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貴生, 張懷江, 閆文濤, 張 平, 鄭運城, 劉遲林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興城 125100)
蘋果繡線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又名蘋果黃蚜,是為害蘋果樹的一種重要害蟲,它群集為害,以若蟲和成蟲刺吸汁液,被害葉向葉背橫卷,嚴重時呈血紅色,早期脫落,苗圃 、幼樹尤其嫩梢受害較重,影響新梢生長及樹體發(fā)育[1]。在遼西蘋果產(chǎn)區(qū)發(fā)生時期為5-9月,危害迅速,與葉螨盛發(fā)期及桃小食心蟲發(fā)生期較為接近。
目前生產(chǎn)上對蘋果繡線菊蚜的防治依然主要依靠化學藥劑,近幾年由于化學農藥的大量且不合理使用,嚴重殺傷天敵,使蘋果繡線菊蚜的耐藥力逐漸提高[2-4],主要農藥品種防治效果明顯下降。為篩選高效農藥,并驗證常用殺蟲劑對該蟲的防治效果,達到作用機理不同的藥劑輪換使用的目的,作者選擇了8種殺蟲劑對蘋果繡線菊蚜進行了田間防治試驗[5],以便對其藥效進行準確評價,指導果農生產(chǎn)。
45%馬拉硫磷乳油(山東省濟南綠霸化學品有限公司產(chǎn)品)1500倍液;3%啶蟲脒乳油(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chǎn)品)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產(chǎn)品)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產(chǎn)品)2500倍液;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產(chǎn)品)1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棲霞市通達化工有限公司產(chǎn)品)4000倍液;350g/L硫丹乳油(佛山市大興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產(chǎn)品)1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華北制藥集團愛諾有限公司)3000倍液空白對照等共9種處理;各處理設4個重復小區(qū),每小區(qū)用樹2~3株,小區(qū)隨機排列。
試驗于遼寧省興城市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植保技術研究中心果園進行。該園屬平地果園,細沙壤土,肥水條件一般。園內主栽品種有新紅星、金矮生、喬納金等,供試品種為新紅星,樹齡13年生,株行距2m×4m,長勢旺盛,行間空閑,耕作條件一致。
兩年的防治試驗分別于2007年6月29日和2008年7月17日施藥。采用擔架式動力噴霧器噴藥,工作壓力2.5~3.5Mpa/cm2,噴頭為可調噴槍,噴孔直徑1.0mm,使樹冠內外嫩梢葉片全部均勻著藥。各處理平均單株用藥液量為3.75L(約4500L/hm2)。
試驗前在各小區(qū)內選擇2株調查樹,每株樹按東、南、西、北、中固定 5個被害梢,每梢調查頂梢5~10片葉的活蚜數(shù)。施藥后2、7d和14d各采用同樣方法調查一次。以施藥前和藥后各期的梢均蚜數(shù)計算防效效果。防效采用以下公式計算:
校正防效=[1-(空白對照區(qū)藥前梢平均蟲數(shù)×處理區(qū)藥后梢平均蟲數(shù))/(空白對照區(qū)藥后梢平均蟲數(shù)×處理區(qū)藥前梢平均蟲數(shù))]×100%。
2007年和2008年試驗結果分別見表1和表2。
表1 2007年8種藥劑對蘋果繡線菊蚜的防治效果1)
表2 2008年8種藥劑對蘋果繡線菊蚜的防治效果1)
兩年的試驗結果表明,3%啶蟲脒乳油和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是防治蘋果繡線菊蚜的高效藥劑,其1500倍液和4000倍液藥后2d的防效在98%以上,藥后14d的防效在87%以上,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45%馬拉硫磷乳油 1500倍液、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2000倍液和350g/L硫丹乳油1500倍液藥后2~14d的校正防效在70%~95%之間,對蘋果繡線菊蚜的有效控制期亦可達14d。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藥后2d的防治效果在90%左右,具有一定的速效性,但持效性較差,有效控制期在7d左右;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對蘋果繡線菊蚜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較差。
試驗結果顯示,馬拉硫磷、啶蟲脒、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蟲嗪、吡蟲啉、硫丹、阿維菌素均是防治蘋果繡線菊蚜的有效藥劑,啶蟲脒、吡蟲啉、噻蟲嗪、馬拉硫磷、硫丹可作為防治蘋果繡線菊蚜的專用藥劑,以啶蟲脒和吡蟲啉的總體防效最好。阿維菌素、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對蘋果繡線菊蚜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可作為防治繡線菊蚜的兼治藥劑,一般不推薦為專用殺蚜劑。
啶蟲脒、吡蟲啉和噻蟲嗪系新煙堿類殺蟲劑的代表品種,殺蟲活性較高,但由于作用位點單一,易引起害蟲的抗藥性。馬拉硫磷屬有機磷類殺蟲劑,硫丹屬有機氯類殺蟲劑,兩者對蘋果園多種害蟲有效。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屬菊酯類殺蟲劑,殺蟲譜廣,藥效迅速,多用于食心蟲的防治。阿維菌素是新型大環(huán)內酯類殺蟲抗生素,對葉螨、蚜蟲、金紋細蛾、食心蟲等均有控制作用。以上8種藥劑作用機理不盡相同,在使用時既要考慮各個藥劑的防治范圍,同時又要根據(jù)果園其他害蟲及天敵的實際發(fā)生情況,選擇以上不同的藥劑交替防治,盡量發(fā)揮其兼治作用,以減少農藥的使用次數(shù),延緩繡線菊蚜抗藥性的產(chǎn)生。
[1]陳秀雙,賈彥華.6種殺蟲劑防治蘋果繡線菊蚜田間藥效試驗[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7,28(6):24-26.
[2]姚洪渭,葉恭銀,程家安,等.同翅目害蟲抗藥性研究進展[J].浙江農業(yè)學報,2002,14(2):63-70.
[3]王金信,張雪梅,劉峰,等.我國北方部分地區(qū)蘋果繡線菊蚜的抗藥性[J].華東昆蟲學報,1998,7(1):97-100.
[4]朱福興,王金信,劉峰,等.瓢蟲對殺蟲劑的敏感性研究[J].昆蟲學報,1998,41(4):359-365.
[5]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S].北京:國家標準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