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龍
走火入魔的“索賠文化”
□騰龍
英國對工作環(huán)境的健康與安全法規(guī)名目繁多,它是上個世紀隨著重工業(yè)蓬勃發(fā)展而逐漸確立的,目的是要盡可能地避免和減少工作場所的死傷事故。然而時至今日,對它的無限引申和有意曲解,使英國的“索賠文化”有些走火入魔。
辦公室燈泡壞了,搬來梯子換燈泡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英國,爬梯子前,需要問你是否有“梯子了解證書”,沒有的話就不行。因為萬一你上梯子摔著了,誰負責?而若要拿到“梯子了解證書”,需脫產(chǎn)學習兩天。
2003年的一天,50歲的皮克羅在倫敦市中心的Marylebone火車站賣鮮花的花攤前摔倒受傷。車站管理員在皮克羅倒下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一片踩爛了的黃色花瓣,認定此花瓣是導致皮克羅滑倒的罪魁禍首。于是,皮克羅以瀆職罪將花攤告上法庭,索賠150萬英鎊。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裁定,"黃色的花瓣落在米黃色的地板上構(gòu)成了可以預(yù)見的引起滑倒的隱患”,而攤主對這個隱患沒有以“隨時清掃地面的方式”予以排除。最高法院裁定皮克羅應(yīng)該得到賠償。
鑒于“索賠文化”盛行,于是在英國各類警告提示牌隨處可見:小心滑倒、小心跌落、小心施工……出一趟門沒摔倒也快要嚇出毛病了。
摘自《廣州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