力度不夠。目前我國雖然制定并實施了《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yè)的規(guī)定》、《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guī),但事實證明,還遠遠不夠完善,并且在已有的法律法規(guī)中并未對合資并購中出現的本土品牌的流失問題做出明確規(guī)定,使得政府對此問題進行管制缺少應有的法律支撐,即使有許多外資企業(yè)采取各種手段將本土品牌“雪藏”,但因其并未違反有關法律法規(guī),我們也無可厚非。美國為了防止本土品牌的流失,制定了一系列完備的政策性保護和扶植措施,對內有《購買美國產品法》,規(guī)定美國聯邦政府機構除特殊情況外,必須購買本國產品,工程和相關服務也必須由國內供應商提供;對外有著名的“301條款”,按照條款,美國可以對任何損害本國商業(yè)利益的國家進行貿易制裁,從而為美國本土品牌提供庇護。目前,國內品牌保護力度不夠的情況下,品牌企業(yè)的商標經常遭到冒牌、仿制以及其它方式的侵權。

      四、保護與提升我國本土品牌的策略

      (一)企業(yè)層面

      1.增強企業(yè)的品牌意識。品牌是企業(yè)的靈魂,是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最直接體現。企業(yè)如果沒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談不上發(fā)展。與國外企業(yè)相比,國內企業(yè)品牌意識淡薄,急功近利,為了引資而不惜無償出讓品牌,不注意保護和提升自己的品牌。新的競爭形勢要求企業(yè)必須強化品牌意識,并注重提高產品、服務質量,塑造良好企業(yè)形象。產品和企業(yè)是品牌的支撐點,只有做好基礎工作,品牌才會熠熠生輝。中方企業(yè)在合資時應有長遠眼光,應該走自己創(chuàng)新之路,堅持培育使用自己的品牌。企業(yè)應當將品牌意識擺在發(fā)展前進的首位,成立知識產權部門,引進知識產權專業(yè)人才,培訓員工知識產權知識,在合資過程中力保本土品牌不放棄、不消失。

      2.加強品牌戰(zhàn)略的宣傳。

      所謂品牌戰(zhàn)略就是把品牌看成企業(yè)發(fā)展的第一要素,強調通過品牌樹立企業(yè)及產品的差異化形象,結果是使消費者相信其產品的品質較之同行的產品更有保障。新聞媒體、宣傳部門對企業(yè)的知名品牌應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全社會特別是廣大消費者的品牌意識,提高知名品牌的社會影響力。企業(yè)也要充分發(fā)揮報紙、電視、廣播、雜志、網絡等各種媒體的作用,廣泛利用博覽會、產銷會、貿易洽談會等各種機會,大力開展品牌戰(zhàn)略宣傳,形成全社會重視品牌、爭創(chuàng)品牌,保護品牌、發(fā)展品牌的濃厚氛圍,使提升品牌競爭力戰(zhàn)略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在品牌的宣傳上,海爾集團始終走在家電行業(yè)的最前沿。海爾每年的廣告宣傳費達到2億元人民幣,在中央電視臺和各省的衛(wèi)視電臺到處海爾的蹤跡,特別是“2008北京奧運年”,海爾就打出了“2008,我們是奧運的主人”的鮮明的廣告語,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眼球。此外,海爾創(chuàng)業(yè)以來,在快速的發(fā)展同時,還熱衷于公益廣告的宣傳,用真情回報社會,以海的品格年復一年地為社會默默地奉獻。海爾集團通過對品牌的宣傳,提高了其品牌的競爭力。

      3.力爭對企業(yè)的控股權。在與外資合作并購中一定要保持絕對的控股權,以保全品牌的獨立性。即使中方企業(yè)因實力所限,不能取得合資企業(yè)的控股權,也應努力做到掌握企業(yè)運營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如渠道和促銷,以免被外國企業(yè)卡脖子。同時,中方企業(yè)也不要輕易把自己的品牌轉讓給外國企業(yè),而應將品牌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例如,同樣是知名企業(yè),樂百氏和娃哈哈同法國達能公司合資,命運卻大不相同。2000年4月,樂百氏與法國達能合資,合資后的樂百氏,達能竟然控制了92%的股權,中山市小欖鎮(zhèn)政府占5%,何伯權等5名創(chuàng)業(yè)者只占了3%。達能承諾不介入管理,然而,當達能控制股以后,不介入管理的承諾轉眼就成了一句空話,何伯權等創(chuàng)業(yè)者只能走人。但娃哈哈對達能的持股異常敏感,時至今日,達能雖然在娃哈哈50多家子公司里的一半以上有股份,但是在娃哈哈集團層面,達能并不持股。這樣也就確保公司的管控權始終把握在自己手中,這樣也就使得公司在戰(zhàn)略管控、財務管控以及人力資源管控享有話語權,從而在根本上避免了自身品牌的缺失。為何同是中國水業(yè)的兩大巨頭,同是與達能合資,結局卻完全不同?原因在于“娃哈哈”始終沒有放棄“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合資不合品牌,而且合資公司使用“娃哈哈”品牌必須有償付費;二是堅持“娃哈哈”全權經營,達能不參與管理;三是堅持合資企業(yè)中無論在職或退休員工必須全盤接收。

      4.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加大企業(y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技術創(chuàng)新是保持品牌旺盛生命力的法寶,是品牌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體現。企業(yè)離開技術創(chuàng)新就難以安身立命,自主品牌就打不響、做不大。如果企業(yè)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自主品牌,就不會受制于人,才能真正健康、良性地持續(xù)發(fā)展。如娃哈哈之所以成為國內飲料行業(yè)的常青樹,就是靠持之以恒的技術創(chuàng)新。這些年來,娃哈哈投入2億多元成立技術研發(fā)中心,研究市場需求,開發(fā)生產含乳飲料、瓶裝水、碳酸飲料、茶飲料、果汁飲料、罐頭食品、醫(yī)藥保健品等7大類50多個品種的產品。因此,只有加強技術創(chuàng)新,得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才能獲得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政府層面

      1.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guī)。形成完備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是“依法治企”的基礎。政府要從我國市場經濟的現狀出發(fā),制定和實施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法律法規(guī),形成體系統(tǒng)一、結構嚴謹、法律部門齊全、體制安排科學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企業(yè)的各項工作都有法可依。我國加入WTO以來,知識產權法律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已構成了較完善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法律體系,現在,這個保護機制正在健康、有效地運行。在我國目前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中,主要有《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民法通則》、《合同法》、《反不當競爭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guī)定》等等。各相關部門要制定配套措施,使品牌戰(zhàn)略有法可依。同時,要嚴格執(zhí)法,運用法律保護名牌產品和知識產權,規(guī)范市場競爭,強化質量監(jiān)督,維護企業(yè)的合法權益。特別是要加大對惡意商標搶注和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創(chuàng)造有利于培育和發(fā)展品牌的市場環(huán)境,促使一些優(yōu)勢企業(yè)和知名品牌在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2.完善商標評估制度。在并購中,中方企業(yè)往往是以廠房、設備和品牌作價入股。設備和廠房等有形資產的價值較易評估,但品牌這項無形資產的價值卻會因所用品牌評估體系不健全、不科學而難以準確評估。目前,我國的商標評估制度仍處于新生階段,需要充實完善。政府機構應加強商標評估及其管理方面的工作。除了必要的行政管理措施以外,逐步建立專職的商標評估研究機構,從而正確引導企業(yè)開發(fā)品牌交易市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huán)境。

      3.提高外資企業(yè)違約成本。外資企業(yè)與本土企業(yè)在合資合同等法律文件方面很少有對自己不利的漏洞,相反,會為自身日后的“安全”做精心的安排。并且即使外資企業(yè)違反了合同,由于對其懲罰的力度過小,違約成本太低,遠遠低于其消滅本土品牌后可以取得的收益,外資企業(yè)寧愿付出違約成本也要將本土品牌消滅。這種不公平的市場交易嚴重影響了東道國市場公平競爭環(huán)境的構建。因此,政府可以加大對外資企業(yè)違約懲罰的力度,提高其違約成本。

      [1]姚蓓艷,外資并購本土品牌的保護與提升策略(J),對外經貿實務,2007.12.

      [2]蔣敏,被外資釘上的民族品牌(J),華人世界,2006.6.

      [3]王卓亞、王玉萍,外資并購中民族品牌的保護(J),中華商標,2008.10.

      [4]小雪,日化品牌“錯嫁”之鑒(J),商界名家,2006.5.

      [5]王卓亞、王玉萍,外資并購中民族品牌的保護(J),中華商標,2008.10.

      [6]陳爽,完善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J),經營與管理,2009.11.

      猜你喜歡
      控股權合資外資
      合資賣油怎么才不虧
      創(chuàng)始人如何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案例研究
      中外資管合作大有可為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2:00
      人民幣債券為何持續(xù)受到外資青睞
      中國外匯(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16
      外資進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中國外匯(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0
      20條穩(wěn)外資措施將出臺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股權結構與代理問題研究
      合資股份買賣潮來臨
      汽車觀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6
      繽越:合資SUV的克星
      汽車觀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4
      新常態(tài)下上市公司控股權的研究
      商情(2017年21期)2017-07-27 17:00:11
      镇康县| 城步| 汤阴县| 连山| 大安市| 富裕县| 永福县| 岳阳市| 星子县| 龙游县| 宾阳县| 石棉县| 常山县| 彰化县| 石阡县| 五莲县| 东乌珠穆沁旗| 新竹市| 九江县| 伊吾县| 江北区| 资中县| 基隆市| 南江县| 锦州市| 如皋市| 垦利县| 同德县| 门头沟区| 桂阳县| 黎平县| 阳泉市| 黄浦区| 洪雅县| 大余县| 红原县| 德钦县| 济源市| 安宁市| 忻州市|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