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楊鑫森 張秀芹
我院使用的血液透析導管為美國泰科生產(chǎn)的長期帶卡夫雙腔留置導管動脈容量1.3 ml靜脈容量1.4 ml。在進行一段時間的透析后發(fā)現(xiàn):
1.1 兩次透析時間間隔過長,一周2次或1次的血液透析患者很容易發(fā)生血栓堵塞管腔內(nèi)血栓,往往在血透時流量不佳;
1.2 原有基礎病加重,心臟進行性擴大。管尖移位,以及導管尖端對血管壁或心房壁反復損傷造成,形成附壁血栓;
1.3 固定管道的縫線易斷裂,或著人體皮膚對異物縫線的排斥作用,使縫線脫離皮膚,致使導管部分滑脫固定位置移動;
1.4 患者高凝狀態(tài),或者肝素用量不足,在抽吸導管靜脈回血時往往很費力就應考慮靜脈內(nèi)血栓形成。
2.1 上機前檢查導管是否牢固,導管位置是否牢靠,導管位置是否移位,給予強力碘對置管口及置管外面的雙腔管道以及甘素帽均用強力碘伏消毒,無菌紗布覆蓋。
2.2 在透析中,出現(xiàn)置管流量不佳時,可采取動靜脈反接,但可能會影響透析效果。嘗試抽吸堵塞的導管腔,用3 ml注射器將用1 ml稀釋好的尿激酶1 ml注入堵塞的管腔內(nèi)每隔10 min追加0.3 ml鹽水共2次,把有活性的尿激酶推向?qū)Ч苓h端;
2.3 如果還不見效,采取尿激酶溶栓,具體方法,10萬單位尿激酶加生理鹽水3 ml分別注入留置導管動靜脈管腔內(nèi),保留10~15 min,回抽出被溶解的纖維蛋白或血凝塊,若一次無效,可重復進行,效果顯著。
2.3.1 特別推薦在非透析間隙進行封管,對一周1次或更長時間的透析患者,采取透析后用0.9氯化鈉注射液3 ml+普通甘素納100 mg封管。動脈1.3 ml靜脈1.4 ml封管。在非透析間期隔天或每天用尿激酶封管。
2.3.2 具體方法 注射用尿激酶10萬單位加生理鹽水3 ml,動脈端1.3 ml靜脈端1.4 ml,進行保留封管,防止發(fā)生血栓形成堵塞管道。也可采用尿激酶與純肝素交替封管,即普通肝素鈉注射液,動脈端1.3 ml靜脈端1.4 ml保留封管,需要注意,因置管處經(jīng)常打開暴露與外界相通,極容易造成感染。應盡量減少封管次數(shù)。每次都要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換藥,另外注意要監(jiān)測患者的凝血功能,防止體內(nèi)各系統(tǒng)臟器出血;經(jīng)上述處理的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時血流量都很好。為確保安全一至兩周后可適當拉長封管時間甚至改為常規(guī)封管。
2.3.3 如果溶栓無效,得考慮更換導管。
2.3.4 養(yǎng)成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保持局部干燥,清潔。醫(yī)護人員要加強宣教。
2.3.5 患者的飲食很重要,喜好食用牛羊肉油膩食物,這部分患者容易發(fā)生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
向患者經(jīng)常宣傳自我保健意識,及注意事項。加強患者依從性配合治療才能延長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質(zhì)量。
[1]梅長林,葉朝陽,戎矣.實用透析手冊.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