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起昕 田 永
1)嚴格控制好鉆孔平臺的平整。2)控制好鋼筋籠的頂面標高。3)控制好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幾個要點:a.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數(shù)量應能滿足導管首次埋置深度(≥1.0 m)和填充導管底部的需要;b.混凝土拌合物運至灌注地點時,應檢查其混凝土的和易性,如不符合要求,應進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時,不得使用;c.灌注水下混凝土應連續(xù)進行,嚴禁中途停頓,導管埋入混凝土內的深度以2 m~6 m為宜;d.混凝土灌注的樁頂標高應比設計樁頂高出一定高度,一般為2 m~6 m。
1)樁頭鑿除預留部分和薄弱混凝土層,對灌注樁質量進行無破損檢測,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無斷層或夾層。對質量有懷疑的樁及灌注故障處理過的樁均應重點檢測;2)樁頭混凝土要鑿出密實的層面,大面平整干凈無殘留混凝土及雜物,標高符合設計要求;3)需嵌入承臺或系梁內的樁頭及錨固鋼筋長度符合設計要求;驗收鋼筋骨架及樁柱鋼筋的焊接質量,要求樁頂錨固筋與設計角度相一致,并用螺旋筋纏繞固定;4)砂漿墊層要求平整,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尺寸滿足支立承臺、系梁模板要求;5)模板板面之間應平整、接縫嚴密、不漏漿、支撐牢靠,位置、幾何尺寸、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澆筑混凝土之前,模板應涂刷脫模劑;6)混凝土開盤前檢查原材料準備情況。首批混凝土檢查各種原材料計量是否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規(guī)定。觀察模板定位情況,隨機制備混凝土試件。澆筑工序完成后拉毛接柱處混凝土面密實平整;7)控制好基坑回填土的質量。
1)利用全站儀根據(jù)設計所給導線控制點測定橋梁橫軸線,并根據(jù)橋臺樁柱、蓋梁與橋橫軸線相對距離定位,再利用鋼尺進行復核,確保放樣準確。2)在鋼筋加工和安裝過程中,均以技術規(guī)范來要求工人施工。3)支模前鑿除接觸面的松散混凝土,如有雜物要沖洗干凈。4)立柱模板接縫圓滑平整,拼接嚴密,定位精準,用拉桿和型鋼加固,模板四角用鋼管加固,掛線進行測量校正,確保其垂直度、鋼筋保護層厚度均須符合質量要求指標。脫模劑涂刷均勻,定位鋼絲繩要拉緊,受力一致。5)澆筑混凝土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進行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應按一定的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筑。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筑完上層混凝土,分層應水平,分層厚度不宜超過30 cm。在每層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隨混凝土的灌入及時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xiàn)平坦、泛漿。澆筑混凝土過程中,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當發(fā)現(xiàn)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澆筑完畢時,要進行收漿,并及時向表面灑水養(yǎng)護(水質與拌合用水相同),灑水養(yǎng)護時間一般為7 d。
臺帽質量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好立模和混凝土澆筑兩道工序,質檢人員在檢驗模板時,重點檢查模板的幾何尺寸、平整度、角度是否符合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同時要檢查支撐和模板的剛度,模板接頭處的處理?;炷翝仓罂刂坪没炷恋闹谱髻|量,如原材料的質量、混凝土配合比等,還要控制好振搗施工工藝。
橋梁的臺帽是重要的承重部位,起著傳遞上部荷載的重要作用,橋梁一般會在臺帽上方設置伸縮縫,也就是說,該部位經常會有活荷載沖擊。故臺帽結構設計就要求整體性好,耐沖擊,能很好的傳遞荷載,所以在澆混凝土時加入鋼筋網(wǎng)片以增加抗裂性。
1)模板安裝完畢后,應對底模、側模、尺寸、平整度、接縫處理、平面位置、頂?shù)撞繕烁摺M坡進行檢查,確保滿足設計要求。特別是接觸處底模與柱間縫隙必須認真仔細填塞密實,確保不漏漿液,拆模后外觀優(yōu)美;2)檢查柱頂中心及蓋梁軸線,鋼筋骨架放樣;3)蓋梁鋼筋骨架成型后驗收,特別注意檢查焊縫質量及彎起筋位置;4)安裝蓋梁鋼筋后對骨架定位進行檢查。按設計角度調整柱頂錨固筋,繞好箍筋;5)檢查鋼筋保護層厚度,預埋件、預埋筋位置是否正確(允許誤差±5 mm),模板是否采取措施已加固牢靠;6)混凝土施工同前所述。要求模板側面、底面涂刷養(yǎng)護劑。
1)檢查底座強度、外形尺寸、表面是否光潔,尤其是預拱度是否按照設計要求設置;2)側模、端模進行試拼裝檢查。正常情況時,每周轉一定次數(shù)進行一次檢查、校正。對拉螺栓預留孔須與模板位置一致;3)底板須清洗干凈,接縫處用膩子打平。采用塑料板時,要求粘貼緊密,無破洞、鼓包及皺褶。伸縮縫梁端注意設置楔形塊,預埋支座鋼板;4)腹板、底板鋼筋重點檢查正彎矩波紋管定位,確保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移位,鋼絞線須事先進行編束,整束穿過波紋管,保證在管內不纏繞,鋼絞線逐根編號;5)內模支設要牢固,底部支墊鋼筋凳,側模要有頂擋,頂部壓杠間距不超過1.5 m,緊壓內模。側模、端模支撐穩(wěn)定,翼板邊線順直,預留鋼筋位置正確。底板、端板、翼板謹防跑模、變形,檢查鋼筋加工尺寸偏差、鋼筋焊接質量、鋼筋網(wǎng)和鋼筋骨架的偏差、鋼筋級別、直徑、根數(shù)和間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規(guī)范的規(guī)定;6)檢查防撞墻、伸縮縫預埋筋、通訊管道托架預埋鋼板、通氣孔、泄水孔的設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7)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設置專人檢查對抗拉螺栓及頂杠是否松動,避免跑模漏漿、內模上浮;8)設專門灑水養(yǎng)護人員,配備專門養(yǎng)護設施。端頭、翼板濕接縫處要在混凝土強度達到80%后進行認真細致的鑿面工序,露出均勻密實的混凝土面。
1)事先在伸縮縫端安放滑動支座,滑動支座及臨時支座標高須符合設計要求;2)吊梁時注意控制吊點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對繩索與梁體接觸部位進行保護,防止擠壞棱角。
1)伸縮縫安裝采用開槽法。即先進行橋面鋪裝施工,后開槽安裝伸縮縫,以瀝青混凝土鋪裝層來控制伸縮范圍內混凝土及伸縮縫本身的平整度和標高。2)伸縮縫宜在氣溫為年平均氣溫時安裝。3)安裝后的伸縮縫縫面必須平整,縱橫的坡度符合設計要求,并與兩側瀝青混凝土路面平順銜接。4)嚴禁將伸縮縫邊梁直接與混凝土中預埋鋼筋施焊連接。5)安裝前必須對伸縮縫妥善存放,不得有變形和污染。6)施工中嚴禁將空壓機、發(fā)電機等動力設備直接置于路面上,所有機械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漏油污染路面。7)安裝結束后,必須保證伸縮縫周圍瀝青混凝土清潔、無污染、無損壞。8)安裝伸縮縫不能影響道路暢通,需要提前做好提示,不能出現(xiàn)安全事故。設置的過橋寬度要具有一定的過車寬度。
瀝青混凝土鋪裝前應對橋面進行檢查,橋面應平整、整潔。橋面橫坡應符合要求,不符合時應予處理。鋪筑前應灑布粘層瀝青,石油瀝青灑布量為0.3 m2~0.51 m2。水泥混凝土橋面鋪裝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其使用材料、鋪裝層結構、混凝土強度、防水層設置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必須在橫向聯(lián)結鋼板焊接工作完成后,才可以進行橋面鋪裝工作,以免后焊的鋼板引起橋面水泥混凝土在接縫處發(fā)生裂紋;澆筑橋面水泥混凝土前使預制橋面板表面粗糙,清潔干凈,按設計要求鋪設縱向接縫鋼筋網(wǎng)或橋面鋼筋網(wǎng),然后澆筑;水泥混凝土橋面鋪裝如設計為防水混凝土,施工時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辦理。水泥混凝土橋面鋪裝,其做面應采取防滑措施,做面宜分兩次進行,第二次抹平后,沿橫坡方向拉毛或采用機具壓槽,拉毛和壓槽深度應為1 mm~2 mm。
[1]劉 劍.高墩大跨徑T型剛構懸澆梁橋施工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8,34(14):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