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井明彭曉蓉
Palltronic Flowstar XC 完整性檢測儀在除菌過濾中的應用
蔣井明①彭曉蓉①
除菌過濾是無菌生產中的一項關鍵工藝,為保證除菌過濾后藥液的無菌,對濾膜/芯的完整性檢測是必要和關鍵的。以Palltronic Flowstar XC 完整性檢測儀在除菌過濾中的使用經驗為基礎,通過Palltronic Flowstar XC 完整性檢測儀檢測過濾膜/芯的實際操作,提出了藥液在除菌過濾工藝的關鍵控制點。
除菌過濾;完整性檢測;正確使用;相同
除菌過濾對于熱敏性程度要求較高的無菌制品來說是一項關鍵的工藝。在該工藝中對于完整性檢測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檢測工序。按照新版GMP要求,使用除菌過濾器前、后,應采用適當的方法對其完整性進行檢查并記錄。在實際檢測操作中常用的方法有前進流檢測(Forward Flow Test)、水侵入檢測(Water intrusion)、泡點檢測(Bubble point)、前進流檢測/泡點聯(lián)測(FF and BP)等方法。無論是那種方式的完整性檢測都是由于分子間表面張力的作用,使在過濾器膜孔上的液體能被牢固地保留在膜孔上,壓力的增加或減少都會對過濾器膜孔上的液體產生影響。本文就我們使用的Palltronic Flowstar XC完整性檢測儀在完整性檢測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使除菌過濾這一工藝在實際使用中更加規(guī)范。
除菌過濾是藥液通過一定的過濾介質(通常使用0.22u以下的濾膜/芯),對藥液進行除菌過濾的過程。一般的除菌過濾過程是:藥液——除菌濾器——無菌儲罐。在上述過程中最核心、最關鍵的是除菌濾器的完整性和正確的使用方法。
基于濾膜/芯通過細 菌挑戰(zhàn)實驗驗證,達到所需驗證目的,與完整性檢測的數據相關聯(lián)的,由用戶完成完整性檢測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完整性測試儀連接示意圖(以測試親水性濾器為例)。
圖1 完整性測試儀連接圖
4.1 設備準備
4.1.1 設備安裝
4.1.1.1 用紅色硬塑料管將完整性測試儀與壓縮空氣氣源出口相連;用藍色硬塑料管通過電磁閥將測試儀與濾殼的快接口相連。
4.1.1.2 氣源壓力調節(jié)至4~6 bar 。
4.1.2 潤濕濾膜/芯
4.1.2.1 測試前,必須確保測試濾膜/芯已經完全潤濕,才能進行完整性測試。
4.1.2.2 潤濕的方法
a)把濾膜/芯放入裝有注射用水的容器中,浸泡20 min左右,每隔3 min,把濾膜/芯提起上下抖動數下,以排除氣泡,使其充分潤濕。
b)把濾膜/芯裝在濾殼中,用注射用水循環(huán)10 min,注意排氣,控制下游壓力在0.5 bar,然后停止運行,讓濾膜/芯在濾殼中完全浸泡10 min,使其充分潤濕。
c)已使用后的濾膜/芯與過濾系統(tǒng)保持連接,先用注射用水沖洗循環(huán)10 min,注意排氣,然后直接進行檢測。
4.2 校準
4.2.1 打開完整性測試儀電源,屏幕會立即顯示軟件版本,幾秒鐘后,程序將自動進入自檢程序,檢測EPROM的正常機能、內部通訊、內部壓力、壓力傳感器、閥組和調壓閥,同時也將執(zhí)行一個內部檢漏試驗。
4.2.2 自檢通過后,進入主菜單。
4.3 操作
4.3.1 在主菜單界面左側選擇測試方法——前進流檢測(Forward Flow Test)、水侵入檢測(Water intrusion)、泡點檢測(Bubble point)、前進流檢測/泡點聯(lián)測(FF and BP)、測濾殼。
4.3.2 選擇所需要的程序來進行濾膜/芯的完整性檢測。
根據所使用的過濾器類型來選擇程序,按OK進入,需編輯程序按輸入(Input) 進入。在 Operator處輸入操作者姓名, Product name 處輸入制品名稱, Product part no. 處輸入生產批號, Filt. Serial no. 處輸入濾膜/芯批號,按OK。確認程序輸入正確后按開始(Start) 。待檢測結束后儀器自動打印檢測結果。
4.3.3 測試完畢后,關閉氣源閥門,將電源開關斷開,將藍色和紅色塑料管卸下并懸掛起來,使管內的殘留水滴能自由流出。
4.4 檢測結果與判定標準
4.4.1 試驗結束后,檢測結果顯示在屏幕上:
檢測結束后打印結果下方Flow/BP處會顯示檢測過程中的平均流量/泡點,若Flow/BP下方顯示“Flow/BP Outside limits” 或“Flow too high”,表示結果不合格(如果是除菌前,應檢查過濾器是否安裝好,必要時更換濾膜/芯;如果是除菌后,則表示濾膜/芯漏了);若Flow/BP下方顯示“Flow/BP within limits”,表示結果合格,濾膜/芯是完整的。
4.4.2 檢測結果同時自動被保存,可以隨時打印。4.5 注意事項
4.5.1 測試的氣體必須干燥、潔凈,且氣源壓力必須穩(wěn)定,操作壓力不能超過完整性檢測儀的最大壓力(8000 mbar)。
4.5.2 濾芯必須被充分潤濕。
4.5.3 測試時必須保證電磁閥正常工作,使其與藍色塑料管快接后,轉接在濾殼的上端。
4.5.4 當打印紙出現紅邊時,應及時更換打印紙。
上述檢測過程保證了除菌濾器的完整性,但是,并不能保證所有的除菌過濾操作后所得到的藥液都是無菌的,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June, 1987,Guideline On Sterile Drug Products Produced by Aseptic Processing 要求“在一個過濾工藝對給定產品、工藝過程和過濾器進行完全認證后,重要的是確保在生產中以相同過濾器(膜或濾芯),更換時能以同樣方式進行”。因此,藥液除菌過濾后需要達到無菌的目的,如果僅僅依賴完整性檢測的數據,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對不同的藥液選用合適的濾膜/芯,做大量的基礎數據和驗證工作,同時在操作中還應保證下述關鍵控制點,才能使除菌過濾這一工藝為生產所用。
完整性檢測必須在藥液過濾前、后都必須進行。
過濾膜/芯的材質、尺寸、接口方式、護翼方式不能改變。
過濾膜/芯的規(guī)格不能改變。
過濾藥液時連接管道連接方法是一定的,同時連接是可靠的、無泄漏的。
使用同樣規(guī)格、型號的連接管。
過濾膜/芯在注射用水清洗后達到注射用水的標準。
完整性檢測和過濾藥液時的方向必須按照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不能反方向進行。
由于不同藥液對膜/芯的表面張力不同,應做相應的驗證,保證濾膜/芯在藥液過濾后的清洗的淋洗水符合標準。
過濾膜/芯高壓滅菌時間不超過規(guī)定值。
在除菌過濾中,由于環(huán)境溫度的提高流量也會有所增加。
完整性檢測過程中能夠使用的氣源:空氣、氮氣、氬氣。
完整性檢測過程中不能使用的氣源:二氧化碳 (化學兼容性)、氧氣(化學反應性)。
保證檢測期間的環(huán)境溫度變化不大于1℃。完整性檢測的數據給定時的溫度范圍為22±5℃,高溫或低溫時必須校正數據。
為提高可靠性,應采用雙層膜過濾或二次過濾。
完整性測試儀應定期計量。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三部[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2]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1998年修訂).
[3]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2009專家修訂稿).
[4]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監(jiān)管司藥品認證管理中心.藥品生產驗證指南[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
[5]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認證管理中心.藥品生產質量管理工程[J]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
Application of Palltronic Flowstar XC analyzer in disinfecting filtration
JIANG Jin-ming, PENG Xiao-rong
Sterilization filtration is a key process in sterile production. To ensure the sterility of pharmaceuticals after this key process, an integrity test of filter membrane/module is required and important. Critical process control points on sterilization filtration for pharmaceuticals are therefo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using experience of Palltronic Folwstar XC intergraty test instrument and on-site operation.
Sterilization filtration; Integration test; Proper use; Common feature [First-author's address] Lanzhou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 Lanzhou 730046, China.
1672-8270(2010)05-0019-03
TH 772
B
蔣井明,男,(1968- ),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現從事生物制品的分包裝生產管理工作。
2010-02-27
①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甘肅 蘭州 730046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0,7(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