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肖復興
陽光的感覺
● 文/肖復興
自從年初腰傷之后,大夫囑咐我要多曬陽光,說每天曬一小時陽光,等于喝一袋牛奶,有助于腰傷的恢復。
我住醫(yī)院的時候,病房的窗戶朝南,能夠下地了,我每天都要站在窗前,好像陽光早早就等在那里,和我有個約會,不見不散,一見傾心。出院了,我家的窗戶幾乎都沒有朝陽的,我便每天早晨到小區(qū)里的小花園。朝東的高樓遮擋住了天空,要耐心地等到九點鐘以后,太陽才能夠越出樓頂。我突然發(fā)現(xiàn),平日里司空見慣的陽光,原來是那么的珍貴。城市的高樓無情地切割了天空,陽光不再如在田野里一樣,無遮無攔,盡情揮灑。
冬天已經(jīng)來臨、暖氣還沒有來的時候,陽光就更加珍貴無比。那時候,我像一只投火的飛蛾,在小區(qū)里尋找著陽光飄落的地方。陽光如同頑皮的小孩子,東躲西藏,在樓群之間、在樹枝之間,一閃一閃,稍縱即逝。
終于,暖氣來了。溫度解決了寒冷,卻代替不了陽光。坐在房間里,和坐在陽光下的感覺完全不同,腰就是最敏感的顯示器。現(xiàn)代化機器制造的溫暖,如同格式化的打印文件,缺少了手寫的流暢和親切,就像尼龍布料和棉布的區(qū)別。我這才體味到:陽光含有大自然的氣息。泥土和花草樹木的呼吸和體溫,都被吸收進陽光里面,還有來自云層的清新與濕潤,都不僅是一個溫度計所能夠顯示得了的。同人造的溫暖相比,陽光更像母親的擁抱、情人的撫摸、朋友的呵氣如蘭。在暖氣和在陽光下,都會出汗,在暖氣下的汗里面含有工業(yè)的元素,而在陽光下的汗里有著大自然和真情的因子。
我也明白了為什么國外有那么多人熱衷于到海邊曬太陽、到街頭的咖啡館前的露天座椅上曬太陽;明白了為什么北京的老頭兒老太太特別愿意擠在墻角曬太陽。陽光和水一樣是世界上最為平等民主的東西,它一視同仁,無論貧富貴賤,慷慨給予一切人以照耀和撫摸。
日本有一則童話,講的是林子深處住著一個叫夏子的四歲小姑娘。她有個奶奶,腿腳不好,天天呆在家里出不了屋。冬天到了,屋里很冷,小姑娘跑到林子里,用圍裙兜了一兜陽光跑回來給奶奶,跑得急了,剛進家門,摔了一跤,陽光灑了一地,沒法給奶奶了,小姑娘哭了,對奶奶說:“陽光都沒了,沒法給您了?!蹦棠虒λf:“陽光都跳在你的眼睛里了??!”
這則童話,是我二十多年前讀過的,之所以記憶猶新,就在于奶奶說的話讓我感動。老奶奶說得多么好啊,陽光不僅是可以看見,可以儲存,可以兜住的,也是有情感有生命的,可以在你我之間傳遞。
有一天,曬著陽光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這則美麗的童話,心想:如果小姑娘從林子里不是用衣服兜陽光,而是用衣服兜滿一兜柴火,然后用柴火生火,會怎樣呢?柴火點燃起的火苗,當然也可以讓奶奶感到溫暖,但是,還有陽光都跳在小姑娘的眼睛里的那種奇妙而美好的感覺嗎?
不會有的。這樣,童話也沒有了。
點 讀
陽光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它樸實又偉大,神奇又多情,正是由于有了它,人們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然而,在城市的高樓大廈間很難找到這種感覺,盡管人類可以人為地創(chuàng)造很多溫暖,可是它們除了能給人們帶來溫暖之外,卻不能給人更多深刻的感悟。而陽光是世界上最為平等民主的東西,它一視同仁,無論貧富貴賤,慷慨給予一切人以照耀和撫摸。它能夠驅(qū)走黑暗和歧視,能夠給人類帶來光明和公平。
(薦評老師 劉衛(wèi)杰)責編/劉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