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茂 徐新 胡秀蓮 唐良秋 張社兵 劉向陽 陳寶峰 陳韶林
近年來脈搏波傳導速度被廣泛應用于評價動脈壁的擴張性和硬度,Kim等[1]研究證實了baPWV吸煙時間正相關、Tomiyama等[2]研究證實血壓水平與baPWV增加相關。Nakanishi等[3]發(fā)現(xiàn)代謝綜合征與baPWV有強相關性。吸煙、高血壓及代謝綜合征是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已經得到公認。上述許多相關研究等證實baPWV為進一步客觀地評價這些危害提供了可量化的指標。對冠心病患者PWV與BNP關系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探討冠心病患者PWV與BNP水平關系。
1.1 病例選擇 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40~75歲,平均(56.3±9.2)歲。對行冠脈造影或心臟血管CTA明確冠心病診斷的進行統(tǒng)計分析。排除肝腎功能異常、血糖異常、腦梗死、腦出血、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1.2 研究方法 PWV的測定:采用全自動動脈硬化測定儀(VP-1000,日本科林公司),檢查前記錄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以及患病史,患者靜息15 min以上,在25℃左右的室溫下測定肱-踝動脈PWV作為評估大動脈彈性的指標:患者平臥于檢查床上,四肢縛4個示波血壓袖帶,連接好工導聯(lián)心電圖(ECG)電極,并將一個心音傳感器放置在心電圖胸導聯(lián)V4的位置上,4個袖帶同時充放氣,并監(jiān)測ECG和PCG。取左右兩側baPWV的高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血漿BNP檢測:入院后晨起空腹在患者安靜狀態(tài)下采取2 ml靜脈血,加入含0.30 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20 μl和10 μl抑肽酶的預冷試管中混勻,1000 r/min離心3 min,抽取上清液,-20℃保存。采用美國Biosite公司生產的Trige BNP test診斷儀,用熒光免疫法定量測定血漿BNP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入選和剔除標準分別為0.05和0.1(a入=0.05;a出=0.10),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可能影響PWV的因素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BNP作為因變量,將可能影響B(tài)NP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結果顯示僅PWV是BNP的獨立影響因素(P<0.01)。而與心率、收縮壓、舒張壓、脈壓、空腹血糖、年齡等因素均無明顯相關關系。見表1。
表1 BNP多元逐步線性回歸結果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通常見于冠狀動脈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腔直徑狹窄在50%以上的患者,動脈彈性減退、僵硬度增加是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預測因素,動脈彈性減低有可能成為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PWV為脈搏波在動脈的傳導速度,由于動脈彈性減低,脈搏波在動脈系統(tǒng)的傳播速度加快,被廣泛應用來作為評估動脈僵硬度的一個指標。
腦鈉肽(BNP)是利鈉肽類的一種肽類激素,在1988年首先由Sudoh等[4]從豬腦組織中分離出來,隨后被證實在人類心肌組織中也大量存在,且其分泌量高于腦。BNP廣泛分布于腦、脊髓、心肺等組織,以心臟含量最高,心房和心室均可分泌BNP。在體和離體實驗表明60% ~80%血漿BNP的分泌來自于心室肌細胞[2]。Aun等[5]研究證實BNP在診斷收縮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張性心功能不全有較高的敏感性及特異性。
既往對PWV的影響因素已有多方面的研究,但對冠心病患者PWV與BNP關系的研究較少。本研究發(fā)現(xiàn)本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PWV和BNP顯著正相關,隨著PWV的升高BNP亦升高。PWV是BNP的獨立影響因素(P<0.01),而與心率、收縮壓、舒張壓、脈壓、血糖、年齡等因素均無明顯相關關系。研究提示降低動脈PWV可作為一個治療目標,間接了解對心功能不全治療效果。本研究需繼續(xù)對患者長期隨訪觀察,了解改善冠心病患者PWV對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預后的是否有改善。從而為冠心病患者治療提供新的觀察指標。
[1]Kim J W,Park C G,Hong SJ,et al.Acute and chronic effect of cigarette smoking on arterial stiffness.Blood Press,2005,14(2):80-85.
[2]Tomiyama H ,Arai T ,Koji Y,et al.The age related increase in arterial stiffness is augmented in phases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hypertension .Hypertens Res,2004,27(7):465-470.
[3]Nakanishi N,Shiraishi T,Wada M.Brachial2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a J apanese population:the Minoh study.Hypertens Res ,2005,28(2):125-131.
[4]Sudoh T,Kangawa K,Minamino N,et al.A new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orcine brain.Nature,1988,332∶78-81.
[5]Aun Yeong Chong,Bethan Freestone,Jeetesh Patel,etal.Endothelial activation ,dysfunction,and damage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the relation t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outcomes.Am J Cardio,2006,97:67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