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萊州職高高中部 邱培桐
近幾年,材料作文在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中所占比重越來越來大,值得我們特別關注?!安牧献魑摹?, 顧名思義,即讓考生根據(jù)提供的材料(大多為文字材料),“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不得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與話題作文的開放性相比,材料作文具有相對的約束性。同時,材料的內(nèi)涵需要考生來解讀、領會,也會形成理解上的多樣性。考生倘若仍按照寫作話題作文的“經(jīng)驗”來立意、行文,容易偏離材料主旨。
材料作文,允許多角度解讀,審讀材料時,要抓關鍵詞句,前后分析,準確把握材料主旨和命題者意圖;確定立意時,要把握住材料的重心,提煉出便于展開的主題。如,2009上海卷作文題,提供的材料是“不可無一,不可有二”的“板橋體”書法,考生可從中提煉出“傳承與創(chuàng)新”“獨創(chuàng)的智慧”“創(chuàng)新意識”“和諧的統(tǒng)一”等觀點。
“板橋體”看似單個字形歪歪斜斜,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羨慕鄭板橋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風格來出名,那么他必定會走入一條死胡同。因為這種作品“不可無一,不可有二。”說“不可無一”,是肯定了“板橋體”獨特的藝術價值和不朽的藝術地位;說“不可有二”,則揭示了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真理。正如賈平凹在信中對小妹所說:“對于大師,你只能學習,不能效仿?!?/p>
(選自2009上海卷優(yōu)秀作文《傳承與創(chuàng)新》)
本段文字為作文開頭,作者從對題中材料的剖析入手,對“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主題進一步剖析,提出“對于大師,只能學習,不能效仿”的傳承觀。化大為小,讓立意更加精確,利于展開更深入的論述。
要善于依據(jù)材料展開聯(lián)想,及時捕捉能夠與材料相關聯(lián)的社會現(xiàn)象或個體經(jīng)歷、思考,真正在作文中體現(xiàn)教育部《新課標》中“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表達真情實感”的要求。如今年遼寧卷“明星代言”問題、江西卷“獸首拍賣”事件,直接關注新聞熱點;海南卷討論“誠實善良”的材料、浙江卷“綠葉對根的情意”的材料,關注的是生活點滴。若沒有敏銳善感的眼睛與心靈,不能在平日形成觀察與思考的意識,考生難以寫出既緊貼生活又有思想深度的文章。
“因材施教”,發(fā)展個性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客觀地分析我們的潛能,我們才能實現(xiàn)飛躍。最近一段時間,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是否文理分科。我想:作為一個學生當然要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這是我們美好的愿望。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的先天條件不同,個人愛好不同,目標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難實行一個模板的教育方式。讓熱愛文學、醉心于詩詞歌賦的文學少年整天沉浸在物理、化學艱澀難懂的公式中,讓精于嚴密推理的明日科學家整天哼吟著散發(fā)著發(fā)散性思維氣息的散文長詩,這是多么難以想象的事!就像非得讓陳景潤寫抒情詩,讓李白研究數(shù)學公式一樣,最后只能一心期望,終歸要破滅。(選自2009全國卷Ⅰ優(yōu)秀作文《因材施教,發(fā)展自我》)
作者善于將從自己材料提煉出的觀點出發(fā),聯(lián)系既是社會熱點又與自身學習生活緊密相關的“文理分科”問題,寫出了自己的觀察與體悟;雖然觀點值得進一步思考分析,但這種緊貼生活深入思考的思維品質(zhì)十分可貴。
材料作文更適合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來展示新時代高中生所應具備的思考能力與思維品質(zhì),即使是寫記敘文,也需具備較強的思辨性,方能脫穎而出。無論選擇什么文體,都要明白寫作主旨是什么,并圍繞主旨深入剖析,將道理講清論透,讓人信服,切不可泛泛而論,淺嘗輒止。
我思索著,說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個人應該也是如此吧。只有獲得和的力量,才能將個性極強的字,幻化為一體。和而不同,就意味著存在不同,不,必須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剛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狹小的空間內(nèi),看不到一切,也沒有氣度感受這一切。 ”
“所以有人說鄭燮的書法是不可無一,也不可有二的?!崩先嘶卮鸬?,“他便是那個唯一,便是那個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農(nóng)、八大山人、張旭,狂放與收斂并存,剛健與陰柔并存,看似如此個性鮮明,但他們同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個腳印,一脈相承。中國文化以其獨有的氣度包容著這些匠心獨具的存在?!?/p>
(節(jié)選自2009上海卷優(yōu)秀作文《和而不同的中國智慧》)
在《和而不同的中國智慧》中,小作者寫自己“在博物館的書法展覽中”,圍繞鄭板橋書法作品這一話題,以“我”與“老人”對話的形式很好地對應了當今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對話,富有想象力,在記敘的表達方式下,從容不迫地闡述了“不可無一,不可有二”的板橋體書法所蘊含的“和而不同的中國智慧”,行文靈動,解讀獨到而深刻,展示了較高的素質(zhì),讓人折服。
話題作文、命題作文需要點題、扣題,材料作文同樣需要。行文時,材料中的關鍵詞最好多次出現(xiàn),提醒自己不要跑題??梢栽陂_頭、中間、結尾幾處,以較醒目的形式出現(xiàn),達到“顯眼”的效果,告訴閱卷人自己是“緊扣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這是考場寫作的必要技巧,需要我們掌握好。
我從爺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是一片綠葉,不管飄到多遠,都已被那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這是每一片綠葉無奈而又甜蜜的宿命。
那么,就讓我們帶著對根的情意打拼,然后在日落之前,牽著手,回家。
(2009浙江卷優(yōu)秀作文《綠葉·情意》結尾)
優(yōu)秀的考場作文不僅有獨到的思考、深刻的內(nèi)涵,在外在形式上也總是十分“顯眼”:于顯眼處反復點化原材料,反復亮出自己提煉的觀點。只有如此,才能讓原材料與作文渾然一體,充分做到“不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