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
經濟學告訴我們,價格的決定因素在于供求關系:供不應求,價格上升;供過于求,價格下跌。但其實這個理論在中國并不適用。小到家常飯菜,大到石油、天然氣、鐵礦石,中國這些產品的價格都是由華爾街控制的。
據說2000年,美國孟山都生物技術公司派人訪問中國農科院生物研究所,臨別前索要一顆大豆,中方傻傻地回了一顆。大豆是中國真正的金子,掌握了全世界90%的野生大豆。孟山都如獲至寶,拿到美國分解出多產基因和抗病基因,然后在全世界注冊了64項專利。
2003年,美國農業(yè)部突然開口,由于天氣因素,大豆出口減少。緊接著,歐美的四大糧商趁此良機進入中國,低價收購了70%的倒閉油脂壓榨工廠。如今,孟山都控制著中國一半的蔬菜種子,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決定著中國市場更大比例的蔬菜價格。
除了蔬菜,豬肉價格一樣被華爾街控制。高盛自2004年進入中國以來,先收購了雨潤、雙匯等下游集團,后收購了湖南等地的數(shù)十個養(yǎng)豬場,2005年還進入中間渠道,最終成為中國唯一掌控著上、中、下三游的企業(yè),從而實現(xiàn)了成本最低化,由此主導了中國豬肉價格。
家常飯菜之外,與經濟發(fā)展密切相關的鐵礦石也是由華爾街操縱的。鐵礦石的定價取決于波羅的海指數(shù)(國際航運成本)和石油價格,兩者與鐵礦石價格呈現(xiàn)正相關關系。但這兩個價格都由華爾街操縱,而華爾街的背后又是美國政府。美國只要操縱石油價格,就能操縱波羅的海指數(shù),就能操縱鐵礦石。有了政府后臺,中國與力拓談判,對方態(tài)度才一貫強硬。
截至2010年3月,鐵礦石在中國的到岸價格已經提至每噸133美元左右,是2009年的一倍。為什么中國出口的稀有礦都是最低價格,而買進來的鐵礦石都是最高價格?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定價權,到現(xiàn)在還只認可供需。你哪里知道基本上都是華爾街在操縱!
(金衛(wèi)南摘自《經理人》2010年第1期圖/藍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