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煒
我在水庫邊上買了一套房子。朋友們約好了,周日一回來給我祝賀喬遷之喜。自然了,我也要款待朋友們。我到附近轉(zhuǎn)了轉(zhuǎn),發(fā)現(xiàn)一家名叫“喜洋洋”的飯莊生意很紅火,就進(jìn)去定了位子。
迎賓小姐熱情地接待了我,我問刀子這家飯莊里有什么拿手菜,她推薦了水庫魚頭。魚頭并不稀奇,稀奇的是這里所用的魚都是從水庫里現(xiàn)打上來的。我早看過了,這個水庫很大,水也很清,這里養(yǎng)出的魚很嫩,而且沒有養(yǎng)魚池里養(yǎng)出的魚帶著的那股難聞的土腥味兒。我就定下了兩桌。
周日中午,我和朋友們一同來品嘗水庫魚頭。那魚頭很大,沒有一點土腥氣,吃著特別清爽,大家都說好吃。
很快,朋友們就傳開了,說這水庫魚頭特別好吃。另一撥朋友聽說了 ,也非要來給我祝賀喬遷之喜。我心里明白,他們是想吃這味道純正的水庫魚頭。我只好跑到飯莊,但迎賓小姐卻說,水庫魚頭賣光了。但飯還是要吃的,我想想就定下了兩桌。
沒有水庫魚頭,這頓飯就差了點兒意思,大家的饞蟲都給勾起來了,只好說等到有時間了,一定再來過過吃魚頭的癮。
從那以后,朋友們常往這里跑,無非都是為了水庫魚頭,但有時候能吃上,有時候就白跑。吃到的時候,被那清香的味道所迷,大快朵頤,吃不到的時候,就只有暗暗地吞幾下口水,大留遺憾了。
周六晚上,我到水庫邊上去遛彎,聽到有人大聲吆喝:“水庫魚,新鮮的水庫魚嘍,便宜賣啦!”我湊過去一看,的確是水庫存魚,就買下了一條,然后問他怎么不賣給那家飯莊。那人卻說,那家飯莊每天只要二十條,從不多要。
我不禁暗暗驚訝,照那家飯莊的樣子,再進(jìn)二十條都能賣出去,有錢都不賺,這是為什么呢?
過了兩個星期,我的幾位朋友又到這家飯莊來吃飯,本來還是打算吃水庫魚頭的,但又沒有。我想起那天晚上遇到魚販的情景,就讓服務(wù)員叫來了經(jīng)理,問他明明有水庫魚,怎么就不能多進(jìn)幾條呢?
經(jīng)理把我拉到一邊,小聲說:“我們不能多進(jìn)。”我忙問他為什么,他猶豫了片刻,告訴我說,他原先也是備足了水庫魚,讓顧客隨時都能吃到,但他漸漸地發(fā)現(xiàn)很多人不再點水庫魚頭了。他想了想,也就明白了,那是人家吃膩了,倒不如時有時沒有的更能吊起人的胃口,所以,他就不再多進(jìn)水庫魚了。
我驀地明白了:留下一點遺憾,也就留下了一點空白,留下了一點余味,留下了思念和不能滿足的誘惑,那才是更大的誘惑呀!“缺”的經(jīng)營的藝術(shù),也是他的小飯莊顧客盈門的秘密呀……
選自《中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