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娟
(江蘇教育學院 附屬高級中學,江蘇 南京 210024)
預習與課堂教學是不可分割的,是學生逐漸形成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如今流行的導學案就是一種預習形式,但有些預習學案的設計趨于模式化、簡單化,不同文章的預習要求幾乎是相同的,先預習生字詞,再讀一讀課文,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內容,等等。還有的把課堂教學中將要提出的問題,印成試卷讓學生先做,課堂上再逐一進行討論……這樣的預習形式,其定位可能有誤,預習不應等同于課堂教學。葉圣陶先生就曾說:“要強調預習,預習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驟?!?/p>
不可否認有些題海式的預習方法,對于教育環(huán)境相對封閉的學生而言,或許能提高一些語文分數(shù),但并不代表學生的語文能力也得到提升。在教育環(huán)境開闊、多元的地區(qū),類型統(tǒng)一、內容繁瑣的預習學案,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不僅影響其對新知識的理解,而且不易積極思維,求疑思疑。
如何設計能引發(fā)學生興趣,有效地幫助學生主動親近文本,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品質的預習,這就需要教師在細膩深入地閱讀教材的基礎上,以學生為本,運用教學智慧,盡可能地使預習從最好的角度來發(fā)揮助學作用,并在學習活動中,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掌握預習方法。
在這一階段,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指導,為學生今后能從這一過程中,逐漸悟出適合自己的預習方法,積極、主動、獨立地去品讀文章,去感受閱讀的樂趣。
以文言文預習為例:在預習中,通常的做法是:讀通課文,解析字詞,疏通文意。采用這種陳舊的一成不變的預習方式,即使是再美的作品,在學生眼中也失去了魅力,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為尚未開始的教學活動帶來被動的影響。有些學生甚至在課文都未讀的情況下,便將相關資料抄錄下來敷衍了事。
機智的預習設計,不僅能啟發(fā)學生主動解決對課文字詞句的理解,而且能在整個預習過程中牽引著學生去研讀文本,使課堂教學更具針對性。如《核舟記》一文的預習設計:首先請同學們根據(jù)本文畫出核舟的構造示意圖(無需形象),然后要求學生用原文在示意圖上做出相應的標記。這樣的預習設計,學生只靠摘抄資料的機械行為是完成不了的,必須在疏通文意、讀懂內容的基礎上,才能完成這項預習任務。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在空間位置上的標注情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在討論中發(fā)現(xiàn)錯誤、糾正錯誤,進而夯實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以古詩詞預習為例:對古詩詞的理解,不能脫離其創(chuàng)作背景。不同時期的詩詞標注著詩人最深切的感情。因此,了解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成為能否準確、深刻品讀詩詞的關鍵。但如何讓學生在思索中去探尋,這是設計預習的要點。如在《杜甫詩三首》一課中,教材選取了杜甫兩個不同時期的作品,因此,第一首詩與后兩首詩的詩風、詩情迥異。針對此,我進行了這樣的預習設計:你發(fā)現(xiàn)了這三首詩在語言風格與情感上有什么區(qū)別嗎?請收集資料尋找這種區(qū)別的具體原因。再請用一句話說出你對詩人杜甫最深刻的印象。這就使得學生首先要了解詩歌內容,以此來探尋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還需在掌握詩人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經(jīng)過篩選、概括,才能對詩人作出較為簡練而準確的評價。
這樣一系列的探尋活動作為課前預習,讓學生有了實實在在的知識儲備,使隨后而來的課堂賞析教學得以有效進行。
以現(xiàn)代文預習為例:現(xiàn)代文的預習設計,不可千篇一律地要求學生讀準生字詞,讀幾遍課文,思考一下課后練習中提出的問題……應更多地為教學的重點的落實、難點的突破做一些有效的鋪墊。如在《橋之美》一課的預習設計中我提出:想一想,你眼中最美的橋是什么樣的,請先用一段文字寫下來,再和文章中作者描寫的橋進行比較,看看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一預習活動,從不同角度考查了學生對課文的預習情況,引領學生通過閱讀、比較,自覺地去發(fā)現(xiàn)文章語言的精美,感受作者多層面展示橋之美的豐富手法,這就使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更充分、多元。
預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它對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幫助,并由此產(chǎn)生一種求知的愿望。
葉圣陶先生曾說:“凡為教,目的達到不要教?!睆膶W生的長遠發(fā)展來看,學生對教師的依靠應是有限的。葉老還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币虼耍山處熢O計預習方案的時段,不應貫穿于學生整個學習階段。在教師悉心、有效的指導下,當學生已具備自主預習能力時,應適時地將這一機會與權力移交給學生,以實現(xiàn)預習活動中的自主,從而逐漸形成整個學習活動的自理習慣與能力。
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一課前,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請結合所學文章及以往的預習經(jīng)驗、自己的閱讀需求,告訴我們你是如何預習的,我們共同探討有效的預習方法。得到了如下反饋:
學生甲:在預習時我發(fā)現(xiàn)了文中的一些疑點,既有苦思之后的不解,又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準備在課堂上提出來與大家探討。
教師與學生討論歸納:質疑預習法。
學生乙:我不僅讀了課文,而且為了更好地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還讀了莫泊桑的生平和他的另一篇小說《羊脂球》,深感其對人物形象刻畫的精湛功力,這有助于我對課文中人物的理解。
教師與學生討論歸納:知識儲備及拓展預習法。
學生丙:我讀完課文后,被這篇小說深深地吸引,對小說的幾處細節(jié)有一些自己的感受,想與大家分享。
教師與學生討論歸納:精讀預習法。
學生?。何沂前凑臻喿x小說的方法來預習的。
教師與學生討論歸納:文體特征預習法。
……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在鼓勵學生嘗試自主預習的基礎上,幫助其在實踐中逐步探尋、歸納出有效的預習方法,直至達到自主完成預習。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苯Y果顯示,在預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新的知識,當學生竭盡全力地運用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去了解、分析和吸收時,這種內心的渴求就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一則有利于對舊知識的回顧和復習,乃至運用;二則有利于培養(yǎng)自覺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寫作此文之前,我曾讀過一些介紹各種預習方法的文章,也曾到過一些推行預習學案的學校學習,在獲取經(jīng)驗的同時,也有了一點自己的感受,愈發(fā)認為:“教無定則,學無定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現(xiàn)將其中的做法及隨想記錄下來,與同行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