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信
編者按:
《醫(yī)學倫理中國式困境》網(wǎng)絡版在讀者中引起了關于藥物試驗的倫理問題的爭論。
新藥總需要有人做實驗,何況他們是自愿的,有報酬的
長沙網(wǎng)友
沒有人做試驗,哪來的新藥,這藥有沒有太大的副作用總得有人嘗試吧。用動物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只能用人來試驗,隨著人類的科技水平不斷的研究不斷的進步,試驗是必不可少的,總要有人做出犧牲的。
上海網(wǎng)友
現(xiàn)在國人對藥物臨床試驗根本不理解,以為試驗就是害他們,實際上不是誰都能被選入試驗的。做臨床試驗都有嚴格的方案,由三甲醫(yī)院相關科室的主任級專家開會討論,符合臨床治療和倫理學要求才定稿并實施的。
淮安網(wǎng)友
藥物的人體試驗是藥物上市前必不可少的步驟。在進行人體試驗前已進行了藥理、毒理實驗,并不是毫無保障,其基本的安全性有保證。藥物臨床實驗是在臨床實驗又不只中國有,哪個國家都有。紹興網(wǎng)友既然為錢而自愿,請別怨世,沒人逼你。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藥物試驗商品化,傷害接受者的健康,也傷害試驗的科學性
無錫網(wǎng)友
沒人說不能做藥物臨床試驗啊,只是說某些地方在進行不規(guī)范的藥物試驗。
南京網(wǎng)友
據(jù)說做藥物試驗的報酬是很高的,這個才是重要原因,要不誰會無私到為了人類健康甘愿奉獻自己?大學生成為其中的一分子,不奇怪,只能說大學生收入微薄,都是貧窮惹的禍。
香港網(wǎng)友
要是你是二期高血壓,參加實驗,組別是停藥對照,你愿意么?你參加,意味著你就必定死亡,你會參加么?這是人體實驗,也要符合人道和倫理。
英國網(wǎng)友
政府必須為跨國藥廠在中國試藥設置門檻。這是對中國老百姓負責任的態(tài)度。不錯,中國老百姓對藥物醫(yī)學方面的常識確實需要提高,但政府的宣傳工作是否需要加強?
《奧運冠軍望房興嘆》讀者許紹連
中國的房價是高還是不高,每個老百姓的心里可以說都有一桿秤,當官的或者做房地產(chǎn)的不是不清楚,而是故意裝糊涂罷了。不過,當程菲感嘆買不起房的時候,坦率地說,我還是感到了意外并震驚的,因為盡管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下子拿到51塊金牌,讓奧運冠軍的“含金量”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下滑,但程菲畢竟不是無名之輩,她都要為買房的問題痛苦,其他人或者說其他運動員的境遇,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在為程菲的狀況感慨的同時,還不能忘記了這樣一個現(xiàn)實,那就是在大量“北漂”到北京的外地人之中,程菲的經(jīng)濟狀況其實還是很不錯的了,大量的大學生畢業(yè)生或者其他北上的年輕人,他們一年的正常收入,其實也就是10萬元左右,而這筆錢就算是不吃不喝,也只能是跑到五環(huán)之外買到5平方左右的“房子”而已!北京的房價之高,由此又可見一斑矣。
沒有法律規(guī)定奧運冠軍就必須有錢,必須買得起房,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這樣一個現(xiàn)實,盡管人們對于奧運冠軍的價值的認識正在越來越趨于理性,但奧運冠軍這個群體在中國的精英地位還是無法改變的。如果我們的社會精英都無法實現(xiàn)“安居”的夢想,那么我們的普通百姓距離“安居樂業(yè)”的距離有多遠,也就是可想而知了。
(對本刊刊登的任何文章有批評或建議,請致信xmletter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