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誠信的哲學思考及其對誠信教育的啟示

      2010-08-15 00:43:48李芳炎
      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 2010年3期
      關鍵詞:條理自然界誠信

      李芳炎

      (河南工業(yè)大學法學院,河南鄭州 450001)

      誠信的哲學思考及其對誠信教育的啟示

      李芳炎

      (河南工業(yè)大學法學院,河南鄭州 450001)

      誠信教育始終是學校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從分析中國誠信傳統(tǒng)意義的角度出發(fā),并透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角對誠信的本質進行探討,可以得出誠信是人們在實踐基礎上對“真”、“善”、“美”的追求和體認。誠信的哲學內(nèi)涵對誠信教育的啟示是:學校的教學管理要體現(xiàn)誠信原則、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和實施要體現(xiàn)科學性和公平公正的精神,即要創(chuàng)建一個體現(xiàn)“誠”的校園環(huán)境。

      誠信;哲學思考;誠信教育;啟示

      一、中國誠信的傳統(tǒng)意義

      在中國傳統(tǒng)的誠信觀中,誠、信既相獨立,又相融合。但從根源上講,卻是因“誠”而“信”,踐“信”而失“誠”。古人所言“誠”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誠”代表物理或事理,即客觀存在的事物和自然界固有的狀態(tài)和內(nèi)在規(guī)律?!抖Y記·中庸》中講到“誠者,天之道也”,意即:什么事情就是什么事情,一點不會有假的,所以天就是誠,就是物理或事理。南宋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解釋誠:“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庇衷凇端臅戮浼ⅰご髮W章句》中解釋:“誠,實也?!币鉃椤罢\”就是實際存在、真實無妄,是自然宇宙的固有狀態(tài)。因此,“誠”之所以為“誠”,是因為“誠”就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和自然界固有的狀態(tài)及其規(guī)律性,這些都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任何想違背這種“誠”的意志和行為,都必不長久。可見,古人是在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中來認識和把握“誠”的含義。這既是傳統(tǒng)誠信觀的本體論,又是傳統(tǒng)誠信觀的方法論。但先賢們并不僅僅停留在自然界這一層面,他們又以自然界之“誠”來考察和體認人類社會,認為“誠”是人類社會固有的條理或法則的體現(xiàn)。人們應該依其條理或法則行事,否則,必將受到懲罰。《禮記·大學》中講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逼洹拔镉斜灸?事有終始”即表示世間一切事物 (人類社會在內(nèi))天然存在的條理[1]。進而又論述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贝颂?朱熹講“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2],即窮盡事物的條理或法則。伍庸伯認為“格物致知”是認識天下、國、家、身之間的先后關系 (這種關系亦是天然之條理)并以此作為自己言行的依據(jù)。盡管他們的解釋不同,但他們都共同認為“物”是人類社會中某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條理或法則,然后在了解和認識這“物”的基礎上,誠意得以產(chǎn)生。所以,“誠”產(chǎn)生于社會所固有的規(guī)律和法則。第二,人們以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誠”來反照自身,把“誠”作為人的一種品性和做人的原則,意即慎獨、毋自欺、不欺人。如《禮記·中庸》中講到:“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薄抖Y記·中庸》中亦言“誠之者,人之道也”,即人之道在必誠其意。而人之所以要誠,是因為“誠”是自然界和社會固有的條理或法則,人道之誠只是對這些條理或法則的尊敬和順從。

      “信”也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它既是儒家實現(xiàn)“仁”這個道德原則的重要條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養(yǎng)的內(nèi)容之一?!靶拧弊衷谧中谓Y構從人、從言,意即人的言論應當是誠實的?!靶拧弊衷局v的是人在神面前禱告和盟誓的誠實不欺之語。因為古人認為,神靈是無所不知的,所以是不可欺騙的,人在神靈面前只能誠實無妄,否則必將遭到神靈的不可抗拒的懲罰。此時之“信”帶有神秘色彩,甚至表現(xiàn)為盲信。但人們之所以信神或祖先,首先是因為人們對不認識而又不能抵抗的自然規(guī)律的無可奈何,從而在內(nèi)心產(chǎn)生的對某種自認為能幫助自己的神秘力量的虔誠和信仰。其表現(xiàn)形式有兩種,一是對神或祖先的誠實、不疑、不欺;二是嚴守諾言、言行不悖。后逐漸擺脫宗教色彩,在春秋時期經(jīng)過儒家的倡導,把“信”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一種重要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強調人際之間要言而有信。這時“信”已具有普遍的意義,其目的是維護人們之間和平而和諧的交往關系。如《禮記·禮器》中講到:“忠信,禮之本也?!奔炊Y節(jié)、禮儀的根本在忠信。而“禮之用,和為貴”。所以,要求人們講“信”的目的是為了“和”。因為,只有“和”,才能使個人及人類社會整體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它是人類社會的本然之理。所以,“信”實質上是來源于“誠”?!罢\”相對于“信”來講,具有更為根本的倫理價值本原的意義。

      二、誠信是人類在實踐中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和自身本真狀態(tài)的追求與體認

      1.誠信體現(xiàn)了對“真”的追求。從以上對中國傳統(tǒng)誠信觀的考察可見,誠信作為人的一種主觀意識,它源自于社會的“真”,即客觀存在。其實質是人們在處理自身與自然界和社會的各種關系中形成的一種認識,這種認識由最初的非理性發(fā)展到理性,并且這種理性認識經(jīng)歷了一個從朦朧、模糊到逐漸清晰、具體的過程。人作為具有主體性意識的“為我”的存在物,在以社會實踐為基礎的與自然界和社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對自身與自然和社會發(fā)生的各種關系不斷地認識和反思,并依據(jù)自身在認識、改造自然和社會的過程中所積累的經(jīng)驗和理性,從有利于人類社會生存和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對這些關系不斷進行篩選,逐漸產(chǎn)生并形成了以人與自然和社會現(xiàn)實關系為物質前提的理性認識,并以此認識來調節(jié)人類社會的生活和交往,維系社會的生存和發(fā)展,實現(xiàn)人類社會主觀目的性和客觀規(guī)律性的統(tǒng)一。所以,誠信不是一個抽象的范疇,它源自于人類在物質生產(chǎn)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與自然界和社會發(fā)生的多維關系,它總是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離開人類社會的生活實踐,誠信將毫無意義。

      2.誠信體現(xiàn)了對“善”的追求。誠信不僅僅是對社會“真”的簡單反映,它還以善為標準,追求誠信的正當。人在進行社會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遵循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客觀規(guī)律,即按照真的尺度來設計和建構自己的活動內(nèi)容和目的,而且“還要考慮到這種活動所可能產(chǎn)生的實際效果,即這種活動對于活動主體本身即社會和他人利益的實際性影響”[3]。人在社會活動中必須盡可能地協(xié)調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他人利益之間的關系,并同樣從有利于人類社會整體生存和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樹立起社會所公認的價值標準,即善的尺度。中國傳統(tǒng)儒家經(jīng)典《禮記·中庸》中開篇便講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卑焉谱鳛槿说淖罡咦非蟆!抖Y記·中庸》中又強調“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即努力去追求達到“誠”的人,就是擇取善事善理而堅定執(zhí)著地去做的人?!墩撜Z·學而》篇中講道:“信近于義,言可復也?!睆娬{“信”必須是合理、適當、正義之時,才能履行承諾。可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就已經(jīng)從“善”的角度強調誠信。但是,在實踐中,善的尺度與社會的發(fā)展狀況是密切相關的,因而具有明顯的歷史性和時代性。所以,誠信的意義和內(nèi)涵亦隨社會的變遷而不斷豐富、變化和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的誠信觀以人的等級、尊卑為前提,在傳統(tǒng)中這種人的等級、尊卑被認為是社會的本然,現(xiàn)在我們知道這其實是對人類社會的誤讀,不是社會的本真。體現(xiàn)人類社會的自由、平等、正義、公正、民主等精神和原則,這才是人類社會的本然,這才是善的內(nèi)在價值基礎,也只有這樣,才能使誠信真正得以養(yǎng)成并放之四海而皆準。

      3.誠信體現(xiàn)了人類社會中“美”的內(nèi)涵?!叭说谋举|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4]。人們在物質交往與精神交往活動中,彼此之間發(fā)生、發(fā)展和建立起來的各種復雜的、多層次的社會關系,這些關系都是客觀存在的。人只有忠誠于這些關系,忠實于自己的社會身份,忠實于自己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忠于職守,積極履行社會給自己規(guī)定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才能真正地處理好人類社會的復雜關系,建立起普遍的誠信。這種普遍誠信的建立,必然有利于人際交往各層面關系充分協(xié)調、和諧的統(tǒng)一,使社會沿著人理想的方向發(fā)展。而這種普遍誠信建立的過程,就是人在對社會規(guī)律透徹理解和對于自身目的的深切明了的基礎上對于自身行為的靈巧駕馭和巧妙安排,實現(xiàn)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從而“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因此,誠信也是人的本質力量和美的情感的發(fā)掘和展現(xiàn)。

      三、誠信的哲學涵義對誠信教育的啟示

      1.創(chuàng)建一個體現(xiàn)“誠”的校園環(huán)境。從哲學上分析,誠信是人們在處理自身與周圍環(huán)境關系的實踐中,因自然之“誠”,從而產(chǎn)生對自然之“信”。與此同時,又處理著在實踐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并因人類社會之“誠”而產(chǎn)生對社會、對他人之“信”。所以,一個體現(xiàn)“誠”的校園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誠”的基本要求就是承認事實,尊重事實,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實事求是。這就要求學校在校園軟硬環(huán)境建設中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不隱瞞、不歪曲、不弄虛作假,給學生以“誠”的感受和體會。積極培育體現(xiàn)“誠”的校園文化和人文環(huán)境,如添加體現(xiàn)“誠”的名人名言警句等人文景觀;組織體現(xiàn)“誠信”的校園學術活動和文藝活動等。通過體現(xiàn)“誠”的校園環(huán)境建設,傳遞和弘揚濃郁的“誠信”價值理念,營造良好的誠信教育氛圍,形成誠實守信、團結和睦、與人為善、樂于助人的良好校園風尚,使身如其中的學生在感受人文關懷的同時因“誠”而“信”,使崇尚誠信、踐行誠信內(nèi)化為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2.學校教學管理要體現(xiàn)“誠信”原則。作為與學生生活和學習息息相關的教學與管理,在運行過程中始終以“誠”為本,對學生誠信意識的形成和誠信行為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就學校管理而言,它要求學校管理人員和行政人員必須轉換角色觀念,將自己轉變成教學活動的服務者和誠信行為的踐行者,在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中誠實守信,杜絕各種不“誠”行為,帶頭遵守和維護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自覺接受教師和學生的民主監(jiān)督,尊重和維護教師和學生的權益,并在學校教育管理中滲透民主平等、公平公正、團結合作、誠信友愛等原則,在民主的基礎上行使管理者的權力,從而形成一個民主、平等、友愛、互助的和諧的管理環(huán)境,使學校的管理充分體現(xiàn)人文精神和人文的關懷,為學生誠信的培育和提高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就教學而言,它要求教師身體力行。首先,教師要做到對教學的“誠”,即在教學工作上要有敬業(yè)精神,從備課、上課、輔導、作業(yè)批改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一絲不茍、認認真真,做到這些,學生自然能感受到老師的“誠”。其次,教師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僅在課堂上如此,在課堂外也要如此,否則,己不誠信,如何讓學生誠信。再次,教師要做到對待學生公平、公正,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徇私舞弊。

      3.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與實施要體現(xiàn)科學性和公平、公正的精神。誠信不僅僅是對“真”的追求,而且是對“善”、“美”的追求、體認和反思。在現(xiàn)代社會中,只有把體現(xiàn)自由、平等、正義、公正、民主等精神和原則,外化為各種社會規(guī)則制度,才能最終得到人們的體認和遵行,并在對規(guī)則制度確實可“信”的實踐中,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誠信。所以對學校而言,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是否可“信”,對學生誠信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它要求學校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要有科學性,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遵循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能對學校和師生的發(fā)展能起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和執(zhí)行要體現(xiàn)公平、公正的精神,使之在規(guī)范學校各項工作中體現(xiàn)出誠信之“善”的精神,并嚴格遵守,保證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權威性和客觀公正性,這樣才能得到師生的信任和支持,從而被他們自覺地遵守,進而使其逐漸轉變?yōu)槿伺c人之間的相互信任。

      [1]梁漱溟等.梁漱溟先生論儒佛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M].北京:中華書局, 1983.

      [3]萬斌.政治哲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1996.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責任編輯 王亞偉]

      B025.9

      A

      1671-6701(2010)03-0034-03

      2010-04-10

      河南工業(yè)大學校級科研基金項目 (項目編號:07XSK011)階段性成果

      李芳炎 (1974-),男,河南光山人,碩士,河南工業(yè)大學法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條理自然界誠信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飯人”
      軍事文摘(2021年20期)2021-11-10 01:58:44
      自然界的一秒鐘
      美好生活離不開誠信
      例說“自然界的水”
      我們和誠信在一起
      少先隊活動(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按順序寫話條理清
      那一次,我把誠信丟了
      櫻花雨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清晰的條理來自于分類
      唐河县| 莲花县| 股票| 都兰县| 招远市| 晴隆县| 尉犁县| 沁水县| 金阳县| 平顶山市| 体育| 嘉鱼县| 离岛区| 无锡市| 庆阳市| 长乐市| 渭南市| 兰西县| 南江县| 晋城| 宿州市| 谢通门县| 大庆市| 桂东县| 海晏县| 鄂伦春自治旗| 杭锦后旗| 衡山县| 贵定县| 芷江| 赞皇县| 正镶白旗| 永嘉县| 黑河市| 闸北区| 定远县| 平顶山市| 郓城县| 乾安县| 徐水县|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