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慧
氰化物是一種含有氰酸離子(CN-)的劇毒藥物,小兒常因誤服而中毒。本病起病急,病情兇險,若不及時搶救,短時間內可引起中毒死亡。我科自2007年元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26例氰化物中毒患兒,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6例均系誤服氰化鉀作毒餌的毒狗藥(鬧狗蛋)而中毒,其中3例系家中老人誤當糖丸讓小孩食用,另23例系毒物存放不當被小兒誤服;男16例,女10例;最小者1歲2月,最大者3歲;發(fā)病時間5~30 min。
1.2 臨床表現 惡心、嘔吐18例;呼吸困難、口唇呈鮮紅色23例,口唇發(fā)紺3例;心率增快19例;昏迷、抽搐8例;雙側瞳孔散大15例;2例入院時呼吸、心跳驟停。
1.3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guī)檢查提示白細胞增高24例;心肌酶增高18例,肝功能異常19例;血氣分析均提示不同程度高乳酸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嚴重病例伴有低氧血癥。
1.4 診斷 氰化物中毒病情兇險,氰化物分析方法復雜,醫(yī)院不能常規(guī)檢查,若等待毒物鑒定易延誤搶救時機,造成患兒死亡或致殘。本病的診斷可依靠以下幾點:(1)有確切的誤服氰化物病史,呼出氣體有苦杏仁味;(2)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瞳孔散大、口唇是鮮紅色、抽搐、昏迷;(3)白細胞增高、低氧血癥、高乳酸血癥、代謝性酸中毒、多臟器損傷等;(4)用特效解毒藥(亞甲藍、硫代硫酸鈉)診斷性治療有效。具備第(1)加(2)、(3)、(4)任何一項即可診斷[1]。
2.1 急救處理 患兒入院后,立即給予開放呼吸道、吸氧治療,對呼吸心跳驟停者,立即進行心肺復蘇,給予機械通氣維持呼吸。
2.2 解毒劑應用[2]患兒入院后立即給予①每次20%硫代硫酸鈉(0.25 g/kg),10 min內注射完,如癥狀未改善,30~60 min重復注射半量或全量;②每次1%亞甲藍(10 mg/kg),加入10%葡萄糖20~40 ml靜脈注射。
2.3 清除殘留毒物和促進體內毒物排泄 除8例昏迷、抽搐及2例呼吸心跳驟停外,其余均給予溫鹽水洗胃,以防止毒物繼續(xù)吸收。
2.4 支持治療 昏迷抽搐者,給予地西泮每次(0.3~0.5 mg/kg)緩慢靜脈注射止驚,給予20%甘露醇每次(0.25~0.5 g/kg)和大劑量地塞米松每次(0.5~1 mg/kg)防治腦水腫;酸中毒患兒給予適量1.4%碳酸氫鈉治療。
2.5 護理 保持呼吸道通暢,抽搐患兒給予牙墊防止舌咬傷;采取右側斜坡位,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6例患兒,死亡2例,放棄1例,其余均完全康復。
近來年,一些人非法應用氰化鉀制成毒狗藥出售,由于外觀極像糖丸,易造成小兒誤服中毒。氰化物接觸和誤服史極為重要,對有誤服毒物病史的小兒,幾分鐘至十幾分鐘內迅速出現呼吸困難、口唇鮮紅色、昏迷、驚厥、瞳孔散大等臨床表現者,應立即想到氰化物中毒的可能,要立即進行急救處理,可用特效解毒藥(如亞甲藍、硫代硫酸鈉)作診斷性治療,以免延誤搶救時機。由于體內所有組織中都含有細胞色素氧化酶,故均有可能受到影響,而首當其沖的是高度依賴ATP和氧供求量大的組織。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對缺氧最為敏感,故首先受累,尤以呼吸及血管運動中樞為甚,先興奮后抑制,呼吸麻痹是氰化物中毒的最嚴重表現[3,4]。CN-與細胞色素氧化酶的結合是可逆的,如果中毒者在短時間內得到合理搶救,將CN-分離或破壞,細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仍能恢復正常。亞甲藍進入人體后,可使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再與CN-結合,使被抑制的細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恢復,恢復細胞呼吸;而硫代硫酸鈉和亞甲藍中含有的硫原子與CN-在硫氰酸酶的作用下,可轉化成無毒的硫化物,由腎臟排出體外,從而起到解毒作用[1]。因此呼吁有關部門加強劇毒藥物管理,告知家長加強小兒監(jiān)管,教育小孩勿隨意撿拾食物吃,以防小兒誤食中毒。
[1]郝喜蘭,劉鋼,王靜,等.氰化物中毒9例,中華兒科雜志,1999,37(10):648.
[2]胡亞美,紅載芳.實用兒科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418-2422.
[3]張文武.急診內科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655-658.
[4]王漢斌,牛文凱,劉曉玲.急性氰化物中毒的現狀.中國全科醫(yī)生,2009,12(10B):1882-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