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麗鋒
(七冶壓力容器廠,貴州 貴陽 550014)
壓力容器殼體制造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缺陷種類有很多,但從本人多年從事壓力容器生產(chǎn)制造的經(jīng)驗來看,可主要歸結為缺口、幾何形狀不連續(xù)及殘余應力三類。以下分別介紹這三類主要缺陷的特性和對殼體安全的影響。
大部分焊接缺陷,如咬邊、未焊透、氣孔、夾渣和焊縫凹陷等,都是在焊縫或焊縫附近形成缺口,它們通常從兩個方面影響殼體的安全。一方面是由于缺陷的存在,減少了焊縫的承載截面積,削弱了焊縫的靜力拉伸強度,嚴重時也會導致殼體的延性破壞。這種影響的嚴重程度主要取決于缺陷截面積的大小,可以直接計算,比較容易估計和評價。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是由于陷口的存在改變了缺口周圍的受力條件,不利于材料的塑性變形,使之趨于和處于脆性狀態(tài),同時還引起缺口根部的應力集中,易于產(chǎn)生裂紋和使裂紋擴展,導致殼體的脆性破裂、疲勞破裂或應力腐蝕破裂。
構件由于存在缺口而引起應力的不均勻分布,其嚴重程度常用應力集中系數(shù)來表示,它等于截面上最大應力與平均應力之比。實驗證明,應力集中系數(shù)的大小取決于缺口的尖銳程度。缺口越尖銳,即缺口根部的曲率半徑越小,應力分布越不均勻,應力集中系數(shù)越大,越容易引起脆性的破壞。
估計和評價謀一類缺口對殼體安全可以產(chǎn)生的影響,除要考慮缺陷的大小及尖銳程度外,也要考慮殼體的制造材料和使用條件可能導致的破壞形式。就缺陷本身而言,上述帶有缺口的各類焊接缺陷對殼體安全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并不相同。
焊縫凹陷。嚴重時會削弱焊縫的靜載強度,但作為一種缺口,通常是平緩過度,即根部的曲率半徑較大,不會引起嚴重的應力集中。
氣孔和夾渣。一般屬于體積型缺陷,可以減弱焊縫的承載截面積。但一些實驗資料表明,氣孔率不大于7%可以忽略其對焊縫靜力強度的影響。而由于氣體和夾渣引起的應力集中,對焊縫的疲勞強度有較明顯的影響,氣孔率超過3%,疲勞強度將下降50%左右。
對接焊縫的未焊透。在焊縫中形成明顯的缺口,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應力集中。有試驗數(shù)據(jù)表明,未焊透厚度不超過焊件全厚度20%時,應力集中系數(shù)保持為一常數(shù),其值約為4~5;未焊透厚度超過焊件全厚度20%較多時,應力集中系數(shù)隨未焊透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一者成線性關系。所以,未焊透往往是脆性破裂和疲勞破裂的根源。
咬邊,咬邊是一種比較尖銳的缺口,根部應力集中比較嚴重,應力集中系數(shù)??梢源笥?,是僅次于裂紋的一種脆裂的根源。
焊接裂紋??梢砸曌髯罴怃J的一種缺口,它的根部曲率半徑接近于零。殼體的脆性破裂事故有很多是由于焊接裂紋引起的。裂紋還會加劇疲勞破壞和應力腐蝕破壞,所以裂紋是焊接缺陷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缺陷,也是鍋爐和壓力容器中最危險的一種缺陷。
殼體幾何形狀的不連續(xù),如表面凹凸不平,截面不圓和接縫角變形等,當殼體承受壓力時會在殼體內(nèi)形成附加彎曲應力和剪應力,導致局部應力過高。
幾何形狀的不連續(xù)引起的附加應力的大小,取決于不連續(xù)處的過渡情況。尺寸和形狀的突然變化可以引起很大的附加應力,如果變化十分緩和,則附加應力相應較小。
截面不圓是筒節(jié)與筒節(jié)、筒節(jié)與封頭接縫形成錯邊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不圓的筒體承受內(nèi)壓時,由于它的“趨圓”變形,在筒體內(nèi)要產(chǎn)生周向附加彎曲應力。最大的周向彎曲應力產(chǎn)生在長徑部位,其值可以按下式近似計算:
σb=(3/4)P ×(D/δ)2 ×(Dmax-Dmin)/D
式中:σb-由于筒體截面不圓產(chǎn)生的最大周向彎曲應力,MPa;
P-筒體承受的內(nèi)壓,MPa;
D-筒體平均直徑,mm;
Dmax-不圓截面上的最大值徑,mm;
Dmin-不圓截面上的最小值徑,mm;
δ -壁厚,mm。
可以看出,如果截面不圓度過大,承受內(nèi)壓圓筒內(nèi)的附加彎曲應力是不容忽視的。對于受外壓的圓筒,截面不圓會降低其臨界壓力,嚴重時會由此失去穩(wěn)定性而被壓癟。
表面局部凹陷和凸出所產(chǎn)生的影響,其嚴重程度決定于凹陷(或凸出)的大小和深度。一般說來,直徑越大深度越小,幾何形狀的變化就越平緩,對安全的影響也越小。在加工成形中所產(chǎn)生的凹凸不平,一般都是比較緩和的。
焊縫過份加強(凸起)也會造成局部結構的不連續(xù),引起局部附加應力。這種缺陷往往不被人們注意。它雖不會影響焊縫的靜力強度,但卻顯著降低構件的疲勞強度。
接縫錯邊一般都在焊接時用熔注金屬填補過渡(如果未焊補過渡則應視作缺口),但其形狀的變化仍然是比較明顯的,這種缺陷和接縫角變形都是在幾何形狀不連續(xù)中影響最大的缺陷。對于頻繁啟動和反復變載的殼體,錯邊和角變形主要降低它的疲勞強度,縮短疲勞壽命。嚴重的錯邊和角變形也可以直接造成殼體斷裂事故。
在殼體經(jīng)受焊接和冷加工(壓制、彎卷)之后,常常在殼體內(nèi)殘留有一部份內(nèi)應力。即制造中或制成后的殼體在沒有承受壓力的情況下,一部分殼壁即處于有應力的狀態(tài)中。這種殘余應力有時可能很大,特別是焊接殘余應力,在個別情況下,甚至可以接近或達到材料的屈服點。殘余應力不是殼體上的機械缺陷,但它常是導致缺陷的基本因素,它的存在同機械缺陷一樣,對殼體安全有十分不利的影響。
焊接殘余應力的產(chǎn)生,是因為金屬熔焊時,焊縫的熔注金屬是在熔融的狀態(tài)下填充在焊件的接縫中的,當焊縫及其周圍的母材冷卻時,這些熔注的金屬就要收縮,但它以受到剛性焊件的限制,因而焊縫金屬沿長度方向即受到拉力,這就是殘余應力。焊接殘余應力的大小取決于焊件對焊縫收縮變形的約束程度。焊件越厚,剛性越大,焊后殘余應力越大,應力狀態(tài)也越復雜。冷加工產(chǎn)生的殘余應力則與加工變形的程度有關,冷加工變形越大,殘余應力也越越大。
殘余應力有時可以大到使殼體產(chǎn)生裂紋或使裂紋擴展的程度。如果所使用材料的韌性較差,就會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使殼體自行破裂,或者使殼體產(chǎn)生裂紋,然后在承受壓力時產(chǎn)生破裂。留存在殼體內(nèi)的殘余應力即使不至于產(chǎn)生裂紋,也會在殼體承壓后增大殼壁內(nèi)的應力水平,加劇殼體的疲勞破壞和應力腐蝕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