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林希逸與江湖詩人交游考

      2010-08-15 00:42:55
      文教資料 2010年18期
      關(guān)鍵詞:劉克莊竹溪

      丁 丹

      (南京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江蘇 南京 210097)

      林希逸(1193—1271)字肅翁,號(hào)鬳齋,南宋福建福清人。少年時(shí)期,在莆田紅泉書院跟南宋理學(xué)家陳藻學(xué)習(xí),后到江淮一帶游學(xué),見識(shí)日趨廣博,朋友也日趨增多。在眾多的江湖詩人中,林希逸的詩歌數(shù)量除劉克莊、方岳等名家外,無人能望其項(xiàng)背,且較有特色。本文擬以江湖詩人為出發(fā)點(diǎn),重點(diǎn)考察對(duì)林希逸影響較大,與其關(guān)系密切的詩人,以深化對(duì)林希逸其人其詩的研究。

      一、林希逸與劉克莊

      在林希逸的一生中,對(duì)他影響最大的文人就是劉克莊。不僅因他們是同鄉(xiāng),更因他們正直好學(xué)的品行,使得他們惺惺相惜,學(xué)問上互相切磋,生活上互相關(guān)心。

      劉克莊(1187—1269),學(xué)名灼,字潛夫,號(hào)后村。福建路興化軍莆田縣城北后村人。劉克莊是辛派詞人中的重要作家,與劉過齊名,并稱“二劉”,是江湖詩派的領(lǐng)袖,也是江湖詩派中成就最高的詩人,在南宋后期詩壇上,劉克莊有著較高的地位和聲望。他博學(xué)多才,宋理宗稱贊他“文名久著,史學(xué)尤精”。劉克莊一生經(jīng)歷了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五朝,多次任地方官,一生處在黨爭的夾縫中,宦海沉浮。思想上以儒家思想為主,兼受佛道思想的影響。

      林希逸少年時(shí)期隨老師陳藻受學(xué)時(shí)就知?jiǎng)⒖饲f之名,并會(huì)朗誦他的《南岳稿》。據(jù)林希逸《后村集序》追敘,林希逸在江淮一帶游學(xué)時(shí),劉克莊因“落梅詩案”遭廢十年,其間他名氣仍然很大。端平元年,劉克莊入真德秀府做幕僚,林希逸留于太學(xué),曾拜訪湯巾,聽到他夸贊劉克莊才華橫溢、見識(shí)廣博,欽佩之余更嘆息自己一直沒有機(jī)會(huì)登門拜訪。直到端平二年(1235),林希逸考中進(jìn)士南歸后,劉克莊遭罷歸家,二人始相識(shí)。

      由上段文字得知,林希逸與劉克莊第一次見面當(dāng)在端平二年(1235)之后,有學(xué)者考證(參考程章燦《劉克莊年譜》),端平二年(1235)六月,劉克莊除樞密院編修官兼權(quán)侍右郎官。三年(1236)遭忌歸,主管玉局觀。嘉熙元年(1237)春,劉克莊改知袁州,所以他們的相識(shí)應(yīng)是端平三年(1236)。此后,劉克莊偶爾會(huì)將新作寄呈林希逸。淳祐四年(1244),劉克莊主管崇禧觀,同年秋,除江東提刑。時(shí)林希逸為平海軍節(jié)度推官,他將自己的詩作呈給劉克莊,劉克莊有《讀竹溪詩》,謂“不敢匆匆看,晴窗幾絕編。參它少陵髓,饒得奕秋先。友愿低頭拜,師曾枕膝傳。已將牌印子,牒過竹溪邊”,[3]高度稱贊了林希逸的詩歌。自此二人漸漸熟識(shí),交往逐漸頻繁,成為感情深厚的摯友。晚年時(shí)期,劉克莊居住在故里莆田縣城烏石山(今東岳山)前之后村,林希逸晚歲居住在福清漁溪家中,離莆田縣城僅幾十里路,兩人過從甚密,每年都有互賀生辰的詩詞。淳祐六年(1246)四月,林希逸待罪校讎府,兩人又見了一次面,林氏拜讀了劉克莊的詩文詞稿,贊嘆不已。七年(1247)四月,林希逸由秘書省正字遷樞密院編修官,不久出知興化軍,又知饒州,二人酬唱較多,惜乎僅存劉克莊一首《重次林守韻并柬臞軒》。淳祐八年(1248)林希逸知興化軍,請(qǐng)劉克莊裒藏稿以刊行,劉克莊起初謙辭再三,后經(jīng)林希逸多次請(qǐng)求而答應(yīng),他將此事委托給他的塾師林秀發(fā)。翌年,林秀發(fā)編定《后村居士集》五十卷,旋刊于興化郡齋。仲春既望,林希逸為其作序。寶祐三年(1255)劉克莊與林希逸有唱和。劉克莊有《肅翁餉石門芥菜》、《和林肅翁有所思韻》,可惜《鬳齋前集》六十卷已佚,續(xù)集中未見同一時(shí)期林希逸的詩歌。

      寶祐五年(1257),林希逸妻去世,劉氏有詩歌《挽方宜人》。寶祐六年(1258),林希逸劉克莊交往頻繁,酬唱詩歌頗多。泉州接刊劉克莊文集(注:因前已有林秀發(fā)編《后村居士集》五十卷,程章燦在《劉克莊年譜》中推測此為后集)。蓋因此事,林希逸有詩歌詠之,然《鬳齋續(xù)集》中未存,今僅見劉克莊有《溫陵諸賢接刊拙稿竹溪直院有詩助噪戲和一首》。本年劉克莊還有《借韻跋林肅翁省題詩》、《竹溪惠白鷴三絕》、《三和有所思韻》(此前 《和林肅翁有所思韻》)等詩。景定元年(1260)劉克莊與林希逸及其長子泳都有酬唱[4],劉氏有詩《竹溪痔后齒痛小詩問訊》、《題竹溪近稿》、《次竹溪韻》、《竹溪除司封郎中走筆賀》。劉克莊很喜歡林泳,常常與之談詩論文。景定三年(1262),九月劉克莊告老得歸。十月,返歸故里,過上優(yōu)游閑適的生活。本年,林希逸任司農(nóng)少卿。劉克莊有詩《寄肅翁紫薇》,同年劉克莊生日時(shí),林希逸作詞恭賀,劉氏作《轉(zhuǎn)調(diào)二郎神·余生日林農(nóng)卿贈(zèng)此詞終篇押一韻效嚬一首》。自景定四年(1263)開始,二人每年都有酬唱。劉克莊有詩《問訊竹溪》與《聞竹溪得玉局祠》。景定五年(1264)春,劉克莊失足跌傷,半年不愈。入秋,左眼赤痛百余日遂成偏盲,秋除煥章閣學(xué)士守本官致仕薦林自代,不許。同年林希逸有《懷后村作》“老我阨窮如子美,故人憂病似丘明”。[5]本年十一月十三日理宗卒,劉克莊倍感傷痛,十二月二十二夜開酒禁,仆于門限,傷鼻、眉。有詩《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以發(fā)、耳、目、口、鼻、腰、手、足為主題,殆竹溪有詩和克莊,因此劉又作《竹溪再和余亦再作》,本年林希逸七十二歲,林希逸有《回后村生日啟》。度宗咸淳元年(1265),劉克莊仍致仕里居,林希逸為中書舍人。劉氏患偏盲,視力尚足觀書,九月與林希逸會(huì)于海月堂(莆田縣外北四十里囊山寺)同觀墨帖,撰《跋竹溪所藏方次云與夾漈帖》一文。劉克莊另有《與林中書李禮部同宿囊山》一詩,本年劉克莊與林希逸交往較頻繁,酬唱詩約有十九首。咸淳二年(1266),劉克莊八十歲又得第七孫驥,林希逸作有《賀后村得第七孫》、《再和后村得孫韻》,劉克莊有《竹溪以余得第七孫惠詩次韻》、《再次竹溪韻》數(shù)詩,同時(shí)林希逸又有詩《賀后村生日慶八十》,文《賀后村八十札》,劉克莊有《生日和竹溪》、《再和》、《三和》。 此外,劉克莊還有《竹溪間道至水南不入城而返小詩問訊》,林希逸和以《和后村問訊水南失約二首》一詩。同年林希逸生女,劉克莊作詞《十和林卿得女》以應(yīng)和。林希逸還有《和披字寄后村》、《七和披字韻》等詩,劉克莊有詩《竹溪中書評(píng)余近詩發(fā)藥甚多次韻》,老朋友身體欠佳,林希逸非常關(guān)心,多次送藥,不僅在生活上,兩人互相照顧,且由劉氏詩題“竹溪中書評(píng)余近詩發(fā)藥甚多次韻”能看出二人在作詩上也是互相幫助、指正的。咸淳三年(1267),劉克莊仍致仕里居,中元得目疾,久不愈,至重陽,右眼又盲,遂失明,但仍與林希逸有唱和。林希逸有《問訊后村目眚》且為之送去了藥,劉克莊有《得藥謝竹溪》。咸淳四年(1268),劉克莊特除龍圖閣學(xué)士,林希逸有詩《賀劉尚書除龍圖閣學(xué)士》賀之。同年,林希逸在家鄉(xiāng)修筑橋梁,有詩 《橋緣漸畢再用冬字韻》,劉克莊有《次韻竹溪中書重修縣橋二首》。本年劉克莊與林希逸及林泳酬唱尤多。咸淳五年(1269)正月二十九,劉克莊因病卒于里第,享年八十三。臨終囑林希逸上遺表。表奏上后,贈(zèng)銀清光祿大夫。十一月,林希逸作《宋龍圖閣學(xué)士贈(zèng)銀清光祿大夫侍讀尚書后村劉公行狀》,并有挽詩五首,祭文兩篇。

      由于晚年所住之地相距很近,劉克莊視林希逸為知己,每有詩文,都會(huì)寄給林氏點(diǎn)評(píng),修改之后再回寄給林希逸,兩人相處近四十年,藏書幾篋,和詩幾編,對(duì)于這樣一位交心好友的逝世,林希逸自然深感悲痛。

      詩歌創(chuàng)作上,林希逸也受到劉克莊的影響,最為明顯的是六言詩,兩人不僅有六言詩唱和,林希逸的六言詩也受到劉克莊的很大影響,如《物理六言》的“一聯(lián)敘事,另聯(lián)論說”的結(jié)構(gòu),即受到劉克莊的影響。且《物理六言》其三的“他心我心壹是,大知小知俱非”與其四的“非魚知魚誰樂,夢鹿得鹿誰誣”這種特殊的句式也受到了劉克莊的啟發(fā)。如劉克莊《即事六言四首》之一有“宦情為虎為鼠,世態(tài)如云如輪”,《六言三首》之二有“不入城里市里,常在水邊月邊”。[6]咸淳六年(1270)劉克莊的季子山甫匯集父親的遺稿,編定《后村先生大全集》,時(shí)逢重陽,林希逸為之序。

      二、林希逸與劉翼

      劉翼(1198—?)號(hào)躔父,福建莆田人。劉翼鄙夷場屋,少年時(shí)期,聞人說舉子業(yè),他便掉頭離開,終生未參加科考。劉氏專攻于詩,其詩盡去繩墨法度,不落窠臼,自成一家。所居之樓稱為“心游樓”,劉翼詩歌頗為豐富,今僅存《心游摘稿》一卷,原錄十九首,實(shí)有十七首。景定二年(1261),劉翼摘取詩集中的十九首寄給林希逸,林希逸為其作了小序。劉翼與林希逸問學(xué)于陳藻(號(hào)樂軒)。劉翼有《夢呈樂軒先生既覺不失一字錄呈竹溪玉堂》詩云:“不見仙翁四十春,幸然丘隴在比鄰。當(dāng)年四海從學(xué)者,報(bào)佛深恩有幾人”。[7]劉翼很多詩文均記載了兩人的交游。如其詩《題平遠(yuǎn)軒呈竹溪玉堂》與《題平遠(yuǎn)軒》,平遠(yuǎn)軒是林希逸居室之窗。咸淳四年(1268),劉翼七十歲生日,林希逸作詩《劉躔甫七十》謂“早歲耽詩學(xué)樂軒,如今雙鬢作吟仙?;厮纪岫?,幾見生朝七十筵”,[8]在劉翼的生日宴上,林希逸感慨頗多,狂飲了一番,后劉翼有詩回贈(zèng)希逸,今已不見,《鬳齋集》中有《再用仙字韻答劉躔甫》。分別后,林希逸又用《別躔甫》與《寄躔甫》表達(dá)了對(duì)同窗好友的思念與留戀。這一年,林希逸七十五歲,劉翼恭賀林希逸的詩歌在《心游摘稿》中未見,然林希逸有《回劉躔甫生日啟》。咸淳五年(1262),二人也有互賀生日的詩或文。林希逸另有《劉躔甫許以古詩集見假而竟不至代書促之》一詩,未詳寫于何時(shí)。

      三、林希逸與林同、林合

      林同字子真,號(hào)空齋處士,福建福清人,林公遇之子。以蔭授官,棄而不仕。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兵破福清,不屈死。有《孝詩》一卷,《宋史》卷四五二有傳。[9]林合字子常,與兄林同俱有隱操,抗節(jié)死。(有學(xué)者考明,林合并非江湖詩派詩人,然因他與林同是弟兄的關(guān)系,且與林希逸是同鄉(xiāng),故此處交游放在一起論述。[10])從林希逸詩文看,他們的交往主要在其晚年時(shí)期。林希逸有詩《子真昆仲用虹字韻堅(jiān)十七之約因眩而爽和以謝之》、《答子?!?、《用韻謝子真》、《用韻謝子?!?。[11]從咸淳二年(1266)至五年(1269)林希逸的生日,二林都會(huì)撰文恭賀,林集中有多篇《回石塘林子真生日啟》與《回石塘林子常生日啟》[12],可見他們交往的密切。另外,林希逸有《題子真人身倡詶集》[13],明言是為林同的三百首孝詩而作,且林希逸的《竹溪鬳齋十一稿續(xù)集》序是林同于咸淳六年(1270)所撰。[14]

      四、林希逸與嚴(yán)粲

      嚴(yán)粲,字坦叔,一字明卿,學(xué)者稱華谷先生,福建邵武人。嚴(yán)羽之族弟,登進(jìn)士及第。曾為饒州掾,知清江縣。理宗紹定間為徽州掾,與袁甫同寮三年。淳祐間寓居臨安。精《毛詩》,著《詩緝》三十六卷。詩文集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存《華谷集》一卷?!堕}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八有傳。[15]林希逸《鬳齋集》中有為嚴(yán)粲《詩緝》所作的序。據(jù)此序交待,兩人于淳祐四年(1244)相識(shí)于京城,時(shí)嚴(yán)粲告知林希逸《詩緝》之旨在“發(fā)昔人優(yōu)柔溫厚之意”并請(qǐng)其作序。林希逸于淳祐六年(1246)十二月為之寫序,稱其《詩緝》“鉤貫根葉,疏系條緒,或會(huì)其旨于數(shù)章,或發(fā)其微于一字,出入窮其機(jī)綜,排布截其幅尺,辭錯(cuò)而理,意曲而通,逆求情性于數(shù)千載之上,而興寄所在,若見其人而得之”。[16]顯然林希逸對(duì)嚴(yán)粲十分欣賞,兩人的交往與具有共同的詩歌趣味有關(guān)。

      [1]本文江湖詩人身份的確定參閱張宏生.江湖詩派研究.中華書局,1995.

      [2][16]曾棗莊,劉琳.全宋文(卷7732).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339-340,337.

      [3]付璇琮等主編.全宋詩(第58冊(cè)).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36348.

      [4]泳,字太淵,號(hào)弓寮,寶祐元年進(jìn)士,出宰安溪,有集.

      [5][11]付璇琮等主編.全宋詩(第59冊(cè)).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37280,37285,37285,37298.

      [6]蔣寅,張伯偉.中國詩學(xué)(第十一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7]付璇琮等主編.全宋詩(第60冊(cè)).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38096.

      [8]全宋詩:37268.

      [9][元]脫脫.宋史(第38冊(cè)).中華書局,1977:13309.

      [10]參閱張宏生.江湖詩派研究.中華書局,1995.

      [12]曾棗莊,劉琳.全宋文(卷7729-7730).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287,296,305,306,314.

      [13]曾棗莊,劉琳.全宋文(卷7733).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363.

      [14]四庫全書(第1185冊(cè)):553-555.

      [15]四庫全書(第460冊(cè)):140.

      猜你喜歡
      劉克莊竹溪
      客行過竹溪
      岷峨詩稿(2021年3期)2021-11-12 22:00:49
      竹溪
      遼河(2020年8期)2020-09-02 14:25:25
      “梅花詩案”前后劉克莊詩中梅花意象異同及成因
      云弄竹溪月,詩妝新泰天——2018年《中華詩詞》新泰青春詩會(huì)側(cè)記
      中華詩詞(2018年8期)2018-12-06 09:31:36
      藝苑
      "竹溪物語,問漆武當(dāng)"漆鄉(xiāng)十堰首屆當(dāng)代漆畫展作品展
      節(jié)序詞淺談
      文教資料(2016年35期)2017-04-14 03:04:25
      論劉克莊詞學(xué)理論管窺
      戲劇之家(2016年6期)2016-04-16 13:25:24
      性情論與宋元詩評(píng)
      淺談劉克莊詠物詞
      黔西| 虞城县| 长沙县| 浪卡子县| 四子王旗| 东阳市| 巴南区| 灌云县| 峨山| 航空| 同心县| 黔江区| 阿合奇县| 滦平县| 怀远县| 岫岩| 邯郸市| 金华市| 贞丰县| 泰州市| 怀化市| 峨山| 莱阳市| 山阴县| 新宁县| 潮安县| 蓝田县| 翼城县| 桃江县| 霍城县| 台湾省| 湘潭市| 阜南县| 房山区| 韩城市| 抚顺市| 广德县| 紫阳县| 庆元县| 日喀则市| 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