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松 張妍妍
舞蹈的三種特殊功能
□何宇松 張妍妍
在我國,舞蹈這門藝術因隱含了人類社會多元文化因素,對提升人類的感情生活,提高人類的審美水平,使人類的個性獲得全面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具有極強的情感滲透功能,而且還具有極強的社會教化功能。
在中國歷史上,以舞蹈來凝聚群體,提升群體成員素質的典型事例,不勝枚舉。我們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
在原始社會中,舞蹈是最為嚴肅的一項智力活動,它是人類超越自己的動物性對世界的審視和關照的體現(xiàn)。原始舞蹈帶著發(fā)自生命本體的深沉情感,展示著原始民族的苦樂艱辛。
從舞蹈的起源和發(fā)展的歷史來看,舞蹈是人類社會的產物。有什么樣的社會就產生什么樣的舞蹈。但反過來它又作用于社會,又能反映社會生活。
舞蹈史雖然是舞蹈本身的歷史,但它卻是社會文化發(fā)展史當中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各個歷史時期的舞蹈狀況,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窺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倫理、哲學以至宗教和風俗等各個方面。這種反映,就是舞蹈所具有的認識功能。通過舞蹈,可以了解和認識社會的心理特征、精神風貌以及社會的各個側面。
中國古代思想家常常以某個朝代的樂舞風氣去評價它的興亡盛衰就是這個道理。
先人們留下的《扶來》、《扶犁》、《大舞》、《葛天氏之樂》(又名《廣樂》)等原始樂舞,都在塑造氏族成員強健體魄、傳授氏族成員生產技能、提高氏族部落生存能力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正如格羅塞指出:“原始跳舞的社會意義全在于統(tǒng)一社會的感應力。他們領導并訓練一群人,使他們在一種動機、一種感情之下,為一種目的而活動。一切高級文化,是以各個社會成分的一致和有序的合作為基礎的,而原始人類卻以跳舞訓練為這種合作。”
在原始舞蹈中,人類動物性的本能游戲、自然感官和生理感性的興奮宣泄與社會性的要求、規(guī)范、規(guī)定開始混同交流,彼此制約。而先民們也在舞蹈中感受到了秩序和團結。原始社會成員的生產技能、思想意識也在這種活動中逐步形成并發(fā)展著??梢哉f,這些是舞蹈最原始、最直接的社會功能的體現(xiàn)。
審美亦是舞蹈的一個重要功能。舞蹈通過美的肢體和美的神韻,配以美的音樂,表達美的內涵,達到美的享受。
舞蹈的審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舞蹈的節(jié)奏、意境和構圖給人以美感和在舞蹈過程中所獲得的身心愉悅。它不僅感染著觀者的感情,也鼓舞著舞者本人的情緒。
在舞者之間、舞者與觀者之間的情緒互相影響下,從強烈的節(jié)奏感中獲得更大的精神滿足。這種肢體語言美,給人一種美的意境,使人們在享受美的熏陶的同時,會情不自禁地躍躍欲試,渴望效仿和追求,從而達到凈化靈魂、提高境界、豐富知識、陶冶情操的美育目的。原始人之所以不能自制地陶醉于狂熱的跳舞之中就是這個原因。
但舞蹈的審美功能并不是孤立地單獨存在,而是結合著一種動機,或一種感情去為某種目的服務。所以舞蹈的審美功能,往往不是和娛樂功能結合在一起,便是和教育功能結合在一起的。
舞蹈的教育功能,是舞蹈的意義所在。
通過舞蹈的審美教育,在道德品質和思想情操上給人以影響。但它不是以某種抽象的道德原則進行說教,而是把道德準則通過審美功能體現(xiàn)出來,使人從情感上受到感染,發(fā)自內心地體驗到這一原則的崇高性,把它變?yōu)樽约簝仍诘男睦碛?。進而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審美能力,培養(yǎng)人們對社會美、自然美、藝術美的感受、理解、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完善審美心理結構,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過去歷史上一些有見識的統(tǒng)治者就重視舞蹈教育,原因就是他們懂得舞蹈有教化人的這一特征。如中國古時周代,“設樂師掌國學之政,教國子小舞。凡舞,有恢舞,有羽舞,有皇舞……”(《周禮·春官》),其目的就是利用舞蹈的審美功能,潛移默化地把一整套封建道德禮教觀念,輸入貴族子弟的思想情感之中。
從美學的角度上說,舞蹈的這三種功能,就是真、善、美這三方面的作用。認識功能是真,教育功能是善,審美功能是美。但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lián)系、相互影響、辯證統(tǒng)一的。在通常的情況下,舞蹈藝術總是作為真善美的統(tǒng)一整體來對人和社會發(fā)生作用的。
責任編輯 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