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一
1988年10月,一個男嬰來到人間。
“胖乎乎的,眼睛亮亮的,很愛笑?!?1年后回憶兒子出生時的模樣,50歲的黃小勇還是樂呵呵的。
那年,黃小勇開著一家飯店,生意紅火,在長沙小有名氣。人生得意,又添一子,他喜不自禁。他給兒子取名叫“黃舸”,取自“百舸爭流”,小名喚做“海子”。
黃舸9個月大時,父母因感情不和離異。離婚時黃小勇只要了兒子。
在黃小勇的記憶里,黃舸乖巧聽話,功課也不錯,就是從小腿腳就不利索。他走路比別人晚,還總摔跤。黃舸6歲時,上樓梯也變得困難。
1995年7月,黃小勇帶兒子去檢查。待拿到兒子的體檢報告時,黃小勇蒙了。絕癥,發(fā)病率為50萬分之一,病的全稱是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它會慢慢地讓人全身肌肉萎縮至干枯,最后窒息而亡。一般六七歲發(fā)病,12歲失去行走能力,同類患者最長生命記錄僅為18歲。
那天是1995年7月24日,父子倆的生活從此改變。
黃小勇開始帶著兒子滿世界看病。那時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還好,請了保姆。直到1998年,黃舸都還在上學?!爸皇俏覀兡莾旱男W,年級越高,樓層越高。到了三年級,我跟海子說,爸在家教你吧?!秉S舸便輟學在家,跟著電視學習。那時,家里已請不起保姆了。
1998年10月30日是黃舸的10歲生日。那之前他總跟黃小勇說:“爸,我走路不行了?!秉S小勇說:“實在不行就用輪椅代步?!秉S舸的媽媽每年來看孩子兩三次,黃舸10歲的生日禮物就是他媽媽送來的輪椅。這一坐下,他就再也沒能起來。
“1999年,西安一對雙胞胎得了同樣的病,湖南電視臺請他們?nèi)プ龉?jié)目。黃舸看到了那期節(jié)目。”黃小勇說,“那天我回到家,發(fā)現(xiàn)他在流眼淚。原來電視的字幕上,他患的病的名稱、癥狀、結(jié)果全打出來了?!睆哪翘炱穑S舸沉默了。
二
清楚病情后,黃舸就流過一次淚,是在2000年的“電視尋母”節(jié)目現(xiàn)場。那是黃舸第一次走進公眾視野?!盀榻o孩子看病,我花光了積蓄,賣了房子,丟了生意。因搬家頻繁,她媽媽越來越難找到我們。”黃小勇說。
生日前兩天,只要聽到門響,黃舸就會去看看,但媽媽一直沒有出現(xiàn)。那些日子黃舸很沉默,黃小勇對朋友說出了黃舸的失望,朋友便跑到電視臺,請求幫黃舸找媽媽。
2000年10月1日,黃舸母子在演播大廳相聚。媽媽問他對生日有沒有什么想法,黃舸說希望爸爸、媽媽陪自己去看看長沙剛建好的武夷大道,“從電視上看很漂亮”。媽媽答應了。
在節(jié)目現(xiàn)場,黃舸唱了首《世上只有媽媽好》。他當時只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怎么也不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演播廳里哭聲一片,彈鋼琴的、吹薩克斯的全都哭得一塌糊涂。
節(jié)目在晚上10點多播完,父子倆剛回到租住的閣樓,電話就開始響個不停。當晚,有兩位長沙市民找上門,掏空了口袋,留下了2300塊錢。那之后,人一撥撥地來,郵遞員一天要送來十來張匯款單……
在長沙寒冷的冬天里,父子倆感覺到了溫暖。那些錢,哪怕只是20元匯款,對他們來說都是雪中送炭。黃小勇把匯款單上的姓名和地址一個個記了下來。“我當時想,以后要有機會出差,應該登門道聲謝??!”
三
2003年,黃舸15歲。因肌肉日漸萎縮,他每天起床都要掙扎。“常人沒法體會渾身肌肉都不能活動的感覺——蚊子要是叮他,他都只有看著?!秉S小勇流著淚說。
那一年,黃小勇在家里的墻上寫道:“我用無限的父愛,陪你走過有限的一生?!?/p>
“非典”時期,黃舸說想去北京看升國旗,黃小勇答應了。黃小勇想到了騎三輪車,一來可以節(jié)約錢,二來可以感受沿途風光,還可以一路尋醫(yī)問藥。他花300多塊錢買來一輛人力三輪車,又用一個月時間給車加了兩個輪子,做成一輛五輪車,1.2米寬、1.5米高、1.7米長,“像一個能移動的小家”。
2003年5月17日,父子倆啟程了。
從長沙到北京,2000多公里。白天烈日當頭,晚上陪伴他們的是星星、月亮和蚊子。兩人往前走時,總選擇前面的一根電線桿為目標。到了一個小鎮(zhèn),鄉(xiāng)親們看到父子倆的艱難,自發(fā)地把他們的人力車改裝成了摩托車。
就這樣,用了兩個多月時間,他們從長沙到了北京。
黃舸看升國旗的愿望在許多人的幫助下實現(xiàn)了。此外,他還實現(xiàn)了很多“奢侈的夢”——登長城,吃烤鴨,游故宮……
“當時有一個好心的公司,買了兩張機票,說送我們回家,我們拒絕了。我想把那部改裝過的摩托車開回家?!秉S小勇說。
對著地圖討論回去的路線時,黃舸突然瞥見爸爸記匯款單姓名和地址的筆記本。他問爸爸:“能不能按照它設計個路線,見一見那些幫助過我們的好心人,當面說聲謝謝?”
兩人一拍即合。
四
他們商定第一位要謝的,是天津的關阿姨。她曾經(jīng)給黃舸郵寄過300元錢。父子倆按照匯款單上的地址趕到天津時,關阿姨已經(jīng)搬走了。鄰居幫著撥通了電話,關阿姨接聽后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可能”。
旁人描述了黃舸坐在輪椅上的模樣,關阿姨才馬上打車前來?!巴砩?點多,馬路對面一個阿姨一下車,馬上就感動得哭了。捐錢出去的人,肯定沒指望這一天。但能讓對方知道,有人因為他們的幫助而過得更好,他們該多么幸福啊!她摟著我,像久別重逢的親人。這種暖意讓我們意識到,這么做,對了。”
自此,帶著聲聲感謝、束束鮮花,父子倆的“感恩之旅”延續(xù)了下去。
2005年9月10日,南下廣東的第二輪“感恩之旅”啟程。2006年6月10日,以長春為目的地的第三輪“感恩之旅”啟程,沿途他們還為身患絕癥的小欣月簽名祝福。
3年時間,黃舸父子走過了80多個城市,行程1.7萬多公里,向30多位好心人當面道謝。
正因為“感恩之旅”,2007年1月,黃舸入選2006年度“感動中國”10大人物。
五
“感動中國”頒獎詞中言及,黃舸的生命是在“倒計時”。他的自傳體公益書《點亮生命》的合著者何屹說,今天的黃舸“早已不是‘倒計時”,對于死亡,他“時刻準備著”。
黃舸最喜歡夏天,因為天氣轉(zhuǎn)涼時,他的身體會有不適。而2009年,即便冬去春來,他的身體也收不到“轉(zhuǎn)暖”的信息。他本來答應何屹在博客上告知網(wǎng)友新書的出版,可從2008年入冬開始,他的手已無法再敲擊鍵盤了。
在那次“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之后,媒體常說黃舸是“陽光少年”。黃舸覺得這是鼓勵也是壓力,他說自己算得上是樂觀的人,但沒有別人想象的那么樂觀。
黃舸也有思想轉(zhuǎn)不過彎的時候,但他很會調(diào)節(jié)情緒:“你不能改變,就盡量選擇接受,或暫時放放。所有的問題,自然會有一個結(jié)果,而結(jié)果往往不像我們想的那么可怕?!?/p>
他說自己對全世界都很抱歉,尤其是對爸爸。他說,如果有可能,來世要做爸爸的爸爸。
黃舸說:“這個世界有那么多好人,我很留戀,舍不得就這么走。當然,上天選擇哪天要我走,我絕不會賴著不走?!?/p>
編后記:2009年11月6日,堅強的“陽光少年”黃舸去了那個沒有病痛的天堂。隨后,兩名接受黃舸眼角膜移植的受捐者重新獲得了光明。其中一位是等待眼角膜移植10年之久的北川孩子。
據(jù)黃舸的父親黃小勇回憶,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不久,黃舸覺得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便讓父親幫忙聯(lián)系了當?shù)氐难蹘?,簽下了眼角膜捐獻同意書。當時,黃舸就特別提到了要把其中的一只眼角膜捐贈給四川災區(qū)的同齡人。直到離開前的最后一刻,黃舸還在念叨著一定要把眼角膜捐贈出去,留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讓他們代替他繼續(xù)看著這個美好的世界。
(幽幽谷摘自《37°女人》2009年第10期,新華社供圖,謝環(huán)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