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兆坤,孟玲菊
(承德民族師范高等??茖W(xué)校,河北 承德 067000)
鈦酸鋇摻雜鑭電子陶瓷制備的研究
玄兆坤,孟玲菊
(承德民族師范高等??茖W(xué)校,河北 承德 067000)
在鈦酸鋇陶瓷中摻入稀土多酸微量元素(0.1%~0.3%),會使鈦酸鋇陶瓷的電阻率降低,由絕緣變?yōu)榘雽?dǎo)體。那么減小雜量摻雜是否對鈦酸鋇陶瓷有同樣的作用呢?為此在實驗中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摻雜稀土元素鑭的鈦酸鋇納米晶,考察了摻雜量分別為0.01%~0.05%和0.1%~0.5%的鈦酸鋇納米晶的部分特征,以及雜質(zhì)的摻入對鈦酸鋇粒徑、煅燒溫度和晶胞參數(shù)等方面的影響。
納米晶;干凝膠;差熱分析;摻鑭鈦酸鋇
氯化鑭(分析純),醋酸鋇(分析純),冰醋酸(分析純),鈦酸四丁酯(分析純),乙醇(分析純),2%的氨水。
在鈦酸鋇中摻入鑭元素,摻入量為0.01%~0.05%和0.1%~0.5%(物質(zhì)的量比)。由于含稀土元素的原始試劑中含有無法除去的雜質(zhì)離子,如Cl-和NO3-等,需對其進行預(yù)處理,使其均轉(zhuǎn)變?yōu)闅溲趸?,具體步驟為:取一定量的氯化鑭溶于蒸餾水中,逐滴加入氨水,直至沉淀不再生成,抽濾,并反復(fù)用蒸餾水洗滌,除去雜質(zhì)離子。將濾餅在373K左右烘干,得到鑭元素的氫氧化物。
準(zhǔn)確稱取一定量的醋酸鋇,攪拌溶于冰醋酸中;將與醋酸鋇等摩爾的鈦酸四丁酯攪拌溶解于無水乙醇中,直到形成澄清透明的溶膠。在室溫下將鈦酸四丁酯溶膠傾倒在醋酸鋇溶膠中,攪拌0.5h,形成均勻透明的混合溶膠。
準(zhǔn)確稱量鑭元素的氫氧化物溶于50mL乙酸中,配成溶液備用。
制備摻雜鑭鈦酸鋇粉體時,在醋酸鋇溶膠中按預(yù)計比例摻入鑭元素的氫氧化物的醋酸溶液,在363K時回流2h,得到透明的凝膠,再在363~373K下真空干燥8~10h,得到黃色的干凝膠顆粒,研磨,過500目篩,得白色的干凝膠粉末,在973K時煅燒2h,制成摻雜的鈦酸鋇納米粉末。在形成凝膠的過程中,隨著摻入量的增加,形成溶膠的時間逐漸縮短。
將得到的鈦酸鋇納米粉末反復(fù)研磨,再分別稱取1g左右,在3.5×103kg/cm2的壓力下,壓成13mm×2mm的圓片。陶瓷生片在1373K下保溫2h后退火,退火速率為10K/min。燒成的陶瓷片經(jīng)被銀、燒銀后測定電學(xué)性質(zhì)。
圖1是摻La3+0.5%的鈦酸鋇納米粉末的SEM照片??梢钥闯?,除去少部分顆粒發(fā)生軟團聚以外,大部分顆粒還是單一分散的球形粒子。從已分散的顆粒來看,摻雜鑭鈦酸鋇的平均粒徑為30~50nm,比未摻雜鈦酸鋇粒徑的要小。
選取摻La3+0.5%鈦酸鋇干凝膠樣品分別在737K、873K和973K各處理2h,973K和1073K各處理1小時,冷卻后壓片進行紅外光譜的測試(圖2)。
摻鑭鈦酸鋇干凝膠的紅外光譜和鈦酸鋇干凝膠得紅外光譜基本一樣,這表明鑭的摻入不影響干凝膠的結(jié)構(gòu)。773K處理后的譜圖表明鈦酸鋇的晶化已開始,同時也形成了少量的碳酸鹽。從837K處理后的圖譜可以看出,鈦酸鋇在526.16cm-1厘米處的特征吸收峰出現(xiàn),但還有部分有機基團未分解完。進一步升高溫度,973K1h、972K2h和1073K1h處理的圖譜相差不大,可認為鈦酸鋇基本晶化完全。
選取摻鑭為0.1%的鈦酸鋇干凝膠進行差熱分析(圖3)。摻雜鑭鈦酸鋇干凝膠的差熱圖譜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對應(yīng)殘留溶劑的揮發(fā)、有機基團的分解和鈦酸鋇的晶化。不同的是,從圖中可以看出,鈦酸鋇晶化的溫度有所下降,其范圍約為964K~986K。由此確定摻稀土的鈦酸鋇干凝膠的煅燒溫度和時間為973K、1h。
選取摻La3+0.5%的鈦酸鋇干凝膠分別于773K、873K和973K處理2h,973K和1073K處理1h,進行X衍射測試(圖4)。
分析不同溫度處理的樣品的X衍射圖譜可以看出,773K時出現(xiàn)兩個衍射峰,是碳酸鹽的特征峰,這說明碳酸鹽要比鈦酸鹽先晶化。此時樣品還是主要以無定形體存在。873K以后的圖譜中鈦酸鋇的衍射峰均已出現(xiàn),為立方相的鈣鈦礦結(jié)構(gòu)。但從圖譜中可以看出,一直到1073K都存在少量的碳酸鹽。
對圖譜進行指標(biāo)化,計算其晶胞參數(shù)(見表1),并和未摻雜的鈦酸鋇的晶胞參數(shù)相比較。
表1 不同煅燒溫度的摻雜鑭的鈦酸鋇納米晶的晶胞參數(shù)
隨著煅燒溫度升高和時間的延長,晶胞參數(shù)逐漸減小。這是因為溫度升高和時間延長有利于晶化,使晶體生長的更為完整,所以晶胞參數(shù)減小。此外,同未摻雜的鈦酸鋇相比,摻雜鑭的鈦酸鋇的晶胞參數(shù)有所增大。
運用scherrer公式計算樣品的粒徑(見表2),并和相同條件處理的未摻雜鈦酸鋇的粒徑相比較。
表2 不同煅燒溫度的摻雜稀土的鈦酸鋇納米晶的平均粒徑
可以看出,隨著煅燒溫度升高和時間的延長,樣品的粒徑逐漸增大。與相同條件下的未摻雜的鈦酸鋇相比,摻雜鑭的鈦酸鋇的粒徑有所減小。說明稀土的摻雜有細化晶粒的作用。這與Maya.D.Glinchuk等人的研究結(jié)果是一致的[1]。據(jù)此Maya.D.Glinchuk的解釋為當(dāng)摻雜量小于0.2%時,隨La3+的摻入取代Ba2+而產(chǎn)生多余的正電荷會通過Ti3+的生成而得到彌補;而當(dāng)摻雜量大于0.2%時,部分La3+會取代Ti4+,因而產(chǎn)生帶有瞬間電極性的復(fù)合物L(fēng)a3+(Ba2+)-La3+(Ti4+)。隨 La3+的摻入量的增加而造成的鈦酸鋇粒徑的減小,可能是La3+(Ba2+)-La3+(Ti4+)和La3+(Ba2+)-V’’’’Ti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選取摻La3+0.5%的鈦酸鋇納米粉末制成的陶瓷進行SEM和XRD分析。
圖5是摻雜鑭鈦酸鋇陶瓷的SEM照片。
可以看出,在燒陶過程中,摻雜鑭鈦酸鋇顆粒發(fā)生了明顯的長大,平均粒徑為150nm左右,而且有些地方還發(fā)生了燒結(jié)現(xiàn)象。這是因為摻雜鑭鈦酸鋇的原始顆粒要比未摻雜的鈦酸鋇的小,所以表面能也比較高,在相同的溫度下制陶時,更容易發(fā)生晶粒的長大和陶瓷的燒結(jié)現(xiàn)象。
圖6是摻雜鑭鈦酸鋇的XRD圖譜。從圖中可以看出,經(jīng)燒陶后,陶瓷保持了立方相的結(jié)構(gòu),衍射峰尖銳,表明結(jié)晶很完全。由X射線衍射數(shù)據(jù)計算得到陶瓷的平均粒徑為27.14nm。
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了鑭元素摻雜鈦酸鋇納米晶,摻雜量分別為0.01%~0.05%和0.1%~0.5%。實驗表明,鑭的摻入對制備過程和產(chǎn)品性質(zhì)產(chǎn)生如下影響:
(1)鑭的摻入可以縮短凝膠的形成時間,隨鑭摻入量的增加,凝膠形成的時間逐漸縮短。
(2)在和純鈦酸鋇相同的溫度下煅燒時,鑭的摻入可以縮短干凝膠的煅燒時間,約為973K、1h。
(3)鑭的摻入有細化晶粒和增大晶胞參數(shù)的作用。
[1]Maya.D.Glinchuk,Igor P.Bykov&Sergei M.Komienko etal.Influence of impurities of the properties of rare-earth-doped bariumtitanate ceramics.J.Mater.Chem.[J],2000,10:941-947.
Study of barium titanate electroceramic ceramic doped lanthanum preparation
XUAN Zhao-kun,MENG Ling-ju
(Department of Chemistry,Chengde Teacher's College,Hebei Chengde 067000)
Barium titanate ceramic doped with trace rare earth Polyoxometalates(0.1%~0.3%)will reduce the resistivity of barium titanate ceramic,which makes it change from insulator into semiconductor.Barium titanate nanocrytalline doped with lanyhanum has been prepared with sol-gel method,effect of doping content from 0.01%to 0.05%and from 0.1%to 0.5%on the nanocrytalline such as particle size,burning temperature and Crystal cell parameter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experiment.
amorphous;xerogel;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barium titanate doped with lanthanum
10.3969/j.issn.1008-1267.2010.03.010
TQ150.9
A
1008-1267(2010)03-024-04
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