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濤,梁蕾,薛紅
(1.首都體育學院 武術教研室,北京 100088;2.哈爾濱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5)
大學生對武術的認知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
孟濤1,梁蕾1,薛紅2
(1.首都體育學院 武術教研室,北京 100088;2.哈爾濱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5)
對北京4所高校大學生武術認知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研。結果顯示,普通高校大學生喜愛武術,但卻不喜歡武術課;高校對武術的宣傳力度不夠,武術在高校普及程度不高;大學生對于武術的認知僅停留在表面層次上,而對于武術的文化內(nèi)涵了解甚少。應該通過改革高校武術教學,在大學生中普及與推廣武術這項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
學校體育;武術;教學改革;普通高校
中華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文明和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每一個中國人都為祖先留下的這筆精神財富而驕傲。一項調(diào)查結果顯示,中國人普遍具有較強的傳統(tǒng)文化優(yōu)越感,傳統(tǒng)文化的日漸流失也深深地撼動了每一個中國人,絕大多數(shù)(68.7%)中國人認為我們應該保護傳統(tǒng)文化[1]。當代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主要建設者和接班人,增強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及傳承意識和責任是保護民族文化長久不衰的重要措施。武術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代表,傳播與普及武術知識及技能是增強大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感與傳承意識及責任的有效途徑。然而通過本研究在對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外交學院等4所高校210名學生(共發(fā)放問卷210份,回收204份,回收率 97%)問卷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高校學生對武術的認知以及武術在高校的開展都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如何在大學生中普及武術知識與技能,提高大學生對武術的認同和認知,已經(jīng)迫在眉睫。
1)大學生認知武術的渠道。
調(diào)查結果表明,大學生了解武術主要是通過港臺和內(nèi)地的影視作品,真正通過各級學校武術教學來了解武術的只占少數(shù),43.1%認為武術在學校的開展狀況很一般,28.4%認為做的不好,只有6.4%認為做的很好。58.0%受訪者認為學校舉辦的武術表演、比賽、講座等活動不多。幾乎沒有學生會去公園或健身場所學習武術,更不要說通過武術專業(yè)書籍來了解武術了。這表明武術沒有成為大學生的主動認知領域。
2)大學生對武術的喜愛程度。
調(diào)查結果顯示,82.3%的受訪者非常喜歡精彩的武術表演,但是僅有 18.6%非常喜歡上武術課。究其原因:71.6%認為武術學起來比較難;63.7%認為學習一套武術動作需要的時間比較長;62.8%認為學習武術需要具備比較好的身體素質;55.7%認為武術離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比較遠。
3)大學生對于武術文化的認知。
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者魯斯·本尼迪克特指出:“文化就是通過某個民族的活動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思維和行為方式,一種使這個民族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方式?!盵2]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它孕育了華夏先民的實踐活動,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格斗與健身武術技藝,并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武術文化。
調(diào)查結果顯示,4所大學的學生將健身(38.2%)、修身養(yǎng)性(35.2%)和防身(30.9%)的功能作為武術的前三大功能。對于武術文化的內(nèi)涵只有 38.2%的學生能夠做到一般性的了解,而33.3%表示不太了解。76.4%認為武術非常有必要傳承下去,然而僅有 33.1%認為武術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做得比較好。76.2%認為西方體育文化的涌入對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產(chǎn)生了比較大的沖擊。
1)深入發(fā)掘武術文化內(nèi)涵,提高大學生對武術文化的理解能力。
任何體育項目雖然都具有文化意義,但沒有一個項目像武術那樣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那么大的包容量和負載能力。中國武術的價值表現(xiàn)在它的文化獨特性方面。從文化學意義上講,中國武術是一種文化身份的象征,其存在的價值是具有“中國性”的[3]。它的存在和被世人接受是由于它與其它類型的身體活動有著本質區(qū)別。鑒于學校教育本身在培養(yǎng)學生文化認同感方面做得還不夠,因此,應在普通高校開設武術課程,加強大學生對武術文化的理解力。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向學生講授武術文化,一是技術課。重點講解武術的攻防意識,讓學生充分理解武術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等運動特點。二是理論課,講解武術運動的起源、產(chǎn)生、發(fā)展及其特點,讓學生理解武術不同于其他運動的民族特色。三是通過對武術傳統(tǒng)功法與動作名稱進行分析,揭示其中的哲學思想、意識與作用,挖掘更深層的武術文化。
2)深化武術教學改革,激發(fā)大學生習武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武術產(chǎn)生興趣,才能激發(fā)學習的動力。調(diào)查結果顯示,71.8%的受訪者對武術好的同學或老師比較羨慕,56.2%的人認為武術老師對自己有比較大的感染作用。多年來,高校武術以三路長拳和24式太極拳作為教學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無論在攻防性、健身性還是娛樂表演性上都不能滿足現(xiàn)代大學生的要求。因此,編寫符合大學生身心特點的教材,增加一些實用性較強的技法,如擒拿與反擒拿、摔法等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
3)加大武術在普通高校的宣傳力度。
大學生對武術的認識主要來源于影視武打作品,而大眾傳媒對武術的不實宣傳可能誤導了青年學生對武術的正確認識,并影響到他們的選擇。生活中的武術是現(xiàn)實的,影視作品中的武術其實首先是一種藝術,是宣傳武術的一種手段和途徑[4]。
高校體育課堂是學生學習與掌握武術知識的基本途徑,但是課時少,學習時間相對較短,因此需要拓寬多種渠道,利用多種方法與手段,加大武術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學生有了解與學習中國武術的機會。高校一般都有武術社團組織,這些組織可以通過宣傳口號、宣傳畫等方式傳播武術常識,通過舉辦“武術知識”講座及競賽、武術電影周、武術專題研討會、武術表演等活動,向廣大高校學生介紹武術的歷史淵源、比賽規(guī)則、特點及價值等相關內(nèi)容,從而使參與者更深切體會中華武術精髓。此外,還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武術的精湛技藝與文化。目前,武術網(wǎng)站已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武術網(wǎng)站層出不窮,對宣傳和發(fā)展中華武術,搭建武術愛好者之間的交流平臺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1] 馬蘭. 中國人,文化認同感與危機感并存[EB/OL].http://www.zxqikan.cn/szxw/wscl/bjjs/b2008/f/200902/2 8158.html.
[2] 劉云安. 淺析中國傳統(tǒng)武術文化的傳承[J]. 搏擊·武術科學,2005(9):13.
[3] 王崗. 武術價值何在[J]. 中華武術,2009(5):35.
[4] 莊長寬. 影視宣傳對中國武術的影響[J]. 搏擊·武術科學,2006(2):20.
The current state of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he Wushu re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NG Tao1,LIANG Lei1,XUE Hong2
(1.Department of Wushu,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 100088,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aerbin Normal University,Haerbin 150035,China)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Wushu re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t 4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in Beijing,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college students at commo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like the sport of Wushu, but do not like Wushu classes; Wushu is not sufficiently promoted by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widely popularized at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the Wushu re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till remains at the superficial level, whil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Wushu is not profound. The authors considered that Wushu as an excellent traditional nation sport should be popularized and promoted among college students by means of reforming college Wushu teaching.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Wushu;teaching reform;commo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G852
A
1006-7116(2010)05-0072-02
2009-12-27
北京市屬市管高校人才強教計劃資助項目(PXM2009-014206-076286)。
孟濤(1970-),女,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武術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