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學(xué)院 陳 楠
《海上鋼琴師》
——鋼琴音樂成就電影
瓊州學(xué)院 陳 楠
電影離不開音樂,音樂在電影敘事、情感營造方面,給人們聯(lián)想和定性?!逗I箱撉賻煛分校适率澜绲囊魳纷鳛閿⑹稣吆颓楦写淼墓δ苄源?,本身既是內(nèi)容,又是音樂,脫離了單獨配樂的孤獨,增加了電影的豐富性。本片正是利用了音樂和電影空間的這些特點,利用故事世界音樂的表現(xiàn)力和造型感,成功地塑造了1900這個海上鋼琴師的形象。
故事世界音樂 爵士鋼琴 情感營造
電影描述了一位名叫1900的主人公,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生在船上,長在船上,死在船上,只為鋼琴而生的人的一生。他將一生所有的光芒撒在個這艘船上,短暫而凄美。
《海上鋼琴師》是意大利著名導(dǎo)演朱塞佩?多納托雷的作品,然而說到音樂,一定要講到 Ennio Morricone,這一位歐洲電影音樂配樂巨匠,一生為400多部電影譜寫原創(chuàng)音樂,簡直驚為神人,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是對他最大的肯定。他與多納托雷有著高度的默契,而且多納托雷給他的發(fā)揮空間也很大。像是這一部以音樂為主題的電影,ennio配起來真是如魚得水,而且他也憑借《海上鋼琴師》贏得了金球獎最佳配樂。
影片以爵士樂為主,在表現(xiàn)憂郁傷感的調(diào)子上,非常貼切。本文所節(jié)選的兩個曲子,一個是《Playing Love》,是1900在郵輪上灌制唱片時,弦窗外邂逅那位單純清秀的農(nóng)家姑娘時,心中萌生一種初起的愛戀情結(jié)而創(chuàng)作的一段獨奏。溫婉細膩如喁喁私語,被公推為全片最動人樂章。第二個是斗琴片段時1900彈瘋的那首曲子:《Enduring Movement》。這是一段爵士鋼琴,由爵士音樂演變而來的音樂體裁,用鋼琴演奏,它是從非洲民間音樂發(fā)展而成的,它以豐富的切分和自由的即興為其贏得全世界流行樂迷和鋼琴演奏家的青睞。
在無聲電影時代,音樂是從頭到尾貫穿整個故事的,不論是否跟情節(jié)相關(guān),總是一個樂隊伴隨著電影的播放不停地在演奏,后來代之以分散的以故事世界為準繩的音樂,這就是寫實主義。再到后來的經(jīng)典體系,基于非故事世界音樂的模式,等等。音樂的結(jié)構(gòu)和編排逐漸地與電影內(nèi)容相匹配,音樂的敘事功能逐漸加強,在這部電影中,音樂與電影內(nèi)容的和諧處理堪稱經(jīng)典。
這首曲子,是1900在郵輪上灌制唱片時,弦窗外邂逅那位單純清秀的農(nóng)家姑娘時,心中萌生一種初起的愛戀情結(jié),因此即興創(chuàng)作的一首鋼琴獨奏,此時的《Playing Love》的旋律是最完整的也是最柔美的,樂曲的開頭,在主題音樂出現(xiàn)之前,有一個長長的引子來進行鋪墊,節(jié)奏自由,運用了大量的連音,精彩地表現(xiàn)了爵士樂的散拍,表現(xiàn)一種迷茫和不知所措,為下面1900尋找感覺奠定基礎(chǔ),直到一個清純的女孩的出現(xiàn),1900在這一刻見到了自己心中的女神,于是,他的音樂就有了感情,找到了歸屬,動人的旋律呼之欲出。音樂在不停地流暢著,電影鏡頭不時地顯現(xiàn)女孩在海風吹拂下的鏡頭,在聲與情的自然融合中,一段經(jīng)典自然而成,在樂曲的結(jié)尾,一個嶄新的旋律蹦出,表現(xiàn)出一絲期待和渴望,但并未持續(xù)太久,隨著女孩的離去而消失。曲子與主人公的情緒相互輝映,正如他所說的,我的音樂不能和我分離。
電影最出彩的部分,莫過于斗琴片段,所謂的爵士樂發(fā)明者來挑戰(zhàn),演奏他的一曲典型的爵士風味鋼琴,悅耳動聽,無形中述說著他的故事,他對爵士的嚴謹和學(xué)術(shù)的追求。
起初,1900并沒有在意,最后,當對那個黑人鋼琴師的挑釁忍無可忍時, 1900決定教訓(xùn)一下這個家伙,于是向伙伴要來一根香煙,把它放在琴上,然后開始了一段令人窒息的旋律,1900使出了自己的絕活,這就是《Enduring Movement》。這是一支爵士鋼琴曲,以表現(xiàn)演奏技巧為主,運用多層次的復(fù)調(diào)織體手法,另外,還運用了模進、分裂等展開手法并加入快速的語句,因此,這首曲子表現(xiàn)出來的效果好像是幾個人在同時演奏,且配合默契,層次分明,這種高難度的技巧音樂,結(jié)合電影鏡頭的剪輯,將比賽推向了高潮,也將爵士鋼琴的即興演奏推向了高潮。
第一、樂旨與感知的一致。電影中,音樂可以作為一種替代性的詮釋,去理解電影本身,去理解故事的情感,樂旨是一小段音樂,由于特定的上下文關(guān)系,它獲得了符號的功能,具有指示功能。恰如《Playing Love》這首曲子的產(chǎn)生。當1900在郵輪上灌制唱片時,透過弦窗外邂逅那位單純清秀的農(nóng)家姑娘時,其實也可以做一段配樂,而不要這種聲源性的故事音樂,那這個電影就會失去主人公的感情色彩。一段音樂,樂旨代表著他的感情,通過音樂去和觀眾達成感知的一致。當《Playing Love》響起時,那種迷茫的散拍表現(xiàn)的正是1900當時的心情,跟觀眾的感覺和整個環(huán)境的氣氛十分吻合,情感在樂曲的演奏中不斷地變化,以至于女孩出現(xiàn)時,整個曲子的旋律變的流暢,似要表達出自己的心思一樣,結(jié)合電影藝術(shù)手法的表現(xiàn),誰能不為所動呢?
第二、“老套”的慣例。彼得?拉森在《電影音樂》中說到: “所有的音樂都不是全新的和原創(chuàng)的,而總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使我們想起其他的音樂。”也就是說所有的音樂都能傳達著建立在文化上的內(nèi)涵,通過風格、音樂特色、演奏方法等,指涉同類型的音樂,把建立在相同類型的文化基礎(chǔ)上的情感因素激發(fā)出來。在斗琴的片段中,雙方演奏的都是爵士,比賽之初,1900并沒有太在意,只是跟著黑人鋼琴師在演奏,音樂的選擇并沒有那么激烈,相反,還有一點歡快的感覺,然而,演奏到最后的《Enduring Movement》的時候,半音階的頻繁反復(fù),速度快到極致,技巧性非常出神,沉浸其中的1900大汗淋漓,鋼琴的世界里何嘗不是一種自我,炫技的效果通過兩邊的觀眾表情和琴鍵摩擦后燃煙的細節(jié)展露無遺。之所以選擇爵士,是因為真正的爵士樂最講究即興演奏,觀眾能自動識別到這種音樂帶來的氛圍和激發(fā)的情感。雙方在比賽中的曲子,都是即興的演奏,尤其是1900的那段《Enduring Movement》,更是把即興演奏發(fā)揮到了極致,自由發(fā)揮,激情四射,爵士樂的老套情感套路,在這里依然燦爛。
在電影的最后,當朋友勸他離開船時,他說:“我看不見城市的盡頭,我需要看見世界的盡頭。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并不是無限的,音樂是無限的。在琴鍵上,奏出無限的音樂,我喜歡。可是走過跳板之后,前面的鍵盤,有無數(shù)的琴鍵。無限大的鍵盤怎奏得出音樂?……原諒我,朋友,我不能下船?!?/p>
正像影片主人公一樣,電影也離不開音樂,音樂在電影敘事,情感營造方面,給人們聯(lián)想和定性。而故事世界的音樂并非每個電影里都是必要的,但在本片中,這類音樂作為敘述者和情感代理的功能性代表,本身既是內(nèi)容,又是音樂,脫離了單獨配樂的孤獨,增加了電影的豐富性,本片正是利用了音樂和電影空間的這些特點,利用故事世界音樂的表現(xiàn)力和造型感,成功地塑造了1900這個海上鋼琴師的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就是音樂的魅力所在。
陳楠,海南省瓊州學(xué)院藝術(shù)系鋼琴教師。
10.3969/j.issn.1002-6916.2010.1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