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峰
有一個小男孩非常非常喜歡家里養(yǎng)的一匹小馬。
每天早晨,他會拿一些草料給小馬當早餐。小男孩和小馬相處得非常融洽。
一天,小男孩突發(fā)奇想,認為改變一下食物結構或許對小馬有好處。因此,他便拿著大把的魷魚絲去喂他的好朋友。小馬淺嘗了一口后,堅決閉嘴不吃了。但小男孩卻堅持要它吃。他使勁去掰馬嘴,小馬用勁一甩頭,小男孩失去重心,摔了個四腳朝天。爬起來后,他狠狠瞪了小馬一眼,從此再也不理它了。
小男孩的用心是好的,可是,他忘記了馬是專吃草的,違背它的天性硬要它吃上等的魷魚絲,不但徒然浪費金錢,也絕不能使馬快樂。
其實,快樂也是這樣一匹吃草的小馬,獲得快樂的基本條件是順其自然地給 “馬”喂“草”——讓“馬”得到它應該得到的東西。
播下了種子,收獲了果實;栽下了樹木,收獲了綠蔭;犧牲了時間,收獲了成就……付出了誠實的勞動真摯的關愛并獲得了應得的回報的人才是世間最快樂的人,就像那吃草的小馬是最幸福的小馬。
秋樹摘自《太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