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向東
2010年父親節(jié)這一天,凌晨4時的武漢還沉浸在夜色中。漢陽江堤鄉(xiāng)新新村37歲的程龍富照常起床,他今天不能休息,還得像往常一樣打6份工。
他每天第一項工作是來到在百米外的“燕子酒家”,打開店門,程龍富迅速將桌椅、鍋灶和液化氣罐搬到室外,全部擺放停當(dāng)。接著他擦桌子,又給桌子上放筷籠,忙完再拿起掃把里里外外打掃了一遍。之后就蹲坐在水龍頭下刷洗鍋碗瓢盆。6點陸續(xù)有人來吃早餐,客人一走,程龍富便麻利地上前收拾碗筷,并清洗干凈。清晨6點40分,早點生意基本結(jié)束,他將所有的盤子、碗筷洗干凈,堆起來比他還高。忙完后,程龍富小跑似的回到家,他還要趕第二份工。
由于時間緊,他沒吃早飯,只是捎上一大壺濃茶,就戴著頭盔、扛著鐵鍬,來到500米外的太子湖大橋工地,當(dāng)天的工作是在湖底挖排水溝。伴隨著周遭嘈雜的機器轟鳴聲,湖底到處都是建筑廢料、瓶瓶罐罐和一些已開始腐爛的死魚,它們在30℃的高溫下散發(fā)出陣陣惡臭。他光腳站在半人深的泥里,一鍬一鍬地挖著排水溝。淤泥很重,沒挑幾鍬,豆大的汗珠就順著他的臉頰直往下滴,他一刻也沒有停,由于泥的吸力大,走動很困難,雖然他汗流浹背,卻沒有喝一口水。上午10點40分,他完成了任務(w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里。
回到家,他沒能坐一會兒,就跨上借來的舊摩托車,帶上電話卡,向相距10多公里的江漢大學(xué)駛?cè)?他去做推銷。當(dāng)疲憊的程龍富騎著摩托車回到家時已經(jīng)是12點40分。這個時候他才感覺到還真口渴了,肚子也已經(jīng)餓扁了,于是和家人一起吃飯。
下午1點40分,盡管程龍富很想睡一會兒,可不行,他得打起精神趕往附近芳草二路工地。臨出門時,孩子多多死死抱著爸爸的腿,喊著“我不讓你走”。程龍富還是硬著心腸上路了,多多遠遠跟在后面哭。不忍回頭的程龍富,背著身子向妻子喊道:“把多多抱回去……”
工頭安排他搬運水泥,協(xié)助其他工人攪拌配制水泥的沙石料。此時的他,已經(jīng)感覺到手酸了,腿也像是灌了鉛,100斤的水泥非常重,但是攪拌機不等人,他只能像一臺機器一樣,咬著牙,扛起水泥,深一腳、淺一腳地來回穿梭。一次程龍富扛著水泥,沒有站穩(wěn),肩上的水泥袋一歪,差點兒滑落,讓一旁的工友也為他捏了一把汗。下午4點,程龍富忙完了工頭交代的任務(wù)。
此后,他又接到了一個活——在混凝土路面上挖溝。待挖的路面有10厘米厚,里面還有鋼筋,他舉起鶴嘴鎬狠狠地鑿下去,路面上卻只留下一個白色的印跡??稍绞请y弄,程龍富越喜歡,因為“這樣工錢高”。這可是塊難啃的硬骨頭,而此時的他,體力嚴重透支,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發(fā)出陣陣酸味。
一般情況下,完成任務(wù)要5個多小時,通宵加班也是常事。談起程龍富,老板說打心底里佩服,“我一直擔(dān)心他的身體吃不消。”在工友們的眼里,他就像一臺永不停轉(zhuǎn)的機器,被稱為“鐵人”。
不過這一天正趕上中考,工地按規(guī)定要提前收工,晚上8點20分,工頭宣布收工。這一天總算早早地收工了,他說可以回去陪陪孩子。果然,程龍富一進家門,兒子就欣喜地跑了過來,抱著他不放。因為要是往日,他回來時,孩子早已經(jīng)睡著了。他就是這樣,平時每天平均要不間斷勞作近18個小時。
程龍富到家后,感覺非常困,不想吃飯、不想動,只想躺到床上睡覺。不過每天回來他都要算一下一天的收入,他粗略算了這天的收入:早點幫工約17元,挖排水溝兩份工40元,銷售電話卡15元,送水泥20元,水泥攪拌約20元,挖混凝土40元,總共約152元。雖然一天下來骨頭就像散了架一樣,可是有活干,有這么多收入,他還是非常滿足。
他賺錢不是為了買新房、新車,也不是給妻子買新衣、買手機,而是因為他3歲的兒子多多被查出患了白血病。自去年9月多多被診斷為白血病,治病費用已經(jīng)花了17萬元,家里值錢的都賣了,現(xiàn)在除了體力,一無所有!為了給兒子籌集救命錢,程龍富每天要打6份工,即使在父親節(jié)也不肯休息。
他的一位朋友李先生指責(zé)他“不夠意思”。原來,兩人交往多年,但程龍富從未說起孩子生病的情況,直到后來媒體報道,才知道老熟人窘迫的境況。對此,程龍富解釋,實在是不愿意麻煩別人。
在3歲兒子眼里,父親是一座大山,靠著他,就是溫暖的、溫情的,可以不怕一切。
(家哥摘自作者的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