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瓊,侯文俊,孔祥生,蘇 錦,奚菊梅,張俊雄,王曉鋒
(1.澂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澂江 652500;2.云南省醫(yī)學信息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118)
澂江縣地處云南省中部,旅游資源豐富,娛樂場所50多家,從事商業(yè)性服務的女性性工作者500余人,2009年公安累計在冊靜脈注射吸毒人員478名。1996年首次發(fā)現(xiàn)在靜脈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2009年底累計報告的HIV感染者人數(shù)達391例。目前正在實施的艾滋病防治項目有兩個,澂江縣第四輪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項目(2007~2012)、艾滋病亞洲區(qū)域澂江縣項目(2008~2012),兩個項目重點對娛樂場暗娼和靜脈注射吸毒者兩類艾滋病高危人群進行防治及管理。為了解項目實施后兩類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預效果,為指導今后繼續(xù)開展綜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jù),現(xiàn)將本項目點2007年~2009年綜合監(jiān)測的關鍵指標結果整理分析如下:
兩類高危人群:暗娼和靜脈注射吸毒人員。
采用云南省項目辦制定的綜合檢測方案開展行為學問卷調查及血清學檢測。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艾滋病知識、態(tài)度、行為、接干預情況等方面的調查,問卷調查后對接受調查的對象同時接受國家標準開展HIV抗體及梅毒抗體血清學檢測。
為保證調查資料的準確性,調查人員經(jīng)過嚴格的培訓。問卷經(jīng)質控員審核并進行雙錄入,HIV和梅毒血清學初篩檢測,由檢驗人員按照相應技術規(guī)范操作。
用EpiData建立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雙錄入后用SPSS 13.0軟件進行資料分析。
2.1.1 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的變化
暗娼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識,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8條艾滋病基本知識問題,除艾滋病能通過母嬰傳播一直保持較高的知曉率,各年之間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其余7條知識正確回答率2008年、2009年比2007年明顯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顯示干預活動取得較好的效果,見表1。
2.1.2 暗娼人群關鍵行為指標改變情況
暗娼人群最近一次與客人發(fā)生性關系使用安全套和最近1個月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2009年的比例較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暗娼人群中具有吸毒行為的比例波動在0.27%~0.82%之間,見表2。
表1 2007年~2009年暗娼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識正確回答率比較
表2 2007年~2009年暗娼人群關鍵行為指標比較
2.1.3 暗娼人群最近一年接受艾滋病預防干預情況
暗娼人群最近一年接受艾滋病預防干預的比例,2008年、2009年的比例相對較高,近3年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007年~2009年暗娼人群最近一年接受艾滋病預防干預服務比例的比較
2.1.4 暗娼人群血清學檢測結果
暗娼HIV陽性檢出率從2007年調查時的1.64%降至2009年0.27%,梅毒抗體陽性率從2007年4.11%降至2009年的0.8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2007年~2009年暗娼人群血清學檢測結果比較
2.2.1 靜脈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
靜脈注射吸毒人群8條艾滋病知識正確回答率,有6條干預前后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余2條雖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正確回答率歷年均在93%以上,見表5。
表5 2007年~2009年靜脈注射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識情況比較
2.2.2 靜脈注射吸毒人群關鍵行為比較
靜脈注射吸毒人群4個不同級別的未共用注射器吸毒關鍵指標,干預后比干預前明顯提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安全套使用的5個關鍵指標中,其中4個指標雖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至2009年項目結束時,最近1次性行為使用安全套、最近1年與固定性伴每次使用安全套、最近1次與固定性伴使用安全套、最近1年商業(yè)性性行為每次使用安全套、最近1次商業(yè)性性行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別只達56.25%、31.53%、55.86%、51.06%、68.09%(見表6),表明靜脈吸毒人群高危行為改變安全套的使用比不共用注射器難度更大。
表6 2007年~2009年靜脈注射吸毒人群關鍵行為指標比較
2.2.3 靜脈注射吸毒人群最近一年接受艾滋病預防干預情況
表7 2007年~2009年靜脈注射吸毒人群最近一年接受艾滋病干預比較
靜脈注射吸毒人群最近一年接受艾滋病干預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干預措施得到有效落實,見表7。
2.2.4 靜脈注射吸毒人群血清學檢測結果
2007年~2009年,HIV陽性總檢出率波動在34.65%~43.96%之間;梅毒檢出率在0.50%~1.45%之間,兩項血清學檢測結果干預前后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8。剔除既往陽性HIV新檢出率見表9。
表8 2007年~2009年靜脈注射吸毒人群血清學檢測結果比較
表9 2007年~2009年靜脈吸毒人群HIV新檢測陽性率比較
從表 9可見,靜脈吸毒人群 HIV新檢出率波動在7.94%~10.81%之間,其差異雖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檢出率已呈現(xiàn)降低的趨勢。
相關研究表明在性服務小姐這一高危人群中有針對地開展性傳播疾病/ 艾滋病( STD/ AIDS) 預防干預活動,增加她們的防病知識, 堅持正確使用安全套, 可以有效地預防 STD/ AIDS 的感染和傳播[1~2]。通過多年項目的綜合干預,澂江縣暗娼人群對艾滋病預防和傳播相關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不安全性行為明顯降低,2009年調查顯示暗娼人群最近1次與客人發(fā)生性關系安全套使用率已高達98.40%,最近1個月每次性關系安全套使用率達84.57%;血清學檢測HIV陽性率從2007年的1.64%降至2009年0.27%,梅毒抗體陽性率從4.11%降至0.80%。
靜脈注射吸毒人群不共用注射器吸毒防病意識明顯提高,最近1個月和最近1次未與別人共用注射器的比例已達95.65%以上,但安全套使用率仍然偏低,顯示靜脈吸毒人群高危行為中使用安全套比不共用注射器難度更大,提示在該人群中, 如能通過促進生殖健康和強調STD/ AIDS知識和安全套知識的普及來推廣使用安全套、預防HIV傳播,可能會取得更有效的干預效果。靜脈注射吸毒人群血清學檢HIV總檢出率波動在34.65%~43.96%之間;梅毒檢出率波動在0.50%~1.45%范圍,HIV新檢出率為 7.94%~10.81%,已呈現(xiàn)較低水平。可見,項目對靜脈注射吸毒類高危人群的干預收到了良好效果。
認知改變較容易, 行為改變困難。特別是面對暗娼及吸毒人群這樣流動性很大而難于管理的群體,干預工作更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因此, 在工作中要隨時調整干預頻率, 長期不懈地、及時地提供咨詢服務,探索艾滋病預防控制的新思路。首先,要把廣大農村地區(qū)、城市流動人群作為艾滋病防治宣傳的重點之一,尤其是探索澂江縣流動人口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其次要注重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樣化,針對不同人群,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第三要進一步加大綜合防治力度針對既往工作中的難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開展針對性的綜合干預工作,降低艾滋病在澂江縣的傳播速度。
[1] 黎明強,甘志高,王豫穗,等.公共娛樂場所性服務小姐艾滋病行為干預效果評價[J].疾病控制雜志.2005,8(9):306-308.
[2] 高樹厚,梁 富,亢風琴.利用外展服務對公共娛樂場所“服務小姐”性行為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5,21(5):3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