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術明
年少的蝸牛沒有殼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人格培養(yǎng)手記
楊術明
中學生學業(yè)壓力大、升學壓力大,學生的心理負擔很重。作為語文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滲透“奮進與淡定相融合”的人格教育,引導學生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學業(yè)成績,勇敢地面對人生中第一次強有力的挑戰(zhàn)。本文記錄了自己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貫穿人格教育所做的點滴努力。
考試成績 語文教學 人格教育
我所帶的高2011級1班是一個文科實驗班。41人,35個女生。女生天性自尊心強,虛榮心強,斤斤計較,遇事想不開。治這些病不能靠什么“清規(guī)戒律”,只能靠心的交流。再加上女孩是花,要惜心呵護。
所以,我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滲透了對學生進行“奮進與淡定相融合”的人格教育。
每次月考成績出來,學生幾多歡喜幾多愁。有得意如公雞打鳴的,有喪氣如斗敗蟈蟈的;有掩口而笑的,有把臉扭成一團麻花的,有掩泣狂奔的。所以每次考試后,我讓學生進行理性反思,如布置專題作文《站在排名榜前的思考》,然后我在作文評語里細心地和他們交流。
張鐘元(半期考試倒數第2名)
她在作文里寫道:
“我討厭文科,我什么都不行,我討厭!討厭!十分討厭,討厭到無以復加!……慘白的試卷寫著:放棄吧,沒用的,再努力也只是這個分數,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絕望啊,絕望啊……這里的生活就像每天服著苦藥,從嘴到腸都苦極了!”
這個同學是學美術的。思想近乎于偏激和絕望??戳怂男穆?,我心情十分沉重。
于是我這樣回復:
“……你說藥苦,那我就說藥吧。藥是草經曬、烘、焙或炒制而成的,九九八十一劫?。∧阋娺^熬藥嗎?急火出菜,文火出藥。你看文火不疾不徐,在鍋下繚繞??澙@成花的瓣,那么鍋中藥就是瓣中蕊了,熬著熬著,蕊心舒開,塵封已久的藥效便一絲一縷地散發(fā)出來……越國病入膏肓,越王勾踐用文火熬藥,盡二十多年的光陰,來熬一服治國的良藥。伍子胥就輸在一個急字上,一急,藥煳了,最后急火攻心,在劫難逃。所以,面對苦藥,不能拔腿,更不能絕望。學會享受它,你會發(fā)現藥香如蝶,滿屋翩躚!
還有,你不是喜歡美術嗎?為什么素描能把一個物體描繪得如此細膩真實?為了物體的輪廓不那么深硬,那么實,我們往往要借助襯布給襯出來,素描重要的不只是黑白,而是層次豐富的灰!恰恰是那灰使整個畫面流淌著色彩和生命……”
幾天后,她在作文中回寫道:
“……好吧,既然不能改變,不如寬心接受。做主角不行,就做陪襯吧!要有一顆平常心,因為襯托別人的你也為別人所襯托著,眾星拱月的你也只是為天幕裝點著。我們一班就是一塊天幕,團結是它的大色調。我們都是星子,在相互的照耀下,別人越亮,自己也就越發(fā)明朗。用不著敵視,做自己就很好……”
李夢婕(半期考試第30名)
她在文章中寫道:
“我不相信榜單上那排名是我未來日子的真實縮影,畢竟那不是年度富豪排行榜。即使我的名字靠后,我的快樂也不會隨之消殞。相反,或許清空了那名義上的負累,我才能毫無牽掛的輕裝上陣。如果那一張翻飛的印著碩大表格的紙頁終將匯成一條波濤洶涌的河流,那我相信我不會成為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愚人。相反,我會成為臨溪而立的智者,靜聽緩緩從旁經過的水之清音,望著岸邊那顆默默無語的君子蘭。心里沒有復雜數字的縈繞,只是默默地讓心乘著那一片靈動的浮云,矗立云端,提一縷春光,談著波濤洶涌處的云淡風清!”
學生寫得多好,多美。心不靜,心不美,是寫不出這種感覺的!
我在她作文上引用名言回復:
“君子蘭,多好。老杜云:‘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她們呢喃著展露芳菲心事的話題,不想邀功,無意爭妍,慢條斯理地說出一個個漂亮心愿。她們是淡定的,從容的,也是聰慧的。我太欣賞她那么妥帖地安排好了自己的花期,努力牽延了自己生命中最美麗的時光。我也希望你每天都讓自己開出一朵花,不急于和盤托出滿心錦繡,不迫著他人喝彩,精心安排好每一個日子,細水長流地支付自己的美麗心情,只要有花開,生命就不會與暗淡為伴。即使高三時在自己的花影中欣然謝幕,也不怨艾,不盤桓,走得果決而又凜然!同時我也希望全班同學都攜著一個簡約的夢想,步入一種純美的境界!”
蘇香月(半期第3名):
“我常正襟危坐,咬筆撓腦地與桌上不盡的試卷爭斗,藐視了窗外的一米陽光,淡漠了窗外的參天皂莢,忽略了門外嘻鬧的簡單的幸福,獨留下不咸不淡、不溫不火的泰然、淡白、寧靜,相依相伴相守于最熟悉的也最陌生的你——成績單?!?/p>
該同學是本班的學習委員。她的心態(tài)、狀態(tài)、成績都是很優(yōu)秀的。
黃纓賁(半期考試12名):
“有一段時間,我由于迷戀網絡游戲,成績考了倒數第幾。楊老的耐心教誨讓我開了竅,至今我都認為它是我的一筆財富。它讓我不懼怕上下起伏的成績,讓我不必太為分數改變心情。我們班不是有同學把自己的成績拷到手機上作壁紙了嗎?所以,你要相信所有的痛苦都是一筆財富??荚伊耍蛯⒃嚲韽陀追?,一個人在房間里撕它個酣暢淋漓,哭個徹底,拍拍自己的臉告訴自己,明天的心情還應放晴。楊老不是說過,我們女生要嫁就嫁蘇東坡嗎?曠達好!我們班沒有人會看不起誰,我們互相幫助和鼓勵。因為到畢業(yè)那一天,‘朋友’的歌聲響起,我們都會明白,青春的日子充滿陽光,這段我們認為固不可徹的距離,會在我們樂觀的心理下,將高低起伏拉成平地。加油!”
在群芳叢中唯有一女雷文晶,在反思中說自己太急燥,靜不下來,學不進去,以致周圍都受罪。的確,她的“瘋狂”師生都有目共睹。
我回復說:
“你雖然姓雷,但我希望你有云的隱柔與飄逸。我們教室的墻上寫著‘動靜相宜’,你只有靜心了,才能發(fā)現書中的妙趣。有兩句詩“萬物靜觀皆有趣,四時佳興人不同”啊,前幾天看周啟孟的《雨天的書》,引日本人小村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啦,蒼蠅在搓它的手和腳呢!”這是靜中之幽美。你能靜下來體會嗎?“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坐下來想想其中的情趣吧。它對于你學習和處事都極有幫助。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悟道的故事,你知道吧?古今許多偉人能在倉皇中應變,就因鎮(zhèn)靜。學習忙碌,就多浮燥,你不妨靜中求趣,于己于班都是快慰……”
最后,我在“排名榜”引用《讀者》扉頁中的一段話作總結:“……蝸牛的慢,常受人指責。但從這卑微的生命當中,我們卻為之震憾。它選擇目標后,從不急近功利,投機取巧,而是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缺少了蝸牛的慢,也就少了一種從容和淡定,一種忍耐和執(zhí)著,蝸牛慢的過程,是寂寞的過程,是痛苦堅守的過程,更是十年磨一劍的過程。魯迅說:‘即使慢,馳而不息,終令落后,終令失敗,但一定達到他所向的目標’。十六歲,我們愛一起在鏡子前呲牙咧嘴地擠青春痘,但我們也一定記?。耗晟俚奈伵]有殼的!爬吧!我尤其要把這段話送給班上的后10名同學,我們一起努力吧。成為大家仰望的一只蝸牛!”
因震后重建,我們學校在去年借校上課,由紅星路校區(qū)搬到一公里之外的條件極為艱苦的很破舊的新華校區(qū),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奮進與淡定的人格”教育。
如在高二學了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后,我也讓學生寫一篇《新華校志》。如本班學生李白這樣寫道:
新華校區(qū)志
新華職中,北師大成都實驗中學新校區(qū)也。校僅百余丈,可容千余人。幾十年老屋,窗戶破舊,操場飛塵。待日將近,顧視四處黑黢馬拱者。又向左,鐵窗壞扃,時至冬日,使人甚寒。
又雜植皂莢、松、蘭于內,舊時校園,亦遂增勝。學生滿堂,瑯瑯書聲,不絕于耳。
吾自高一讀于此地,一日,楊老過余也:“吾徒,時而見若影,何竟日貪玩而不好學焉,大類兒郎也。此地雖有炭渣操場,擁擠廁所,又有怪味之盒飯,汝需勤之勉之?!北热?,以手闔門。
故曰校不在大,能住就行;人不在多,熱鬧就行。校雖簡陋,卻很溫馨。走進教室內,書本入眼睛,英語字母滿天飛,幾何圖形比高低,化學元素四處游,詩詞歌賦處處吟。沒有痛苦哀愁,只有快樂開心。
看來萬山翠,誰知寸草心。參天有大樹,試干九霄云。人生拼搏路,逞豪情……白曰:“何懼之有?”
我們從這篇普通的“志”里看出學生的心態(tài):從容、淡定、忍耐、執(zhí)著!他們苦學著,樂學著,都在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拼搏著。
北師大成都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