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杰
在我所教的每一屆學生中,總有那么幾個經常不能完成作業(yè)的學生,他們的理由往往冠冕堂皇:忘記帶來、家中有特殊情況、聽錯了作業(yè)內容等。對于偶爾完不成或沒按時交作業(yè)的學生,我寧愿相信他們的理由是真的,并給他們提出補做的要求以及“今后牢記”的善意提醒。對于經常不完成作業(yè)的學生,此時重要的不是嚴厲地批評,而是分析情況及原因,對癥下藥,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源,也只有如此才能調動起這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非“口服心不服”了。此時教師需做好下面三項“作業(yè)”便顯得尤為重要:
其一,完成“思想轉化作業(yè)”。有的學生本身由于種種原因,長期以來逐漸養(yǎng)成了懶惰、畏難的習慣。假如是這樣的話,教師須做好兩件事:一是及時地反思布置的作業(yè)是否真正符合學生的特點,從而通過交流、分析做到對癥下藥,使學生不再對作業(yè)感到頭疼、煩惱和“消極怠工”。二是與學生促膝談心,使他們真正明白適當?shù)淖鳂I(yè)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輔之以及時的督促、激勵等。在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只要教師將功夫做到家,一般來說轉化效果是很明顯的。
其二,布置“個性化作業(yè)”。有的學生不愛做作業(yè),有的屬于已經熟練掌握的知識點再做就屬于重復性、機械性練習的情況,有的卻屬于由于基礎差或課堂上沒弄懂而導致對作業(yè)“望而生畏”的情況等。這些都要求教師要及時細心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人特點,并針對各類學生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布置一些學生能完成且愿意去做的個性作業(yè),讓他們體驗到“累并快樂著”地完成作業(yè)后的成就感,使他們逐漸養(yǎng)成及時完成并自覺溫習的習慣。
其三,做足“家校溝通”作業(yè)。有的學生不交或遲交作業(yè),與家庭中的特殊因素密不可分,尤其是一些單親學生或留守兒童,這些學生的家長在子女的學習督促上存在問題,需要教師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聯(lián)系,必要時還應進行家訪,使家長真正負起責任,通過雙方密切配合來徹底改掉孩子的不良習慣。
讓學生養(yǎng)成及時完成作業(yè)的良好習慣,需要教師及時完成自己的“作業(yè)”,而其中教師的愛心、細心、耐心、恒心便是“作業(yè)”中的必答題。面對經常完不成作業(yè)的學生,我們不妨反躬自問:我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