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雙武
兩周年之后還有很多年
■文/張雙武
恪守百年現(xiàn)代新聞技術傳承,迎接民意社會的歷史機遇,分享、參與和運用網(wǎng)絡的力量推動中國。
如何聯(lián)系我們?
電話:
010-67148585(總機)
010-67166328(直撥)
郵箱:
gaojian@blogweekly.com.cn或blogweekly@yahoo.com.cn
想進一步了解我們,請移步至:
官方網(wǎng)站:
www.blogweekly.com.cn
博客:
blog.sina.com.cn/blogweek
微博:
t.sina.com.cn/blogweekly
豆瓣:
douban.com/host/blogweekly
本期雜志出版之日,也是《博客天下》創(chuàng)刊兩周年之時。世易時移,流走的是歲月,不變的是情懷。
兩年了,日復一日地如鐘擺般上班下班,門口的馬路挖了又填,填了又挖,折騰不休。身形日漸佝僂,聲線不再嘹亮?;厥讬z視,陳列在書柜里整整齊齊的48期雜志提醒我,離開出發(fā)地,我們已經走了好遠。雜花生樹,白云蒼狗。
這幾天,我特地翻出創(chuàng)刊之初擬定的一些策劃案和計劃書,想看看兩年后的今天,當初的設想哪些是切合實際的,哪些計劃實現(xiàn)了,哪些還沒有實現(xiàn),未來應該朝哪方面使勁?
應該說,《博客天下》是第一份認識到網(wǎng)絡的力量,并進行合法化實踐而生存下來的紙質媒體。網(wǎng)絡的崛起為公眾民意開辟了一個新的窗口,對社會結構以及傳播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一本以博客命名的雜志,我們恪守百年現(xiàn)代新聞技術傳承,迎接民意社會的歷史機遇,分享、參與和運用網(wǎng)絡的力量推動中國。這一理念及其方法論,我們一以貫之,須臾不敢放松。
分享之途。姑娘要獨享,博客可共賞。養(yǎng)在深閨的是私情,一紙風行的是博文。作為一個“零門檻”媒體平臺,博客實現(xiàn)了由信息接受者向信息傳播者的角色轉換,代表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通過博客,可以讓自己學到很多,也讓別人學到很多。
參與之道。兩年來的實踐證明,博客新聞的出現(xiàn)不僅可能,而且不可阻擋。如果說新媒體必然顛覆傳統(tǒng)媒體這句話有危言聳聽之嫌,那么我們至少可以預測:在未來新聞競爭中,傳統(tǒng)媒體的專職記者與出色的博客新聞報道者將形成共生共存的關系,相得益彰。
運用之妙。毋庸諱言,與傳統(tǒng)媒體新聞相比,博文在其自身的可信度上還存在一定缺陷。在運用博客作為新聞信息的來源時,必須細心甄別,擇善而從,切不可以訛傳訛,助紂為虐。
總而言之吧,整整兩年來,感謝廣大聰慧優(yōu)質的讀者和特約博主,感謝全國各級各地辛勤勞作的經銷商,感謝與我們的價值觀高度契合的廣告客戶朋友,感謝所有精誠合作的戰(zhàn)略伙伴機構。
每到這種說感謝的時候我總是很緊張,很忐忑,就像學生交出作業(yè)等著老師評分,廚師做出菜肴等著食客品嘗,張藝謀拍出“山楂樹”等著觀眾檢閱一樣,我們盡心了,努力了,都想得到一個好成績。郭德綱說:“人來得不少,樓上樓下好幾萬人好幾個姓萬的人。學生郭德綱向衣食父母致敬?!蔽覀冏鲭s志的也要學習人家耍嘴皮子的,干出的活兒要有讓讀者花錢購買的理由。理由充足了,讀者掏錢,買;花時間,讀;然后,贊。如此,便妥了。
臺灣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zhí)行長何飛鵬先生據(jù)說有個習慣,他在面試員工時總喜歡問應聘者:“你認為一本雜志成功最主要的三個原因是什么?”應聘者一般回答:“內容好、對讀者有幫助、精確的推廣行銷?!钡蜗壬詈蠼視缘拇鸢甘牵骸皟热莺?、內容好、內容好?!币源伺c本刊編輯部全體同仁共勉。
如果你想活下去,就要活到最后。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如是說。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兩周年之后還有很多年,大步流星,莫停留。
聯(lián)系編輯:bcj@blogweek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