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妮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洛陽 471000)
由于不能嚴格按照無菌技術操作、反復穿刺致血管壁損傷或使用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藥物,如高滲液體、化療藥物等導致氣血凝滯、瘀塞不通或毒毒邪盛而出院紅腫熱痛甚至麻木、感覺遲鈍、血管彈性減退或呈條索狀等[1],給患者造成痛苦,也給再輸液帶來困難。2005年~2008年,我們按祖國醫(yī)學辨證施護的方法,采用如意金黃散外敷加保鮮膜包裹外敷治療靜脈炎,并與硫酸鎂濕敷進行隨機對照,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2005年 5月~2008年 10月,病例 60例,其中男 35例,女 25例;年齡 12~65歲;使用靜脈留置針25例,輸液藥物外滲35例,輸抗生素類藥物外滲15例,輸活血化瘀類藥物 15例,輸甘露醇 2例,其它藥物28例;注射部位:上肢靜脈滴注40例,下肢靜脈滴注20例。外滲范圍2~6cm,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靜脈炎分度:0度 10例,Ⅰ 度 20例,Ⅱ度 13例,Ⅲ 度 15例,Ⅳ度10例,Ⅴ度2例。 60例靜脈炎隨機分治療組和對照組各 3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引起靜脈炎的原因、靜脈炎的分度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治療組 取適量蜂蜜將如意金黃散(由姜黃、大黃、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組成)調成糊狀,敷于紅腫部位,超過紅腫邊緣 2cm將皮膚完全覆蓋為準,用保鮮膜將其完全包裹以防止藥物外滲,使之直接吸收。每天更換 3次(根據情況可增加換藥次數),以便持續(xù)發(fā)揮作用。4d為1個療程。直至腫脹完全消退。對照組采用50%硫酸鎂濕敷于病變部位,療程同治療組。
靜脈炎分類 輸液引起靜脈炎分類標準[2]0度:僅穿刺局部不適感,無其它異常;Ⅰ度:靜脈周圍有硬結,可有壓痛,但無血管痛;Ⅱ度:局部輕度不適,插管尖端壓痛、發(fā)紅,滴速加快時局部不適感加重;Ⅲ度:局部中等度不適,滴速加快時出現血管痛,插管尖端皮膚發(fā)紅并擴延 5cm左右;Ⅳ度:局部明顯不適感,輸液速度減慢時,插管尖端皮膚發(fā)紅擴延大于 5cm;Ⅴ度:除Ⅳ度癥狀外,拔管時針尖可見膿。
療效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減輕;無效: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3]。
治療結果 見表1和見表2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
表1 兩組 2d內療效比較
表2 兩組 4d內療效比較
討 論 靜脈炎是由于從靜脈中輸入濃度高、刺激性大的藥物或因靜脈內放置時間過長、刺激性較大的塑料導管引起局部靜脈壁的化學性炎癥反應[4],或由于個體差異對外來異物的抵抗力較差,及對藥物等刺激的敏感度過強所致,也可由于在輸液過程中操作不規(guī)范引起局部靜脈的損傷感染[5]。中醫(yī)則認為,輸液過程中穿刺所致局部脈絡血行不暢,血瘀滯阻,不通則痛;氣血不暢,凝聚肌膚,津液輸布受阻則腫脹;瘀血內蘊,蘊久化熱,則局部發(fā)熱;脈絡損傷,血溢肌膚或血熱內蘊則局部發(fā)紅。其機理在于血瘀氣滯,毒結凝滯于血脈,致使局部脈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治療當以清熱、化瘀、散結為主。如意金黃散由姜黃、大黃、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組成、方劑中姜黃、大黃、黃柏具有清熱燥濕、涼血解毒、通經止痛功效。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散結消腫;蒼術、厚樸、陳皮燥濕理氣。諸藥合用,有顯著解毒、消腫、散結、止痛的作用,因而使瘀血得化、經絡通暢,改善損傷部位的營養(yǎng)代謝,促進紅腫吸收[6]。如意金黃散為中藥復方制劑,主要成分為大黃、白芷、姜黃、天南星等,它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血管通透性、迅速恢復血管彈性等特點;尚可激活巨噬細胞,從而達到滅菌作用。它除了單純的收斂作用外,還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對液體外滲后靜脈炎或局部感染的控制很有利。使用保選膜將治療部位包裹起來,即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又易于觀察;保鮮膜有適度的透氣性,不透濕性,可以防止外敷過程中水分蒸發(fā)及有效成分的流失,使外敷藥物在較長時間內保持新鮮濕潤;可防止藥物污染被服,同時又可以使藥物充分的被利用。50%硫酸鎂濕敷,是利用其高滲作用,促進局部紅腫消退,此外,鎂離子還具有抗炎、擴張血管平滑肌、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從而達到消炎、止痛、消腫的目的。但是臨床使用中發(fā)現其作用時間短,局部濕敷特別是冬季,藥物易析出結晶,使紗布變硬,不易貼緊皮膚,從而影響其藥物吸收,影響其療效。而觀察組用金黃如意散敷每天只需更換 2~3次就可以使藥物持續(xù)發(fā)揮作用。
[1] 陳維英.基礎護理學 [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87.
[2] 村罔幸彥.輸液引起靜脈炎的原因及預防[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1988,5(6):209.
[3] 趙錫民.通脈酊外敷加 TDP照射治療淺靜脈炎 50例[J].中藥外治雜志,2000,(2):54.
[4] 李樹貞.現代護理學 [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0:26.
[5] 祁光裕,祿韶英,楊 林,等.下肢慢性靜脈疾病CEFAP分級和治療對策 [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6,35(9):1160.
[6] 范慧娟 ,衰彩云,呂粉嬋.三黃散外敷防治化療后靜脈炎的對比觀察 [J].陜西中醫(yī),2006,27(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