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地方高校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實踐途徑

      2010-10-18 07:38:38佘遠富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0年5期
      關鍵詞:網絡化教學資源課程

      佘遠富

      (揚州大學,江蘇 揚州 225009)

      地方高校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實踐途徑

      佘遠富

      (揚州大學,江蘇 揚州 225009)

      積極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既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也是地方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現實需要。我國高校,尤其是不少地方高校對于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存在認識上的一些誤區(qū)。地方高校是為經濟建設培養(yǎng)所需人才的主力軍,也是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發(fā)展的主戰(zhàn)場,必須積極探索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實踐途徑,促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快速發(fā)展。

      高校;課程網絡化;實踐途徑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網絡已成為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目前,發(fā)達國家都在大力發(fā)展基于Internet的網絡教學應用,這是教學信息化一個十分明顯的發(fā)展趨勢。高校課程網絡化建設正是順應了這種發(fā)展趨勢。高校充分利用校園網絡設施,建設網絡教學平臺,實現課程教學資源網絡化,既有利于加快教學信息化建設,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也是規(guī)范教學管理、推進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現實需要。因此,積極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既是教學資源網絡化建設中的重點,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已成為當前地方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幾個認識誤區(qū)

      由于我國高等教育界引入課程網絡化理念的時間還不是很長,對其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還遠遠不夠,因而在認識和實踐上還存在一些誤區(qū)。

      1.課程網絡化是成人遠程教育的需要,普通高校不需深入推進

      成人遠程教育在教學對象、教學條件、教學模式、教學特點等方面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必須大力發(fā)展網絡課程。但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網絡教育已經成為一種速度更快、傳播空間更大的教育形式,課程網絡化建設對普通高校同樣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義。首先,課程網絡化建設是高校教學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其次,課程網絡化建設是高校拓寬教學空間,促進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改革,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第三,網絡課程建設有利于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是解決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教學資源相對緊缺的最佳方案,也是學分制教學模式實施的有益補充。第四,網絡化課程教學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拓展學生知識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普通高校應提高對課程網絡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從戰(zhàn)略高度積極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

      2.課程網絡化就是教學內容的電子化,無需投入大量精力設計

      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認為,網絡課程就是把原來的學科教材轉化為文本形態(tài)以及圖片形態(tài)的靜態(tài)網頁,或者就是把教師的講課錄像用多媒體的方式在網上播放,即網絡課程是傳統(tǒng)課堂面授教學的“網上搬家”。[1]從高校的現實情況看,也有一部分教學管理者認為,高校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就是要求教師將教學內容以電子化的形式在網絡上表現出來。這種認識上的誤區(qū)直接導致對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實踐偏差。具體表現為一些教師對課程網絡化建設敷衍應付,缺少投入充分精力進行設計的熱情和主動性;一些教學管理者對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也僅僅停留于一般號召或表面上的要求,缺少具體政策和實踐措施;除了部分國家、省級精品課程的教學資源已經上網外,大多數高校的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相對滯后,導致絕大多數優(yōu)質教學資源得不到共享。實際上,網絡課程是傳統(tǒng)課程在現代網絡信息環(huán)境下的重建,是教師、學習者、媒體教材和網絡學習環(huán)境四方持續(xù)地相互作用的過程與內容的總和。[2]高校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過程,涉及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模式的改革、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運用和教學管理的創(chuàng)新等方面,需要教、管、學多方并舉,充分投入。

      3.課程網絡化把教師教學資源公開化,不利于知識產權的保護

      有些教師擔心,課程網絡化把教師教學資源公開化,自身教學設計的勞動成果和長期形成的獨特教學風格會被他人無償復制、獲取,一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教學信息也可能得不到保護。客觀地看,這種顧慮既有一定的現實性,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學設計是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整合和對學生理解能力進行預先把握的基礎上,總體設計教學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工作的過程,即教師在上課前對教學過程中的各要素所進行的最優(yōu)化組合。這種最優(yōu)化組合的過程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確實存在一個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但是,正像在當今信息時代,人們不可能因為保護知識產權而阻止或放棄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和普及一樣,如果因為擔心知識產權保護問題而不愿或不搞課程網絡化建設,就有點因噎廢食。網絡信息資源的傳播利用與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對矛盾。解決這對矛盾,要求高校在網絡化課程資源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好資源共享與知識產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關系,做到保護教師知識產權和優(yōu)質教學資源開放共享的統(tǒng)一。

      4.課程網絡化是以網絡取代課堂教學,教師傳統(tǒng)地位受到挑戰(zhàn)

      有人認為,實施課程網絡化,教師自身知識占有量的優(yōu)勢和過去在課堂中的權威地位會受到電腦、網絡等傳播媒體的挑戰(zhàn),將導致“教師無用論”和“教師消亡論”。這種觀念是對網絡課程教學的內涵缺少深刻理解和認識所致。首先,不能把課程網絡化建設理解為單純的網絡教學。就我國目前情況而言,高校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開放共享。對于多數高校的學生,網絡課程還只能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機補充,是教師開展研究性教學和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個平臺,還不能做到完全代替?zhèn)鹘y(tǒng)課堂教學。第二,網絡課程建設必須基于教學過程來設計,從靜態(tài)視角看,它是可供網絡學習的內容憑借;從動態(tài)視角看,它還包括傳遞這一內容的實施過程與互動活動。教師不管是作為網絡課程的建設者還是使用者,都必須給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以及課程教學資源的使用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第三,網絡課程教學同樣需要常教常新,課程網站的教學內容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更新,這更離不開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因此,課程網絡化建設不僅不會導致教師無用和教師消亡,相反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也會更加重要。

      二、地方高校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基本策略

      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必須研究確定行之有效的基本策略。根據地方高校的共性特點,可以采用的基本策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加大投入,構建平臺

      建設網絡教學綜合平臺是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基礎。學校要將課程網絡化列入專項建設項目,購置專用支撐設備,加快引進和建立網上課程開發(fā)平臺,建設形成專業(yè)與課程建設平臺、通用網絡教學平臺、研究型教學支持平臺、精品課程建設申報與評審支撐平臺、教務管理運行平臺等有機整合的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實現教師一次課程建設、多種應用支持,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目前為了多重教學與管理需要而進行的多平臺操作、重復建設的現象。

      2.制訂計劃,穩(wěn)步推進

      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是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前提。學校要在認真分析實際校情的基礎上,制訂全校所有課程教學資源上網的建設總體計劃,從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基本原則、目標要求、實施步驟、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部署;各院系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制訂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具體工作計劃和實施細則。推進計劃既要適應發(fā)展趨勢,又要切合學校實際;既要明確終期目標,又要有年度要求;既要突出重點、尋求突破,又要統(tǒng)籌兼顧,穩(wěn)步推進。

      3.典型引路,示范推進

      注重發(fā)揮先進典型的“引路”作用,是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學校要善于尋找和發(fā)現教師中課程網絡化建設開展得好、成效明顯的先進典型,通過召開心得體會座談會、舉辦經驗交流報告會、開設示范課公開課等形式,用師生身邊的先進典型現身說法;通過結對輔導、開展教學比賽、觀摩評比、表彰獎勵等途徑,不斷培育先進典型,樹立學習榜樣;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積極汲取國內外高校開展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4.上下結合,層層推進

      上下協(xié)調、層層配合是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重要保證。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很廣、頭緒較多、任務較重的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全校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學校要明確職能部門、院系、教研室(教學團隊)等各個層面在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中的職責,有針對性地提出各類人員的具體要求,層層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形成上下結合、層層支撐、環(huán)環(huán)相扣、責任明確、協(xié)調一致、規(guī)范有效的目標管理體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保證推進計劃的順利實施。

      5.分類指導,分批建設

      把握特點、分類指導是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重要原則。學校一方面要根據不同學科、專業(yè)、課程的特點,明確不同要求,實施分類指導;另一方面要采用分批建設的辦法,用2~3年時間逐步推進全校所有課程上網??傮w安排一般是:首先,所有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的教學資源上網;其次,所有校級精品課程及其建設項目的教學資源上網;第三,所有通修課、公選課的教學資源上網;第四,所有學科基礎課的教學資源上網;最后,所有專業(yè)課的教學資源上網。

      三、地方高校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主要著力點

      基本策略確定以后,落實措施就是決定因素。地方高校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主要著力點可以選擇以下幾個方面:

      1.占領制高點:加強宣傳培訓,促進課程網絡化建設與時俱進

      任何一項改革的推進與實施,其最大阻力來自傳統(tǒng)思維定勢的慣性,最大動力也源自思想觀念的轉變與更新。占領制高點,就是要以現代先進教育理論為指導,深入開展教育思想的學習與討論,引導廣大師生更新教育觀念;加強課程網絡化建設基本技能培訓,使教師深刻理解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掌握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基本方法。一是加強計劃性。制定學習培訓活動方案,明確學習培訓的意義、內容、要求和目標;分層次召開動員大會,層層進行宣傳動員;利用各種校內輿論陣地,開展課程網絡化建設專題宣傳,形成濃厚的校園氛圍。二是注重多樣性。采取專題培訓、講座報告、主題討論、交流研討等多種形式,使學習培訓活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三是提高針對性。緊密結合形勢任務,認真選擇學習培訓內容;針對課程網絡化建設中存在的種種認識誤區(qū),精心安排討論主題;根據校情實際,確定教改項目,實施課題研究;開展專題調研,掌握師生思想脈搏,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四是強調成效性。學習培訓活動的最終目的應落實到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更新觀念、指導實踐上。

      2.立足基本點:明確標準要求,保證課程網絡化建設有章可依

      建立規(guī)章制度、明確標準要求是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基礎。高校應針對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結合學校的具體實際,建立健全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有關規(guī)章制度,包括課程網絡化“建設規(guī)劃”、“質量標準”以及“建設內容與要求”等。其中“質量標準”是學校對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進行管理與評價的重要依據和基本尺度,應涵蓋教學設計、網站制作與維護、課前準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在線答疑與輔導、課程考核、網絡教學資源應用效率等主要環(huán)節(jié)?!敖ㄔO內容與要求”是教師進行課程網絡化建設的具體要求和行動準則,應力求體現推進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方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建設目的,如表1所示。

      表1課程教學資源網絡化的內容與要求

      3.抓住關鍵點:建立激勵機制,推動網絡化課程資源有效運用

      激勵機制是一種激發(fā)內在活力的誘導性、驅動性機制,其功能是激發(fā)、引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向更高層次發(fā)展。針對課程網絡化建設的目標要求,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是激發(fā)教師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推動網絡化課程資源有效運用的關鍵所在。一是建立檢查督導制度。在課程網絡化建設計劃執(zhí)行期間,學校應建立正常的督查制度,按學期或學年組織不定期檢查,以監(jiān)督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建立完善校、院兩級教學督導體系,把課程網絡化建設與應用列為教學督導工作的重點之一,切實加強全過程督導,認真解決督查過程中發(fā)現的存在問題;建立教學信息員制度,在班級內聘請若干名學生擔任教學信息員,及時了解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促進課程網絡化教學工作的及時改進。二是建立評比獎勵制度。針對課程網絡化的建設與應用情況,應建立科學合理的評比辦法,每年對成績突出的課程和教師進行表彰獎勵。根據有關高校的實踐,可以采取“年度課程教學資源網絡化建設與應用綜合排名”,如表2所示。三是創(chuàng)新考核評價方式。改革傳統(tǒng)教學評價方式,建立課程網絡化教學考核體系,創(chuàng)新教師評價方式,將領導評價、專家評估、督導評教、同行評議與學生評教有機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多種教師評價方法,從不同側面對課程網絡化教學效果進行全方位考察,使評價結果全面、客觀;將課程網絡化建設與應用的成效納入專業(yè)評估、課程評估和教師年度教學工作考評的指標體系中,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網絡教學資源質量。

      表2年度課程教學資源網絡化建設與應用綜合排名辦法

      4.突出側重點:深化教學改革,提供課程網絡化建設創(chuàng)新平臺

      深化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制度是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的重點。推進課程網絡化建設既是高校加快教學信息化建設、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基本途徑,也是一項具體的教學改革措施,必須深化一系列配套的教學改革,為課程網絡化建設提供創(chuàng)新平臺。一是深化教學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完善的課程網絡化管理制度體系,構建現代教學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完善學分制管理制度,全面實施選課制和彈性學制,擴大學生的學習自主權;積極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加強對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指導。二是深化各項教學改革。確定多樣化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大膽探索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修訂教學計劃,調整課程結構,優(yōu)化教學內容;壓縮課堂教學總學時,擴大第二、三課堂,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空間;整合課程資源,設置任意選修課,推行主副修制,鼓勵學生跨學科專業(yè)修讀課程,著力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創(chuàng)新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擴大設計性綜合性研究性實驗項目,實行實驗室向學生開放,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設立創(chuàng)新實驗室和創(chuàng)新學分,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科研和創(chuàng)新活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三是深化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教材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作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通過網絡進行教學互動,使教師教學由教導變引導,學生學習由被動變主動。☉

      [1]張健.論普通高校課程網絡化[J].南寧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4):61-63.

      [2]羅鴻斌.高校網絡課程建設現狀與思考[J].甘肅科技,2008(18):192-193.

      (編輯:楊馥紅)

      G434

      B

      1673-8454(2010)05-0066-04

      猜你喜歡
      網絡化教學資源課程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fā)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當代新聞學的網絡化發(fā)展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初中語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探索
      初探教學資源開發(fā)的系統(tǒng)思維
      基于OPC的網絡化群梯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
      臨床實驗教學中教學資源的整合優(yōu)化與應用
      網絡化時代社會認同的深刻變遷
      我國食品安全網絡化治理的思考
      大余县| 合阳县| 富民县| 大理市| 盱眙县| 阿坝| 潮安县| 上栗县| 七台河市| 四子王旗| 潞城市| 澳门| 方正县| 故城县| 岳池县| 进贤县| 盖州市| 新化县| 土默特右旗| 四川省| 萍乡市| 莆田市| 开封市| 长乐市| 沾化县| 九龙县| 沙湾县| 丹江口市| 怀安县| 小金县| 彩票| 莆田市| 永善县| 吕梁市| 疏附县| 财经| 通辽市| 河南省| 峨山| 长宁县|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