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亞玲
喘憋性肺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是東北地區(qū)冬季、春初常見病。多發(fā)于2歲以下小兒,尤以2~6個月嬰兒多見,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喘憋性呼吸困難[1]。2006年10月至2009年3月,我們應用炎琥寧霧化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45例,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90例喘憋性肺炎患兒中男49例,女41例。年齡<6個月70例,>6個月20例。發(fā)病到就診時間2~7 d。發(fā)熱56例,體溫波動在37.8℃ ~39.7℃,咳嗽、氣喘、鼻翼扇動,口周發(fā)紺。伴有精神萎靡者22例。45例患兒出現(xiàn)進奶少、惡心嘔吐、輕度腹瀉、腹脹等胃腸道癥狀。38例有心衰前期表現(xiàn)。按照入院順序隨機把患者分成兩組,每組4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等一般情況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2]①均有咳嗽、氣促、喘憋,可伴有程度不等的發(fā)熱;②呼吸困難,鼻扇,可見三凹征,口周發(fā)紺;③肺部哮鳴音及中、小濕啰音;④可有心衰、呼衰等并發(fā)癥;⑤肺部X線平片示:肺紋理增粗、斑片狀陰影或肺野滲出性陰影,可合并局限性肺氣腫或肺不張。
1.3 治療方法 分為炎琥寧組和對照組,兩組均常規(guī)給予吸氧、抗感染、平喘、對癥等處理。炎琥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普通霧化吸入器,面罩霧化,有明顯缺氧者,邊霧化邊吸氧。用法:炎琥寧40 mg,病毒唑10 mg/(k g· 次)加入生理鹽水30~40 ml,霧化吸人15 min,2次/d,連續(xù)3~5 d。對照組將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病毒唑或干擾素等加入30 ml生理鹽水中,霧化吸入,2次/d,每次15 min,連續(xù)3~5 d。
1.4 療效評定 顯效:治3~5 d,咳嗽、喘憋消失,氣促消失,肺部哮鳴音及濕啰音消失;有效:治療5 d,咳嗽、喘憋減少,氣促緩解,肺部哮鳴音及濕啰音減少;無效:治療5 d以上癥狀體征均無好轉(zhuǎn)。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計算機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小兒喘憋性肺炎臨床上以喘憋為突出表現(xiàn),聽診可聞及肺部固定的細濕啰音,肺部 X線檢查有斑、片狀陰影,可伴有肺氣腫或肺不張的改變。嬰幼兒氣管及支氣管管腔相對狹窄,氣管黏膜纖毛擺動功能較差,咳痰反射相對較弱,導致痰液不易排出,容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加之細菌、病毒等致病因子可引起支氣管黏膜上皮水腫、充血,腺體分泌增加,氣道平滑肌痙攣,致使臨床出現(xiàn)喘憋、紫紺等癥狀。近年來在免疫學上認為是由于病毒感染誘發(fā)與哮喘相似的炎癥反應[3]。患兒氣道分泌物中有大量類似哮喘所特有的炎性物,炎性細胞浸潤和炎癥介質(zhì)的釋放,造成上皮細胞損傷、脫落,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黏膜水腫、腺體分泌亢進,致 毛細支氣管阻塞和氣道高反應性。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4],RSV喘憋性肺炎患兒血清和鼻咽部分泌物中L-4、L-5水平急性期顯著高于恢復期和正常對照組。噬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與L-4顯著相關,提示TH2細胞因子活化在RSV喘憋性肺炎脫顆粒中起關鍵作用,此外,RSV感染的喘憋性肺炎患兒體內(nèi)可出現(xiàn)TH1/TH2失衡,使小兒對環(huán)境過敏原的敏感性增加,導致發(fā)展成哮喘的可能。因此,對喘憋性肺炎患兒予以抗炎與解痙、祛痰治療對緩解癥狀和改善預后均非常重要。
炎琥寧是以中藥穿心蓮中提取的穿心蓮內(nèi)酯為基礎,經(jīng)半合成后制成的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穿心蓮內(nèi)酯衍生物,它無西藥抗生素的耐藥性,具有解熱、消炎、殺菌、抗病毒多重功效。藥理研究表明[5],炎琥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對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有滅活作用。其抗病毒機制為脫水穿心蓮內(nèi)酯琥珀酸半酯單鉀鹽占據(jù)病毒復制過程中DNA與蛋白質(zhì)結(jié)合位點,阻止蛋白質(zhì)對DNA片段的包裹,從而使病毒不能正常復制,最終達到抑制和消滅病毒的作用[6]。其能對抗人體炎癥遞質(zhì)組織胺所致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減少組織炎性滲出和水腫,可早期抑制炎癥發(fā)展具有明顯的解熱、抗炎、促進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及鎮(zhèn)靜作用,可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血清溶菌酶的含量。霧化吸人治療可使藥物以氣溶膠的形式進人呼吸道,以彌散形式均勻分布并直接作用于氣道黏膜,達到解除氣道痙攣、控制感染、減輕黏膜水腫、稀釋痰液。用病毒唑霧化吸入,能抑制其核酸及DNA的合成,阻斷病毒復制,有廣譜抗病毒作用,而炎琥寧對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有滅活作用,有明顯的解熱、抗感染、促進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及鎮(zhèn)靜作用,從而有效遏制病毒侵襲和感染的發(fā)生,增強機體對病原體感染的應激能力,兩者合用霧化,協(xié)同作用于氣道,可縮短喘憋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較快減輕臨床癥狀,且作用迅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王慕邀.兒科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82.
[2]王純娟,許麗君.炎琥寧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基層醫(yī)學論壇,2009,20:587-588.
[3]胡亞美,江載芳,楮福堂.實用兒科學(上).人衛(wèi)出版社,2002:1165-1167.
[4]吳榮熙,王國健,李孟榮,等.ECP和L-4、L-5與RS V毛細支氣管炎發(fā)病機制相關性研究.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1,16(5):283-285.
[5]計建麗.淺析炎琥寧注射劑的合理應用.實用藥物與臨床,2008,11(5):305-307.
[6]金燕,張愛華,何煒.炎琥寧氧氣驅(qū)動霧化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觀察.中華現(xiàn)代兒科學雜志,2007,4(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