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山乙
文人斗怪選『班委』
□ 穿山乙
古代文人們集體穿越時空,在同一所學校相遇。
誰比誰強?經過一番『爭奇斗怪』,總算決出了下列幾位『怪無敵』來當班干部。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多才多藝的集體……
金元時期的倪云林,絕對是美術特長生,作為元代四大畫家之一,他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養(yǎng)成“潔癖”。據明代王元禹在《寓圃雜記》中記載:仆人從山里挑回來的泉水,倪云林只肯用前面那只桶里的水煮茶,后面那桶水則用來洗腳,因為那桶水可能被挑水工的“尾氣”弄臟了。
有一次,一個朋友來家過夜,倪云林晚上聽到咳痰聲,次日便讓仆人去尋痰跡。最后,他親自在樹下找到一片帶著“罪證”的樹葉,當即命令仆人把那片葉子拿到遠處丟掉,還讓人把那棵樹沖洗了好幾遍。
評語:如此細心負責的同學擔任清潔委員,流動紅旗一定能留在班里不動了。
李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大名鼎鼎的“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對于其生平和詩作,大家都耳熟能詳。按照學習成績劃分,他被推為班長一點都不過分,但是他有酗酒惡習,而且豪放不羈,恐怕不太適合領導崗位。
不過,有個位置更適合他:體育委員。據說,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武林高手,甚至惹出過械斗傷人的惡性事件。有好事者考證,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僅次于裴),可想而知,如果李白棄文從武,專心研究劍術,必將無人可及。
評語:看不出,李白還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眾所周知,唐代的白居易寫得一手好詩,專業(yè)課相當扎實。眾所不知的是,白居易也是一位“飲者”。他不僅喜飲,還親手釀酒,以善釀在圈內聞名。
在凈水技術不是很發(fā)達的唐代,酒的好壞要看水質。白大師的過人之處在于,他可以依據不同水質釀出好酒,那叫一個化腐朽為神奇。此外,他每次喝酒時必有歌舞助興,與他同飲的都是當時社會上的名流,如大名鼎鼎的裴度、劉禹錫等人。
諸般經過,都記在《醉吟先生傳》里,這是他親筆撰寫的回憶錄,可見他嗜酒嗜到骨子里了。
評語:該生善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堪稱學習標兵!
唐代著名詩人李賀與李白、李商隱并稱“三李”。李賀詩受楚辭、古樂府等的影響,想象十分豐富,語言華麗獨特,雅號“詩鬼”。他的另一特點就是,多寫古體詩、寫樂府,很少寫當時流行的近體詩,基本屬于詩壇的“大仙級”人物。
除了精于詩作,他還有一項“特長”——他的手指特別長,被時人稱為“長爪郎”?;钤诮裉?,應該特別適合彈鋼琴。
評語:據史書記載,他長有“通眉”,也就是兩條眉毛連在一起,不太符合主流審美觀。這是否會影響表演效果?
杜甫的詩歌沉郁頓挫,善于表現(xiàn)民生疾苦。從歷史課本上的畫像看,他是那么的蒼老清瘦,這一定是因為他熬夜寫作和下鄉(xiāng)體驗生活造成的。看看他的“三吏”“三別”吧,聽聽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吧,他那飽含深情和淚水的文字,讓每一個走近他的人油然而生崇高的敬意。
當班長的人最應該具備什么品質?仁愛之心,悲憫情懷。知道心疼每一個同學,明白以德治“班”的好處。
評語:在房價越來越高的今天,僅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句,他就可以得到雪片般的選票。得,請他當班長吧!
這位生于北宋的四川人,集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東坡肉”聽說過吧)等美名于一身的豪放派詞人,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
不僅如此,此人口才極好。當然,蘇家人個個都很貧嘴,包括他妹妹——蘇小妹。
評語:豪邁而有激情,能言善辯,宣傳委員非蘇東坡莫屬!
更多職位,“虛席以待”
沒有最怪,只有更怪!
誰來當班副?
請你來提名!
責編/雪 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