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早產是指妊娠滿28周而未滿37周間分娩者,稱早產,此時娩出的新生兒稱早產兒。是產科常見的并發(fā)癥。早產兒由于身體各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發(fā)育不成熟,致使死亡率升高,尤其是肺不成熟,肺發(fā)育不良,其死亡率高達25%,尚有8%的早產兒雖然存活,但可遺留下智力障礙或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因此正確地對待早產進行原因分析與防治是降低新生兒死亡率,減少并發(fā)癥及改善預后的關鍵。
我科2008年以來共收治88例,其中8例經保胎到足月分娩,其余的保胎未成功而娩出,男嬰46例、女嬰34例,胎齡在28~37周,出生體質量1400~2500 g,平均2100 g,4例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76例健康出院,生存率達96.5%。
2.1 感染 絨毛膜羊膜炎是發(fā)生早產的重要原因,感染可來自下生殖道、宮頸的微生物,亦有宮腔感染。據(jù)報導265例羊水細菌培養(yǎng)者全部發(fā)生早產,且在28~48 h內分娩。此外絨毛膜羊膜炎還可激活細胞介素(IL)1、6、8腫瘤壞死因子(TNFa)它們亦可刺激羊膜和蛻膜增加PG的合成,誘發(fā)宮縮,導致早產。[1]
2.2 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是造成早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早產的產婦中約有1/3并發(fā)胎膜早破。若孕婦膳食中缺乏銅和維生素C,胎膜彈性降低、脆性增加,如宮內壓力增加,可致胎膜破裂。
2.3 宮頸異常關閉不全 正常情況下妊娠中期和晚期子宮頸內口處于關閉狀態(tài),若宮頸先天發(fā)育不全,或宮頸裂傷,可致宮頸內口擴約肌功能喪失,致使宮頸松弛,隨著妊娠進展,宮內壓力增高,胎膜楔形突出至宮頸外口,而致胎膜破裂發(fā)生早產。
2.4 子宮異常、子宮畸形 如單角子宮、雙角子宮、子宮縱隔等,常伴有子宮肌發(fā)育不良,影響胎兒發(fā)育,易導致早產。
2.5 子宮過渡膨脹 雙胎、多胎妊娠,羊水過多均可使子宮過渡膨脹,宮腔壓力逐漸增大,羊膜囊或胎先露壓迫子宮下段反射性刺激下丘腦的垂體釋放催產素,致使子宮收縮發(fā)生早產。
2.6 既往有流產、早產史 有早產史的婦女再次發(fā)生早產的危險性明顯高于無早產史者Kris-tensen等發(fā)現(xiàn)前次早產的婦女,再次發(fā)生早產者比前次足月分娩的婦女增加3倍,而連續(xù)兩次早產的婦女有近1/3的人第三次會再次發(fā)生早產。
2.7 孕婦年齡小于18歲或大于35歲;營養(yǎng)不良;經濟狀況底下;精神壓力大;孕期性生活過頻及噪音;環(huán)境污染等都是早產的原因。
2.8 妊娠合并癥與并發(fā)癥 如妊娠高血壓綜和癥妊娠后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妊娠合并心臟病;病毒性肝炎;慢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嚴重貧血等均可致早產。
3.1 加強健康教育 孕期戒煙酒吸煙時吸入的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降低紅細胞攜氧能力,尼古丁收縮血管,酒精可直接損害胎兒,又都可減少胎兒供氧,導致早產。
3.2 避免過早過晚妊娠 妊娠年齡小于18歲,需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壓力,不利于妊娠。如果孕婦的年齡超過35歲,卵巢功能開始衰退,激素水平偏低,子宮肌彈性差,妊娠后子宮腔壓力高,容易流產或早產。
3.3 調整心理狀況,保持情緒穩(wěn)定,適當減少活動,避免勞累。
3.4 注意平衡營養(yǎng) 避免營養(yǎng)不良或體重增加過快。流行病調查研究表明,營養(yǎng)不良的母親容易發(fā)生早產,而母親體重增加過快,胰島素可能相對不足,容易引發(fā)妊娠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孕婦易致羊水過多,子宮張力過大發(fā)生早產,所以孕婦均衡營養(yǎng),是避免早產一個措施。
3.5 減少人工流產和宮腔操作次數(shù) 進行宮腔操作時,由于宮頸內口松弛或宮頸結締組織的連續(xù)性受到破壞,當羊膜腔壓力逐漸增加時,宮口被動擴張,羊膜囊膨出而發(fā)生早產。
3.6 加強產前檢查,及早診斷和治療產道感染 進行產前檢查時,特別是針對以往有流產、早產史的早產高危孕婦,應積極治療,采用全身用藥或陰道內用藥,針對病原體決定用藥種類。
3.7 確診為宮頸機能不全者 已確診為宮頸機能不全或有宮頸裂傷者,應在第14~16周作宮頸環(huán)扎術,宮頸短(長度<20毫米)或有裂傷者應作對合縫合術,延長妊娠時間。
3.8 多胎妊娠、羊水過多,子宮發(fā)育不良或宮縮較頻等。高危因素存在者應臥床休息,以增加子宮-胎盤血流量。禁止性生活,以免精液中的前列腺素誘發(fā)宮縮,直接引起早產。
3.9 有醫(yī)源性早產的可能者 如有妊娠合并癥或并發(fā)癥,在治療這些疾病的同時,應適時促胎肺成熟,預防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提高生存率。
4.1 臥床休息
4.2 抑制宮縮藥物
4.2.1 硫酸鎂 鎂離子直接作用于子宮平滑肌細胞,拮抗鈣離子對子宮收縮的活性,能抑制子宮收縮。用法:25%硫酸鎂16 ml加于5%葡萄糖液100~250 ml中,在30~60 min內緩慢靜脈滴注,然后用25%硫酸鎂20~40 ml加于5%葡萄糖夜500 ml中,以每小時1~2 g速度靜脈滴注,直到宮縮停止。用藥過程中注意呼吸、膝反射、及尿量。
4.2.2 鈣拮抗劑 是一類能選擇性地減少慢通道的鈣離子內流,因而干擾細胞內鈣離子濃度而影響細胞功能的藥物,抑制子宮收縮。常用硝苯地平5~10 mg,舌下含化,3次/d,應密切注意孕婦心率及血壓變化。已用硫酸鎂者慎用。
4.2.3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或抑制前列腺素釋放以抑制宮縮。常用的藥物有:吲哚美辛,開始25 mg,每8 h口服一次,24 h后改為6 h一次。由于這類藥物有羊水減少的不良反應。因此,此類藥只能短期服用(不超過一周)。
4.3 控制感染 感染是早產的重要誘因,應用抗生素治療早產可能有益。特別適用陰道分泌物培養(yǎng)B族鏈球菌陽性或羊水細菌培養(yǎng)陽性及泌尿系感染者。
4.4 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對妊娠35周前的早產,可在分娩前用地塞米松5 mg肌肉注射,3次/d,連用3 d。緊急時,經羊膜腔內注入地塞米松10 mg,并行羊水肺成熟度檢查。
4.5 其他 臨產后慎用嗎啡、哌替啶等抑制新生兒呼吸中樞的藥物,產程中給孕婦吸氧;分娩時可作會陰側切預防早產兒顱內出血等。
早產雖然占分娩總數(shù)的5%~10%。其中約有15%的早產兒死于新生兒期,但是只要醫(yī)護人員做好早產的原因分析與防治,同時具備高度的責任心、精湛的技術、精心的護理,會大大提高早產兒生存率,降低早產的發(fā)生。
[1]梁伯英,王山來,等.白細胞介素-2及腫瘤壞因子在正常分娩中的作用,中國婦產科臨床,2006,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