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波
(湖北民族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湖北恩施445000)
從語言世界圖景看俄漢“黑”、“白”熟語
劉 波
(湖北民族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湖北恩施445000)
不同語言民族的語言世界圖景呈現(xiàn)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獨特的民族心理。從“黑”、“白”顏色詞構(gòu)成的熟語中滲透的語言世界圖景看俄漢民族色彩個性特點,能更好地理解俄漢民族各具特色的東西方文化魅力。
顏色詞“黑”、“白”熟語;語言世界圖景;俄漢文化
熟語是語言中獨立運用的詞匯單位,是習(xí)用詞的固定組合,擁有緊密結(jié)合的語義與和諧的語音,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和完整的意義。這些定型的詞組和短語經(jīng)常作為一個完整的單位來使用,不能隨意改變其成分。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歇后語、格言、警句等。但無論是在漢語還是俄語中,熟語(ф р а з е о л о г и я)概念的準(zhǔn)確界定都尚在形成與被認(rèn)可的過程中?!岸碚Z中,ф р а з е о л о г и я這一術(shù)語源自希臘語phrasis(о б о р о т,в ы р а ж е н и е)和logos(п о н я т и я,у ч е н и е),其意義為у ч е н и ео б о б о р о т а хр е ч и(短語學(xué)),于18世紀(jì)從法國移入俄語,它是個多義的較寬泛的詞,專指各種各樣的固定表達式?!盵1]197語言學(xué)家Н·М·Ш а н с к и й認(rèn)為,ф р а з е о л о г и я是不需要在語言交際過程中臨時創(chuàng)造的“詞的固定組合”,是由兩個或以上帶重音的詞匯組成的再現(xiàn)性的現(xiàn)成語言單位。它們具有意義的完整性,結(jié)構(gòu)的固定性,形象的再現(xiàn)性。漢語中,熟語作為對俄語ф р а з е о л о г и я的譯名引進于20世紀(jì)50-60年代。本文采用劉永紅教授在《俄漢成語、概念、本質(zhì)和范圍》一文中所傾向的觀點,即俄漢熟語概念均為廣義上的屬概念,包括成語、諺語、俗語、名言、歇后語、術(shù)語組合、慣用語等固定詞語搭配結(jié)構(gòu)。
“語言世界圖景是世界圖景在語言中的語言化、符號化、語義化表達。它是歷史形成的,是某一語言社團對外部世界的樸素的觀念認(rèn)知的總和?!盵2]語言世界圖景作為語言文化學(xué)的核心概念,是語言中體現(xiàn)的人類對世界認(rèn)識成果的總和,鮮明地蘊涵著民族文化的淵源和內(nèi)涵?!耙粋€民族的語言世界圖景體現(xiàn)了該民族的世界觀、價值觀、時空觀、思維方式、行為習(xí)慣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盵3]語言世界圖景“是銘刻在某一民族語言中對周圍世界的看法”,“是某一民族通過詞語呈現(xiàn)出來的世界圖像”[4]324,是人對現(xiàn)實世界的語言化表達。而各民族語言之間存在的共性與個性的相互關(guān)系,使所形成的語言世界圖景既有共通性,又有民族性,還有其時代性和動態(tài)性。不同語言民族的語言世界圖景呈現(xiàn)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獨特的民族心理。因而對不同民族的語言世界圖景進行對比研究能展示各民族文化的異同。
語言世界圖景作為一個關(guān)于對世界認(rèn)識的共同體,牢固地附著在語言的語法、詞匯、熟語等語言文化單位中。熟語作為各民族語言中世代積傳、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智慧的精華,借助于人的形象思維用語言反映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 、日常生活 、歷史和文化的體驗 ,反映民族日常生活的行為準(zhǔn)則 ,反映民族的世界圖景 。顏色詞是民族文化語義豐富的物質(zhì)文化詞 ,富含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底蘊和文化形態(tài) 。俄漢“黑”、“白”熟語是俄漢民族文化 、歷史和黑白色彩觀在語言中的沉淀 ,展示著一條條“黑”、“白”熟語所映射的俄漢民族各具特色的語言世界圖景 ,由此可以窺見俄漢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 、地理環(huán)境 、人種 、政治 、宗教 、文化歷史及觀念變遷 ,品味蘊含其中的各異其趣的俄漢民族文化 。
1.語言世界圖景等值的俄漢“黑”、“白”熟語 。由于俄漢民族文化心理上對黑白審美情趣不同 ,“黑”、“白”構(gòu)成的俄漢等值熟語多局限于對外來詞 的 仿 造 , 如 : 來 自 英 語 的 仿 造 詞 б е л ы е в о р о н и ч к и(白領(lǐng)) ,б е л ы йд о м(白宮) ,б е л ы ер а б ы(白奴 ,指美國被奴役的白人) ,б е л ы йп о р о ш о к(白粉 ,指 毒 品 海 洛 因 ) ,б е л о е(白 色 污 染 ) ,б е л а я к н и г а(白皮書) ,ч ё р н а як н и г а(黑皮書) ,ч ё р н ы й я щ и к(黑匣子) ,ч ё р н а яд ы р а(黑洞)等 。隨著近年來西方部分價值觀的影響 ,俄語與漢語的“黑”與“白”各 自添了非 法 、不 公 開 與合法 、公開 之 意 。如 :ч ё р н ы йр ы н о к對“黑市”,ч ё р н ы йн а л對“黑錢”,б е л ы й р ы н о к對“白市”等 ,但 б е л ы й б и з н е с在中文里常稱“合法生意”,而 б е л а яп р е с с а只稱作“官方報紙”?,F(xiàn)代社會文化交流頻繁 ,經(jīng)濟 、文化呈現(xiàn)出全球化的趨勢 ,各語言文化中“黑”、“白”新增的喻義趨于一致 ,如“黑色食品”,“白色污染”等。
2.語言世界圖景不完全等值的熟語 。值得注意的是 ,俄漢語中有些字面意義相同 ,文化涵義完全不同的黑白熟語 ,容易使我們在閱讀 、翻譯和文化交流中犯想當(dāng)然的錯誤 ,應(yīng)該加以特別的關(guān)注 。如 :漢語的“白骨”表示死人的骨頭 ,由顏色直接聯(lián)想到物體 ;而俄語中 б е л а як о с т ь表貴族 ,由顏色“白”聯(lián)想到白色的特征 ——圣潔 。漢語的“白金”指鉑或古代指銀子 ,俄語的 б е л о е з о л о т о代稱象牙或白色的棉花 ,二者都由顏色直接聯(lián)想到物體 ,但對 з о л о т о(金子)的聯(lián)想各異 ,比如俄語中 ,з о л о т о在口語中轉(zhuǎn)指“有卓越才干的人”,或用作親熱的稱呼“寶貝 ,親愛的”,如 Р а б о т н и ко н——з о л о т о!(他這個工作人員是個金不換 !)漢語中“白手”為空手 ,如“白手起家”,俄語的 б е л а яр у к а意指干凈的手 ,代指不干活的人 ,如諺語 б е л ы е р у к ич у ж и е т р у д ы л ю б я т。漢 語 的“黑 話 ”譯 為 俄 語 是ж а р г о н,而俄語中的 ч ё р н о ес л о в о指 罵 人的 話 。漢語的“黑手”表反革命的行為或致命的迫害 、傷害 ,俄語中 ч ё р н а яр у к а意指臟手 。又如字面意義相同 ,但只在一種語言中是有文化涵義的熟語 ,如俄 語 ч ё р н ы ег л а з а(喻 指 惡 毒 的 眼 睛 ) , ч е р е з ч ё р н ы йх о д(走 后 門) ,ч ё р н а як р о в ь(靜 脈 血) 、ч ё р н ы йд е н ь(倒霉的日子) ,ч ё р н а яд о р о г а(瀝青路)則顯示了俄漢民族認(rèn)知角度的差異 。б е л ы й х л е б喻指輕松的美差 ,諺語 н ем и либ е л ы й с в е т,к о л им и л о г он е т(沒有親愛的人 ,世界也不會可愛)中 б е л ы й с в е т喻指人間 ,б е л о е п я т н о/м е с т о(未經(jīng)探測的地區(qū)或急需解決的問題)與 ч ё р н о е п я т н о(不清楚的事)意為一個是擺在臺面上的 ,一個是在暗中的 、不知道的事 。俄語用 б е л а яв о р о н а喻標(biāo)新立異的人 ,漢語中“天下烏鴉一般黑”形容官官相衛(wèi)或不公平的事到處都有 ,“背黑鍋”指受冤枉 ?!鞍酌鏁敝附?jīng)驗不足或面孔白凈斯文的年輕男人 ,“打白條”指出據(jù)不正規(guī)的收條 ,或指給農(nóng)民出具不兌現(xiàn)的收據(jù) 。而那些字面意義相同 ,文化涵義部分相同的熟語 ,則反映出俄漢民族認(rèn)知角度相似時的細(xì)微差異 ,如 :俄語把用作動力的水流稱為 б е л ы йу г о л ь,而漢語中的“白煤”除指稱用作動力的水流外 ,在方言中指無煙煤 。漢語中白酒指含 高 濃 度 酒 精 的 飲 品 ,重 在 內(nèi) 質(zhì) ;俄 語 中б е л о е в и н о除指稱高濃度酒精飲料伏特加外 ,還指稱白葡萄酒 ,重在顏色 。
3.語言世界圖景不等值的“黑”、“白”熟語 。
1) 地理環(huán)境 。俄羅斯地跨歐亞 ,地域廣闊 ,緯度高及北極 ,每年十月至第二年五月冰雪覆蓋 ,б е л ы е н о ч и(白 夜) 是 俄 羅 斯 美 妙 的 北 國 風(fēng) 光 ,б е л ы ем у х и是彌漫大雪的形象寫照 ,因而俄羅斯人很自然地把冬季奧運會稱作 б е л а яО л и м п и а д а(白色奧運會) 。ч ё р н ы йп а р(秋耕農(nóng)閑地)指一望無際的肥沃黑土 ,ч ё р н ы йл е с(闊葉林)則顯示出俄羅斯成片生長 、密不透風(fēng) 、黑壓壓的森林 。漢語中的白山黑水 (長白山與黑龍江 ,也泛指我國東北地區(qū))則體現(xiàn)出漢字四字格與漢民族個性中的四平八穩(wěn) 。俄漢語中都有很多由顏色詞“黑”、“白”參與構(gòu)成的地名 ,其中 1986 年前蘇聯(lián)核慘案切爾諾貝利事件發(fā)生地 Ч е р н о б ы л ь最為世人所知。甚是巧合的是 ,俄羅斯人認(rèn)為 ,黑色代表不幸 、災(zāi)難、死亡、地 獄 等 ,而 Ч е р н о б ы л ь一 詞 竟 是 由 詞 根ч ё р н о- (黑色)與 б ы л ь(往事)構(gòu)成 ,真是不幸得令人唏噓 。
2)外貌。中國人屬蒙古亞種人,黃皮膚、黑頭發(fā),老年時頭發(fā)漸白,與年輕時黑發(fā)顏色形成鮮明對比,因而漢語中常用黑頭、黑發(fā)喻指年輕人,黑頭公喻指年少位高者,如:“諸葛道明初過江左,……先為臨沂令,丞相(王導(dǎo))謂曰:‘明府當(dāng)為黑頭公’”(《世說新語·識鑒》)。白頭、白發(fā)、白首、白頭翁喻指老年人。如:“黃梅縣邊黃梅雨,白頭浪里白頭翁”(白居易《九江北岸遇風(fēng)雨》)。成語“白頭如新”指相識到老而不相知,“白首窮經(jīng)”指學(xué)習(xí)到老。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是白種人,發(fā)色淺,因而俄語中沒有類似的熟語表示青年與老年。
3)政治。俄國十月革命時期對反對社會主義民主革命的貴族、知識分子組成的政黨、軍隊的稱為б е л ы е б а н д ы白匪,б е л а я а р м и я白軍,流亡國外的人叫б е л о э м и г р а н т(白俄),這里的“白”是革命的“紅”的反義詞(如к р а с н а я а р м и я紅軍),也是俄語的“白”在歷史上唯一的一個貶義,即反動的、反革命的。這一轉(zhuǎn)義隨著十月革命思想傳入中國而進入了漢語,如:白匪,白區(qū),白色恐怖,只是這時“白”所表示的反革命、反動性是針對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的統(tǒng)治。三四十年后,文化大革命時期,作為革命紅色的反義詞的卻是黑色,象征反革命、反動,被大量濫用:黑線專政、黑高參、黑樣板、黑戲等。二十世紀(jì)末中國改革開放總設(shè)計師鄧小平著名的“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白貓黑貓論則顯示了當(dāng)代中國領(lǐng)導(dǎo)人要把經(jīng)濟搞上去的決心與魄力。
4)宗教。俄漢語中都有與宗教衣飾相關(guān)的“黑”、“白”熟語,但其表示的意義卻并不相同。如:俄語б е л о ед у х о в е н с т в о(白衣修士)指允許結(jié)婚的教士,ч ё р н о ед у х о в е н с т в о(黑衣修士)指不結(jié)婚的教士,由此可見,俄羅斯宗教人士著黑、白衣飾以區(qū)分修行的方式。這與漢文化中僧人只著黑衣,以區(qū)別于平民的白衣不同。漢語中由于僧徒常著黑袈裟,故名“黑衣”、“黑衣和尚”。如南朝僧人宋釋惠琳善談?wù)?文帝(劉義隆)常與其議朝政,時稱“黑衣宰相”。相應(yīng)地稱俗人為“白衣”,如唐朝稱無官職而有宰相權(quán)勢之士為“白衣宰相”。佛教中有一尊“俗稱的‘白衣菩薩’常著白衣,坐于白蓮,其住處稱‘白處’,‘白’象征著菩薩淳淳之心”[5]。
5)歷史淵源。俄羅斯人認(rèn)為,ч ё р н а як о ш к а п р о б е ж а л ам е ж д ук е м意味著吵架、爭嘴,是個不好的兆頭。ч ё р н а яс о т н я(黑色百人團)指俄羅斯1905-1917年間擁護沙皇,反對革命的一個組織。熟語б е л ы й т а н е ц,б е л о е т а н г о(舞會上女士請男士跳舞)、б е л ы йб и л е т(免服兵役證)、б е л ы е с т и х и(無韻詩)中,б е л ы й意為打破規(guī)則的事,這是漢語中所沒有的喻義。漢語中用“白眉赤眼”罵無緣無故找事的人,“白眉神”指明清時期青樓的保護神。而熟語“白眉”源于三國志蜀馬良傳,指兄弟中最有才能者。李白詩云:“季父有英風(fēng),白眉越常倫”,黃庭堅《贈秦少儀》曰:“秦氏多英俊,少游眉最白”。麻將是中國的國粹,里面有一章子叫“白板”,因上面無任何圖案而得名。有趣的是,我國古代稱沒有國璽的皇帝為“白板天子”。京劇中反派角色的臉譜以白為主,漢語中常用“唱白臉”指扮演反面的角色,或?qū)κ虑椴扇〖馑峥量痰膽B(tài)度。
6)哲學(xué)。再看俄漢語中“黑”、“白”對比構(gòu)成的成語,它們所體現(xiàn)出的俄漢文化哲理也是值得玩味的。俄語“黑”與“白”一起構(gòu)成的成語如н а з в а т ьч ё р н ы мб е л о е,п р и н и м а т ьб е л о ез ач ё р н о е(顛倒黑白)、ч ё р н ы мп о б е л о м у(白紙黑字)、ч ё р н о-б е л о ен ер а з л и ч а т ь(不分青紅皂白)等,漢語中的“顛倒黑白”、“混淆黑白”、“說黑道白”、“判若黑白”、“黑白分明”、“白紙黑字”,俗語“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等體現(xiàn)出兩個民族以黑白明是非的共同的人文哲理。而圣人老子在距今約二千五百年前提出的至理名言“知其白,守其黑,天下為式”,以及由此演化為中國傳統(tǒng)美學(xué)中書畫藝術(shù)上論述無與有、虛與實的“知白守黑”、“計白當(dāng)黑”,則蘊含著神秘而質(zhì)樸的漢民族宇宙觀——以黑白陰陽辯證法闡釋世界這一獨特的東方哲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像漢民族一樣置黑白于所有的色彩之上,創(chuàng)造出充滿辯證與玄機的黑白太極圖,韻味無窮的中國傳統(tǒng)黑白山水畫、黑白書法,變幻莫測的黑白圍棋等,它們因蘊涵了漢民族獨特的黑白文化魅力而享譽全世界。
俄漢“黑”、“白”熟語呈現(xiàn)出的俄漢民族黑白顏色觀,迥然有異而又忠實地映射著俄漢語言世界圖景,映射出俄漢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獨特的民族心理。通過對俄漢語中“黑”與“白”熟語的對比探討,從其豐富的文化涵義上看到它們所折射出俄、漢民族文化不同的東西方文化色彩觀、世界觀,不同的認(rèn)知方式,不同的社會文化和歷史,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俄、漢語中絢麗多彩的“黑”、“白”文化。
[1] 張會森.俄漢語言對比研究:下卷[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 吳國華,彭文釗.論語言世界圖景作為語言學(xué)的研究對象[J].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3(2).
[3] 彭文釗.試論象征及其語言的世界圖景[J].中國俄語教學(xué),1999(1).
[4] 華劭.語言經(jīng)緯[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3.
[5] 劉波.黑白之魅——俄漢服飾色彩的文化表征[J].湖北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2007(4).
Abstract:Different nationality’s language world picture presents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 background and unique national psychology.If Russia-Han colo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can be perceived from this perspective,the unique East and West culture charm of Russia-Han can be better understood.
Key Words:color words“black”and“white”idiom;linguistic world panorama;Russia-Han culture
The Linguistic World Panorama of Russian and Chinese Idioms about“Black”and“White”
Liu Bo
(School ofForeign L anguages,Hubei University f or N ationalities,Enshi,Hubei445000,China)
H033
A
1671-2544(2010)01-0073-04
2009-11-05
劉 波(1968— ),女,湖北利川人,湖北民族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講師,文學(xué)碩士。
(責(zé)任編輯:龍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