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
有些孩子很敏感,也很容易激動,哪怕一點點的小事都會讓他們傷心地大哭一場。這樣的性格往往會讓他們的父母感到煩惱,很想趁著寶寶還未定型的時候快點糾正,這時父母該怎么做呢?
制定解決方案
從小教孩子看事情的光明面,增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凡事鼓勵孩子說出來,只有他用說的不用哭的,才給予正面響應;培養(yǎng)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同時也要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是不是忽略了孩子,或太兇、太嚴厲或者太保護々當然更不能孩子一哭就妥協(xié)。最后,還要給孩子時間,協(xié)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夠了,情況自然會逐漸好轉(zhuǎn)。
另外,哭,并不一定是件壞事。大哭后,孩子可以感覺輕松、減輕壓力。有些學者發(fā)現(xiàn)愛哭的人甚至比不愛哭的人生理與心理更健康,因此,父母不要為了清靜,過于抑制孩子的哭。
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閾比其他孩子更強烈。不準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為了讓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淚,應該鼓勵說他是一個堅強者,引導他克制哭,對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減少他的孤獨感和脆弱感。
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應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認可,產(chǎn)生成就感。不應該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不要強化孩子的哭
哭時不能給予表揚,不能因此給予特權(quán)或取消規(guī)矩,或因哭而免予懲罰等。父母對孩子的哭應采取中性態(tài)度,使孩子
找出愛哭原因
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氣質(zhì)來說,愛哭的孩子就是情緒本質(zhì)負向的孩子。情緒本質(zhì)負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時,通常會以負向的情緒:如哭鬧、發(fā)脾氣等來表達。這是他的個性傾向,但家長不了解,就容易跟著孩子鬧脾氣,以致于親子之間經(jīng)常鬧得不愉快,而無法心平氣和地教導。
哭只是獲取的手段
現(xiàn)在的家長孩子生的少,太過寶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從小只要孩子哭,大人總是滿足他、妥協(xié),讓孩子感覺到用哭來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語言表達能力不夠
由于家長或帶孩子的人照顧太周到,從小孩子不必說話,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語言表達應用能力無法成長,于是慣用哭鬧動作來表達。
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有些父母連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滿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總忙著照顧小的或忙著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愛或安全感等不滿足,就會顯得焦慮、不安,表現(xiàn)出來的是愛哭或不快樂的神情。
父母的態(tài)度過于嚴厲
大人太兇,一點小事就對孩子疾言厲色,嚇壞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婦”以博取同情。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山o一定的安慰,不能給太多同情,否則會哭得更兇。媽媽抱一抱,就會使他雨轉(zhuǎn)晴而高興起來。
讓孩子用語言表達
教會孩子善于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痛處,說清為什么要哭,這時媽媽給些安慰,可以減少哭的機會。
父母學會控制情緒
因這種孩子特別敏感,所以極易被大人的焦慮、緊張、憤怒、憂郁等情感所影響,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響孩子。如果情緒已經(jīng)表露,最好立即對孩子進行簡單的解釋,免得孩子不斷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將自己的情緒向孩子傾瀉,因為孩子沒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緒。
多些鼓勵少點批評
對孩子要少批評,多表揚。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脫下來,真了不起,讓我們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們把它調(diào)到前面來,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沒有達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樣,但他只要盡力了,就別批評他。假如孩子驕傲地告訴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責他把水灑得到處都是,而應先鼓勵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幫助他把水擦掉。
多些溫柔和幽默
對敏感的孩子來說,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會引起他的反應,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聲罵孩子,對他們溫和與幽默或許效果更好。但當敏感的小孩做了錯事時,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評,要清楚地說明錯在哪里。既不要斥責,也不能無原則。
別為孩子亂貼標簽
不要對孩子貼上敏感、好哭的標簽,否則以后就難以摘此標簽。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訴老師或保姆的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不要動不動就對人說這個小孩哭得像狼一樣。
引導寶寶向堅強邁進
讓孩子學會生活,把握自己
家長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軟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等于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導致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萎縮。
尊重孩子,不當眾揭孩子的短
相對來說,性格軟弱的孩子比較內(nèi)向,感情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當眾揭孩子的短,會損傷孩子的尊嚴,無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強化孩子的弱點。
讓孩子接觸同伴,鍛煉自己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這也是糾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徑。愛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點,父母要讓性格軟弱的孩子經(jīng)常和膽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著做出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鍛煉。
讓孩子大膽地說話
要做到這一點,功夫還是在父母身上。首先,父母應該戒急戒躁,不能當面打罵、責備,逼迫孩子說話:其次,可以邀請一些同齡小孩和他一起參與集體活動,這時父母在一旁引導或干脆回避,讓他們有一個自由的無拘束的語言空間。如果條件允許,父母還可以經(jīng)常帶孩子到一些視野、空間開闊的地帶,鼓勵孩子放聲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