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墉
戀愛中的男女常會說:“如果我沒有了你……”
當(dāng)他們結(jié)婚,有了孩子,那句話可能成為:“如果家沒有了我……”
再過幾十年,孩子都大了,老伴也老了,死亡已經(jīng)成為眼前事,那句話或?qū)⑹?“如果你沒有了我……”
血氣方剛的時候,追求的是另一半,要的常是對方的全部。那愛是炙熱燃燒的火,以最大的愿望,企盼對方跟自己一起燃燒;那是一對一的,百分之百對百分之百的;那是純的,容不得一粒沙子的摻入,容不得第三者的干預(yù);那是神圣的,因為它是愛、崇高的愛、不現(xiàn)實的愛。
但是當(dāng)我們有了下一代,愛的烈焰,就變成文文的炭火。沒有熏人的黑煙、沒有炙人的火苗,夫妻成為守炭火的人,適時地?fù)芤粨?適時地添些炭,適時地把自己投擲下去,只為了火要維持———只為了我們的孩子正在旁邊,安詳?shù)厮?/p>
然后,孩子自己有了家。夜色中遠(yuǎn)遠(yuǎn)望去,他們一家,正圍著紅紅的炭火,相互倚靠著。剩下老兩口前面的火,卻默默地暗淡:
“我累了,不能再跟你一塊添火,當(dāng)我走后,你要好好過!如果孩子好,可以過去圍他們的那堆火;如果孩子不好,跟你借炭,你可要慎重,還是留些溫暖給自己……”
我想,每個曾經(jīng)戀愛、曾經(jīng)養(yǎng)育以及走向老年的人,都可能有這樣的感觸。
這就是愛的三種境界。
(汪永麗摘自《生死愛恨一念間》漓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