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花
時常跟天南海北的朋友們調(diào)侃:若是能來魯一游,登臨了五岳之尊、追溯了孔家儒文化后,定要到齊文化的發(fā)源地、陶瓷琉璃和足球的故鄉(xiāng)淄博來轉(zhuǎn)轉(zhuǎn)。到了淄博,俊秀的山水不能不看,“旱碼頭”不能不轉(zhuǎn),蹴鞠不能不踢,這么一遭下來,“勞頓”二字便是不說,也會寫在你的眉角眼梢了。
不要焦灼,我們還有嫵媚俏麗的馬踏湖為你洗去風塵呢!
仲夏時節(jié),車子還未進湖區(qū),一池池碧荷,就已經(jīng)把清香一股腦兒送到了你面前。踩著荷花池與荷花池中間半尺闊的隴頭緩步前行,不經(jīng)意間會有蜻蜓掠過鬢角,輕靈地停駐在凝露的荷葉或者含苞待放的蓓蕾上,展示身姿。魚兒們銜著水草,不時挑逗著小憩的青蛙,在青蛙矜持的鳴叫聲中,迅猛地轉(zhuǎn)了身,蕩起一圈圈漣漪。
撐著淡綠色的傘,和三五好友并肩坐在船舷上,側(cè)目望那郁郁蔥蔥的蘆葦蕩,駕船人嫻熟地把一根竹篙拔起插下,插下拔起,扁舟便與兩岸的垂柳擦肩而過。行不多遠,就會發(fā)現(xiàn)漁家用竹簾搭建的“迷魂陣”,曲曲折折地排列出魚道。
呷著清香的茉莉花茶,吃著久負盛名的金絲鴨蛋,有一句沒一句地和好友扯著閑片兒的空檔,早有船家把剛剛采摘的新藕,用掌心拍碎了,撒上姜末白糖,遞到了手上。入口,別樣地甜脆。
小船一寸寸地在水上前行,豁然,弓形的木質(zhì)小橋架在前方。橋底的綠苔由淺到深、由粉綠到青碧,與漂浮在湖上的水草極盡纏綿,層層疊疊地把清冽的湖水籠罩在溫潤的幸福里。在被竹篙輕輕撩起時,偶爾會閃現(xiàn)出一道縫隙,波光粼粼,像極了婉約嬌羞的江南女子見到生客時眉梢那一抹若有若無的潮紅。
忽然,有裂帛般凌厲的聲音劃破靜謐,原來,是一只碩大而不知道名字的鳥,正在無邊無際的蘆葦之上翱翔。因了這瞬間的騷動,整個馬踏湖都活躍起來。
在蘆葦蕩里,小船漸行漸深,當冰山遺址在船后變成小小的盆景時,九曲溝里便響起了飄忽不定的京劇清唱。一曲終了,掌聲從蘆葦蕩里稀稀落落地響起,摻雜著青年男女的竊竊私語聲、孩童們撩撥湖水的嬉戲聲,以及清風飄過葦叢的鳴唱聲,如同絲竹琴瑟的合奏曲。
興起,蹣跚著站到船頭,或伸展了雙臂嘗試飛翔,或提氣收腹引吭高歌,完全拋卻了那俗世里的小心翼翼……
當小船終于停泊在來時的碼頭,頭戴含香的荷葉、腳穿蒲草編制的草鞋、手捧飽滿的青蓮、唇留鮮藕的余香,心定神閑地轉(zhuǎn)身時,來時的勞頓困乏早已風清云淡,只剩下依依不舍的兒女情懷了。
編輯 孫瑋◎
祝你幸福·知心201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