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我對《讀者》的好感始于她的良好口碑。從前我可以說是每期必買,但僅限于隨便翻翻。然而后來卻大有不同,我對它越來越依賴,甚至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
那是新世紀到來時,正趕上西部大開發(fā)的機遇,我隨著中石化的石油勘探大軍進入了有“死亡之?!敝Q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沒想到,一待就是幾個月,而且連續(xù)幾年都是如此。在沙漠勘探的艱苦生活中,書和雜志成了最美好的精神食糧。
那時,不知是誰弄來了一期《讀者》,看上去已經(jīng)不知經(jīng)過多少人的手了。當?shù)弥渲杏幸黄倘苏_面對人生、面對困難的文章時,我就再也坐不住了。我也不知哪來的沖動,整天想著一定要把那本《讀者》弄到手。后來一段時間,閱讀那篇文章成了我最大的奢望,因為那篇文章被傳得太神了。我想盡了各種辦法,就差跪地相求了,可那本《讀者》的持有者愣是不為所動。
蒼天不負有心人。當我拿到那期《讀者》時,我頓時感覺天旋地轉,腦子里突然一片空白了。我把那本已經(jīng)泛黃且破舊不堪的《讀者》緊緊地握在手里,激動了很久都沒去打開它。也許是因為來得太突然,即使現(xiàn)在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我也清楚地記得自己那時的激動心情,那種感覺以后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
時隔多年,文章的題目我不記得了,但是內(nèi)容我記得非常清楚。文中有一段非常經(jīng)典的內(nèi)容,大意是,當一個人身處逆境時,要學會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文章說,人生在世,如意的事不足一二,不如意的事常有八九,所以,人要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或少思八九。文章還舉了許多令人心悅誠服的例子,告訴人們遭遇逆境時應當如何正確面對現(xiàn)實。讀了這篇文章后,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許多事情和道理,人生原來是如此多災多難??!這篇文章給我和很多當時身在大漠中的石油人以莫大的安慰與鼓舞。每當我遇到挫折時,都會用“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來激勵自己,寬慰自己,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一切。不僅如此,我還用這句深含哲理的話寬慰過很多逆境中的人。
時至今日,我依然慶幸自己在那個時候讀了那篇文章。正如《紅燈記》中主人公李玉和說過的一句話:“有這碗酒墊底,什么樣的酒我都能對付。”至今,每當想起這句“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我都會感謝《讀者》帶給我的人生啟迪,這句話會讓我受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