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感冒為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藥物。我院在長期中藥湯劑的基礎上研制了復方銀翹感冒顆粒,經過多年臨床觀察,療效肯定,制劑穩(wěn)定,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處方 金銀花56 g,連翹56 g,板藍根84 g,蒲公英84 g,牛蒡子(炒)28 g,桔梗28 g,菊花42 g,桑葉28 g,桑白皮28 g,蘆根 42 g,苦杏仁(炒)28 g,葛根 28 g,前胡 28 g,白前 28 g,葶藶子 28 g,甘草 16.8 g,薄荷 28 g
1.2 制備 以上十七味,加水煎煮三次(葶藶子包煎,薄荷后下 20 min),時間分別為 1 h、50 min、40 min,煎液濾過,合并濾液,靜置24 h,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左右(50℃)的清膏,取清膏1份,加蔗糖粉7份制粒,80℃以下干燥,整粒,分裝即得。
2.1 性狀 本品為黃褐色至棕褐色顆粒;氣清香,味甜微苦。
2.2 鑒別 取本品10 g,研細,加乙醇20 ml置水浴上回流提取1 h,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綠原酸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普法[1](《中國藥典》2005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14: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2]。
2.3 檢查 應符合《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顆粒劑項下各項規(guī)定[3]。
3.1.1 一般資料 選擇符合標準的門診及住院患者350例,其中男179例,女171例,年齡3.5~65歲,平均32歲。
3.1.2 治療方法 病例均采用復方銀翹感冒顆粒治療,每次15 g,3次/d,沖服,小兒用量酌減。
3.2.1 療效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有效:臨床癥狀減輕;無效:治療3 d,原有癥狀、體征無變化甚或加重或改為其他治療者。
3.2.2 療效結果 痊愈223例(63.71%),顯效89例(25.43%),有效9例(2.57%),無效29例(8.29%),總有效率91.71%
復方銀翹感冒顆粒在臨床應用多年,療效滿意,本方為我院名老中醫(yī)孫一民師傳驗方,主要是以辛涼解表,宣肺,清熱止咳而處方。方中用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蒲公英、牛蒡子、蘆根以清上焦氣分之熱毒;苦杏仁、桔梗、前胡、白前、桑白皮、葶藶子宣肺,降肺氣,化痰止咳;薄荷、葛根、菊花、桑葉辛涼解表,清頭目之熱;甘草調和諸藥,透表邪外出,肺氣得清,表邪即解,故感冒痊愈。復方銀花感冒顆粒顆粒是一種純中藥制劑,配方合理,制劑穩(wěn)定,攜帶、服用方便,臨床應用多年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附錄 31,附錄 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