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紅芳
激情四射,創(chuàng)意無限的廣告人從來都不期待安定的生活,似乎穩(wěn)定就意味著才華的枯竭,就意味著事業(yè)的終止,就意味著人生價值的喪失。因而,廣告公司員工的屢屢跳槽早已經見怪不怪了。廣告公司也往往會煞費苦心,留住自己的人才,甚至會為此對簿公堂。日前,麥肯和MDC就上演了這樣一出“戲”
麥肯&MDC因人才流動對簿公堂
紐約最高法院最近受理了一樁關于人才流動的訴訟案件,訴訟雙方麥肯和MDC Partners以及它的廣告代理公司Kirshenbaum Bond Senecal & Partners已經達成了和解協(xié)議,這也就意味著麥肯控訴MDC“挖人”一案終于告一段落。和解協(xié)議中規(guī)定,麥肯不用給對方給付賠償金,但是MDC和Kirshenbaum被規(guī)定至少在半年之內,不能再從麥肯“聘用”人才或者與麥肯的客戶合作。
據(jù)報道,這場訴訟案剛開始出現(xiàn)時被認為將會演變成一場漫長的、令人討厭的法律大戰(zhàn),現(xiàn)在卻悄悄地轉變成了一場和解談判,這個轉變歸功于雙方共同的訴訟委托人。但同時Weight Watchers公司則表達了他們對此項正在執(zhí)行中的訴訟的不滿。
相關故事
這項長達24頁的訴狀嚴厲指責麥肯位于多倫多的廣告控股公司及其紐約辦公室,其中措詞強烈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對麥肯紐約前總裁Lori Senecal的批評上。去年八月份,Senecal女士離開麥肯,加入MDC旗下的公司Kirshenbaum,為此,MDC特意將她的名字添進公司的名字中,這就有了Kirshenbaum Bond Senecal & Partners。目前,她是Kirshenbaum的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在這場訴訟中,雖受詰難,卻并沒有被列為被告。
違反的合約條款寫明Senecal女士曾“將麥肯的機要信息透露給了KBS電視臺和MDC公司”,隨后“辭退了麥肯的核心員工并將麥肯的經營理念,模式和概念提供給了KBS電視臺和MDC公司,致使麥肯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倍?還聲稱她拉攏Weight Watchers(以前是麥肯的客戶)與她的新公司合作,并挖走了幾個麥肯的員工,包括:David Jenkins, Kathleen Kehoe 和Amy Hefti,他們集體從麥肯離職,隨后便加入MDC。
一場精心制作的訴訟
根據(jù)和解協(xié)議的條款,參與訴訟的雙方及雙方當事人都沒有錯,而且雙方也不涉及損失賠償。然而,MDC 和 Kirshenbaum均表示在2010年10月31日之前將不會再從麥肯“聘用”任何人,合約中的這種對麥肯員工的“保護性”限制在2011年1月31日后失效。這兩個日期中間,MDC可以在兩種情況下聘用麥肯的員工,具體哪兩種情況,知情人士并未明說。
來自訴訟雙方的代表表示除了聯(lián)合聲明外,他們不再對此事做任何評論。這起訴訟看起來似乎很奇怪,因為它持續(xù)的時間非常短,并且沒有涉及私下的金錢交易。但是,來自Ottinger 律師事務所的Chris Davis律師,雖和此案無關卻道出了其中端倪。他認為,像這類案件“常常作為一個暗示的工具,強調的是這樣一個理念——你絕不可以染指我們的業(yè)務”。
近期以來,麥肯流年不利,失掉了很多和大公司合作的機會,內部員工也人心惶惶,跳槽的跳槽,觀望的觀望。這一次,麥肯絞盡腦汁,通過法律手段,穩(wěn)固后院。雞犬猛護犢子,眾人皆知,麥肯這次留人出狠招,可見真的已經觸碰到危機的邊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