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上海體育賽事發(fā)展的國際比較——以與紐約、倫敦、墨爾本的比較為例

      2010-12-10 10:59:36張穎慧李南筑
      體育科研 2010年1期
      關鍵詞:墨爾本體育賽事紐約

      張穎慧,姚 芹,李南筑

      上海體育賽事發(fā)展的國際比較
      ——以與紐約、倫敦、墨爾本的比較為例

      張穎慧,姚 芹,李南筑

      通過上海與紐約、倫敦、墨爾本這3個公認的國際體育賽事知名城市的體育賽事發(fā)展的比較,分析得出上海的體育賽事發(fā)展在賽事數(shù)量上的差距并不明顯,主要的差距體現(xiàn)在:固定賽事少;賽事的級別不高,影響力相對較弱;賽事本土化程度不高;群眾體育賽事發(fā)展較弱;體育賽事管理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

      上海;體育賽事;城市;國際比較

      體育賽事發(fā)展到現(xiàn)在,賽事與城市的關系日益密切,兩者相互依賴,相得益彰。城市的發(fā)展為體育賽事發(fā)展提供支持與保證;體育賽事反過來促進城市的發(fā)展。實力越強的國家或城市,舉辦的體育賽事往往規(guī)模越大,級別也越高。體育賽事的發(fā)展水平已經(jīng)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或城市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城市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上海自1983年承辦第一屆全國綜合性運動會——第五屆全國運動會,到現(xiàn)在形成F1、上海網(wǎng)球大師杯賽(現(xiàn)為ATP1000上海大師賽)、世界斯諾克上海大師賽、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匯豐高爾夫冠軍賽和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這六大標志性賽事的格局,體育賽事發(fā)展的成績喜人,表現(xiàn)出量的擴大以及質的飛躍。體育賽事作為城市的一張靚麗名片給上海的城市發(fā)展注入了活力,也為上海贏得了世界的矚目與贊譽。立足國內,上海的體育賽事走在發(fā)展的前沿,但放眼世界,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上海與國際上真正的知名體育賽事城市在體育賽事發(fā)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2007年,總部位于倫敦的國際體育咨詢機構Ark Sports做過一項研究,它綜合評價了20個世界都市的體育賽事發(fā)展的硬件、軟件部分,最后得出,世界都市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指數(shù)評選排名前八位為墨爾本第一,巴黎和悉尼并列第二,柏林列第四,接下來依次是:倫敦、馬德里、紐約、北京、東京、開普敦[1],上海并不是其中之一。

      上海目前已確定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區(qū)域性的國際性大都市,上海體育也正致力于建設國際知名體育城市。這就要求上海體育賽事的發(fā)展應具有國際眼光,具有國際前瞻性,以國際的水準來要求自己。因此,本文擬通過上海與一些公認的國際知名體育賽事城市,如紐約、倫敦、墨爾本進行體育賽事發(fā)展方面的國際比較,分析上海與這些城市之間存在的差距,并借鑒其經(jīng)驗,找出相應的對策,為更好地促進上海體育賽事的發(fā)展,加快上海成為國際知名體育城市以及國際大都市建設的步伐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內容

      本文選取了3個公認的國際知名體育賽事城市紐約、倫敦、墨爾本作為比較對象,就體育賽事發(fā)展狀況與上海進行比較研究。

      1.1 比較的對象

      本文綜合走訪的學者、賽事運作專家、體育部門有關人員的建議和意見,選擇了紐約、倫敦、墨爾本這3個城市作為與上海比較的對象。紐約、倫敦這兩個城市均為世界性的國際大都市,同時體育賽事發(fā)展成果顯著,是上海未來努力的方向。墨爾本雖不是世界性的國際大都市,卻憑借體育賽事獨樹一幟,成為國際知名的體育城市,因此,它在體育賽事發(fā)展上的成功經(jīng)驗也非常值得借鑒,本文也將其納入比較的范圍。

      從科學的角度看,體育賽事的國際比較是十分困難的,主要在于可比性問題。紐約、倫敦、墨爾本這3個城市中,上海與紐約最為相似,兩者均為本國的經(jīng)濟中心,均屬于移民城市且均地處本國的東部沿海,地理位置優(yōu)越,不同的是紐約的人口明顯少于上海,而且紐約不僅是本國的經(jīng)濟中心,還是全球的商業(yè)和金融中心。倫敦則同為本國的經(jīng)濟和政治、文化中心。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個沿海和移民城市,但人口不足400萬,與上海相差較大。因此,本文將上海與紐約的比較作為重點,通過現(xiàn)狀的對比說明問題。

      1.2 比較的內容

      城市的體育賽事包括國際性賽事、全國性賽事、全國性以下賽事,由于全國性以下的賽事種類繁多,數(shù)量龐大,對它的搜集及統(tǒng)計工作困難較大,體育部門也很難有準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因此,本文主要對城市間的國際性賽事和全國性賽事進行比較,重點搜集了4個城市在2008年度舉辦的國際性和全國性的賽事信息,在能夠查詢到的情況下也搜集了部分全國性以下的賽事信息。以這些信息為主要依據(jù),本文從賽事數(shù)量及分布、運動項目的數(shù)量級分布、群眾體育賽事、賽事品牌競爭力、賽事文化、賽事管理水平等方面進行了上海與其它3個城市體育賽事發(fā)展的國際比較,并對比較的結構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1.3 賽事信息的來源

      在信息來源上,上海的賽事信息是由上海市體育局競賽處提供,包括國際性和全國性賽事。紐約市的體育賽事是通過紐約市體育委員會(New York City Sports Commission)的網(wǎng)站查詢獲得,該組織是紐約市主管體育的政府部門。由于該網(wǎng)站提供的主要為紐約的年度性賽事信息,因此,本文整理的是2008年紐約的國際性和全國性的年度賽事及全國性以下的年度賽事。英國的體育管理體制與我國不同,政府部門主要負責群眾性體育賽事,在英格蘭體育委員會網(wǎng)站(http://www.sportengland.org/)中的“倫敦”板塊未能找到本文所需要的賽事信息,最后通過查詢倫敦旅游局的網(wǎng)站(http://www.visitlondon.com/cn/)獲得。但由于該網(wǎng)站提供的賽事信息不完備,本文盡可能的通過其他的相關網(wǎng)站獲取賽事信息,包括英國旅游網(wǎng)(http://www.totaltravel.co.uk/)、倫敦觀光網(wǎng)(http://www.viewlondon.co.uk)、倫敦在線(http://www.londononline.co.uk/)、倫敦網(wǎng)(http://www.londontown.com/)等。墨爾本的體育賽事信息主要是通過維多利亞大型活動管理有限公司(Victorian Major Events Company,簡稱VMEC)的網(wǎng)站獲得。該公司是協(xié)調墨爾本體育賽事的機構,其網(wǎng)站有比較完整的賽事信息,本文通過它獲得了2008年墨爾本舉辦的主要國際性與全國性賽事。

      2 上海體育賽事發(fā)展的國際比較

      2.1 上海與紐約的體育賽事發(fā)展比較

      紐約被認為是國際著名的體育賽事之都,每年都要舉行各種各樣的體育比賽。2008年,紐約市舉辦的固定賽事,即每年定期舉辦的賽事中,至少包含37項國際性賽事,40項全國性賽事,其中美國網(wǎng)球公開賽和紐約馬拉松賽是影響最大的兩個賽事。與上海進行比較,紐約的體育賽事在以下3方面優(yōu)勢較為明顯。

      2.1.1 固定賽事多,賽事時間分布均勻

      在賽事數(shù)量上,2008年上海共舉辦了45項國際性賽事,54項全國性賽事。由于搜集到的紐約體育賽事均為固定賽事,所以兩者在總量上不能直接比較。但經(jīng)初步統(tǒng)計上海2008舉辦的國際性賽事中僅有24項為固定賽事。因此可見相對紐約來講,上海的固定賽事較少。固定賽事是指能夠在城市長期舉辦的賽事。作為城市,把體育賽事固定下來,有利于進行持續(xù)長久的包裝和營銷,城市的體育品牌會更長遠更穩(wěn)固,同時也更利于城市對體育項目的培育。目前上海自己培育和創(chuàng)立的傳統(tǒng)品牌賽事不多,大多數(shù)為舶來品,較有影響力的固定賽事有:網(wǎng)球大師杯賽(現(xiàn)為ATP1000上海大師賽)、F1大獎賽、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上海國際馬拉松賽、世界沙灘排球巡回賽(金山)、世界攀巖分站賽(靜安)、國際標準舞錦標賽(盧灣)、環(huán)滬港國際自行車賽(東亞)、環(huán)崇明島國際自行車邀請賽、蘇州河國際龍舟賽等[2]。

      在賽事的時間分布上(見表1),紐約的體育賽事總體上較為均勻在分布在一年的12個月中,其中6~7月,9月以及12月是紐約的體育賽事比較集中的時間段,其舉辦的固定賽事的數(shù)量都在8項以上,其他的月份也保證了至少4項的年度賽事,并且國際性與全國性賽事相互穿插。上海的體育賽事也稱得上是全年不休,但往往出現(xiàn)“扎堆”的現(xiàn)象,賽事大多集中在4~5月,及9~12月。而且分析發(fā)現(xiàn),在2008年上海六大標志性賽事無一例外都是在9~11月間舉行,這使得賽事在一年之中“大漲大落”,難以形成穩(wěn)定持久的體育氛圍。賽事的時間分布涉及賽事的時間結構問題,也是涉及城市的賽事的資源分配問題。

      表1 紐約與上海的體育賽事的時間分布對比Table Ⅰ Comparison between Time Distribution of Sport Events in New York and in Shanghai

      2.1.2 賽事本土化程度高,群眾體育賽事活躍

      紐約賽事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賽事本土化程度高,市民的參與熱情很高;群眾性、傳統(tǒng)型的體育賽事非常多。在紐約,比較流行的運動項目有籃球、自行車、田徑、跑步或行走,紐約城區(qū)內隔三岔五就會出現(xiàn)籃球賽、自行車賽或跑步比賽等,市民參與的熱情都很高,5月的自行車月更是全城總動員。在該月,紐約市將舉辦超過200項的大小賽事,以呼吁每一位紐約市民成為每日騎自行車大軍中的一員。紐約的群眾體育賽事往往都有運動的主題,這些主題不與國家或城市政府的大事或號召相關,更多是與社會的公益事業(yè)或者市民的切身利益相關。如2006年創(chuàng)立的梅捷·瓊斯籃球聯(lián)賽(Maggie Dixon Classic)于每年的11月份舉行,這項賽事被命名為梅捷·瓊斯,是為了紀念首次執(zhí)教并率領A r m y女隊殺入美國大學體育總會籃球錦標賽并奪冠,之后因病不幸逝世的主教練梅捷·瓊斯,表達紐約市民對她的緬懷之情[3]。又如紐約青少年聯(lián)盟母親節(jié)跑步賽(New York Junior League Mother’s Day Race£o A Race To Erase Domestic Violence)是為了呼吁消除家庭暴力。紐約還有一些極具特色、風趣的體育賽事,如紐約市掰手腕大賽(NYC Big Apple Grapple XXXI),不僅在紐約非常受歡迎,還吸引了各個國家的選手來參賽[4]。紐約賽事廣泛的群眾基礎對紐約的城市精神、市民素質的培育,城市風貌的展示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利于團結全市市民的力量推動整體賽事的發(fā)展。反觀上海的群眾體育賽事,往往缺乏吸引力,與市民保持了一定距離,不利于團結市民的力量發(fā)展體育賽事。

      2.1.3 賽事的品牌競爭力強

      紐約重大賽事的特點是賽事的規(guī)模大、影響廣、級別高。紐約最具代表性的兩大賽事分別是紐約國際馬拉松賽和美國網(wǎng)球公開賽(見表2)。從上海的重大體育賽事表現(xiàn)的總特點來看,也可以歸納為規(guī)模大、影響廣、級別高9個字,其中“規(guī)模大”主要是指參與的部門多、人員多(觀眾、工作人員等);“影響廣”主要是指向世界傳播的范圍廣;“級別高”主要是指國際單項最高級賽事[2]。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兩大賽事分別是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和網(wǎng)球大師杯賽。巧合的是這兩組代表性的賽事在運動項目上正好對應起來,認識兩個城市在體育賽事品牌競爭力上的差距也正好通過這兩組代表性賽事在品牌歷史、賽事影響、舉辦時間、參賽人數(shù)、觀眾人數(shù)上的對比表現(xiàn)出來。

      表2 上海與紐約的代表性賽事的對比Table Ⅱ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presentative Sport Events in Shanghai and in New York

      由表2可以看出,首先在賽事的品牌歷史上,上海的兩項賽事無法與紐約的賽事媲美,美網(wǎng)的創(chuàng)始時間比我們早了123年之多,而且綜合紐約賽事的整體情況,具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的賽事遠不止這兩個,如環(huán)五區(qū)自行車賽(Five Boro Bike Tour)于1977年開始舉辦;貝爾蒙特有獎大賽(the Belmont Stakes)起源于1866年。這些賽事在長期的發(fā)展歷程和與城市的互動中形成了深厚底蘊的賽事文化,它們是城市的標志和象征,是城市文化的體現(xiàn)[5]。上海的體育賽事起步較晚,在這樣真正的“體育城市”面前,就顯得捉襟見肘。其次,在賽事級別和規(guī)模上,上海的兩項賽事也無法與紐約的兩項賽事相提并論,尤其是2008年紐約國際馬拉松賽能吸引的現(xiàn)場觀眾人數(shù)竟超出上海馬拉松賽的10倍,足可見該賽事的受歡迎程度和品牌號召力。再次,美網(wǎng)和紐約國際馬拉松賽都是紐約的自主品牌,上海國際馬拉松賽也是上海的自主品牌賽事,但上海網(wǎng)球大師杯賽卻不是。雖然2009年終于盼來了ATP1000上海大師賽來替代這一賽事,但是我們不能忽視這一問題,上海近幾年舉辦的一些國際性體育賽事,基本上所有權都不屬于上海,賽事合同期滿就將易地舉行。從某種程度上,上海是為他人做“嫁衣裳”,沒有形成自身的品牌賽事[2]。

      2.1.4 上海與紐約的體育賽事比較分析

      對比紐約體育賽事在這幾方面的優(yōu)勢,上海在固定賽事數(shù)量、賽事時間分布合理性、賽事本土化程度、品牌競爭力上存在實際的差距。賽事的品牌競爭力屬于規(guī)模問題,規(guī)模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賽事的總量及不同種類的賽事的數(shù)量;二是指賽事的平均規(guī)模,上海的重大體育賽事的級別雖然也算比較高,但與紐約相比,賽事的品牌競爭力遜色很多。固定賽事少、本土化程度不高、時間分布不均勻屬于賽事的結構問題。結構的問題有的是歷史造成的,如固定賽事,在賽事發(fā)展的早期,賽事往往是固定在一個城市。而現(xiàn)在,綜合性體育賽事一般是非固定的,單向賽事,尤其是國際性頂級賽事落戶于一個城市的難度越來越大。例如上海從1998年舉辦喜力網(wǎng)球公開賽,2002、2005-2008年又連續(xù)舉辦了5屆網(wǎng)球大師杯賽,直到2009年才使得A T P 1000網(wǎng)球大師賽落戶上海。因此引進賽事更要早期規(guī)劃,尋找機會才有可能,長期看培育本土的自主品牌賽事也是增加固定賽事比例的一個渠道。其次還是規(guī)劃的原因,影響力較大的國際性體育賽事的申辦或者爭取某項賽事的永久舉辦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內很難實現(xiàn),規(guī)劃的任務就是要提前選擇合適的賽事并為之作長期的戰(zhàn)略準備。當然,賽事的規(guī)模不是越大越好,不論是數(shù)量,還是賽事的平均規(guī)模都應與城市的需要與實際相適應,落后于城市的需要就會成為城市的負擔,超出城市的需要和實際也不利于城市和自身的發(fā)展。因此,這一比較結果更多的是為我們參考所用,上海需要怎么的賽事規(guī)模,如何進行城市整體的賽事規(guī)劃需要充分的社會調研和嚴格的論證。其中,社會的接納度和的民眾的喜愛度是規(guī)劃過程中的重要考慮因素。

      2.2 上海與倫敦的體育賽事發(fā)展比較

      英國是許多現(xiàn)代體育項目的搖籃,也是四項世界十大最受矚目年度體育盛事的主辦國。英國的有四大體育賽事:溫布爾登公開賽、全國越野障礙賽馬賽、倫敦馬拉松比賽、英格蘭足球超級聯(lián)賽,其中前三項以及英超聯(lián)賽部分賽事均在倫敦舉行。倫敦是世界上舉辦過兩屆奧運會的4個城市之一,同時也即將成為唯一一個舉辦3屆奧運會的國家。作為世界頭號商業(yè)中心的倫敦也是世界著名的體育賽事城市。相比較上海,倫敦在以下兩方面表現(xiàn)更為突出:

      2.2.1 運動項目的分布更為合理

      2008年,倫敦舉辦了約34項主要的國際國內重大賽事,其中國際性賽事22項,全國性賽事12項。34項賽事共包括17個運動項目,其中奧運項目占9項。上海2008年舉辦的99項國際國內賽事共包含了38個運動項目,其中奧運會項目占18項比例,可見奧運項目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在運動項目的數(shù)量分布上,倫敦的賽船和賽艇是最常進行賽事的兩個項目,進行的賽事數(shù)量均為6項,其余的運動項目大致為1~3項。上海的運動項目的分布起落較大,賽事進行的頻次最多的是賽車,包括F1賽車、房車賽、摩托車賽等,共有17項賽事,其次是籃球,共有8項籃球賽,接下來是足球、高爾夫、象棋等。由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運動項目只對應1~2項賽事,這樣的項目共28項,占全部項目的2/3以上。在倫敦,賽船和賽艇既是賽事最多的運動項目,同時也是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倫敦傳統(tǒng)賽事。但是在上海對應賽事數(shù)量較多的運動項目中,能夠體現(xiàn)上海本土文化和傳統(tǒng)習俗的賽事很少,像羽毛球、龍舟、風箏、橋牌這樣能夠展示本土文化、具有群眾基礎的運動項目對應的賽事數(shù)量卻只有一個。此外,倫敦的運動項目大多是奧運項目,同時又是比較流行的運動項目,同時深受倫敦市民喜愛的運動項目對應的賽事也比較多。上海的運動項目面比較廣,其中奧運項目的數(shù)量也不少,但項目總體比較冷門,吸引力相對較低。

      表3 倫敦與上海的運動項目分布比較Table Ⅲ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ports Distribution in London and in Shanghai

      2.2.2 賽事文化底蘊深厚

      與紐約類似,倫敦擁有悠久和豐富的體育歷史,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運動也發(fā)源于此。如創(chuàng)始于1877年的溫布爾登網(wǎng)球錦標賽是網(wǎng)球運動中最古老和最具聲望的賽事,每年吸引近30萬人觀賽。一年一度的倫敦馬拉松大賽自1981年誕生以來,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英國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之間從1829年開始,每年4月初春暖花開的時候,進行高校賽艇對抗賽,全世界近四億觀眾都樂于觀看該賽事。這項比賽也成為倫敦的經(jīng)典活動之一,成為倫敦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再如全英越野障礙賽馬會、考斯帆船賽周也都是倫敦有名的傳統(tǒng)賽事。

      由于其悠久的歷史以及倫敦人對體育的熱衷,倫敦的體育賽事在逐漸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內涵。與之相比,上海的體育賽事文化尚不深厚。上海體育賽事發(fā)展的歷史較短,人們的體育意識比較薄弱,體育賽事文化受到各種社會、經(jīng)濟、傳統(tǒng)觀念等因素的制約。目前上海致力于引進新的國際性大賽,這些大賽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風格和文化背景,上海需要時間去完成適應、吸收賽事文化,然后形成自身獨特賽事文化的過程。

      2.2.3 上海與倫敦的體育賽事比較分析

      運動項目的分布實際上也是運動項目的結構問題,包括奧運項目與非奧運項目、外來項目與本土項目的合理布局以及不同種類運動項目的賽事的合理數(shù)量安排。城市對于運動項目的選擇和培育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包括地理因素、群眾基礎、市民的需求、賽事市場的成熟度、運作技術的掌握程度等等。運動項目的合理布局也是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因此,合理的運動項目布局也是一個需要從城市整體賽事發(fā)展大局上考慮的問題。不同的運動項目代表了不同的運動文化,將運動文化、賽事文化融入城市文化,以及將城市文化體現(xiàn)在運動項目上,最終實現(xiàn)兩者的緊密結合、積極互動是城市選擇和培育合適的運動項目、進行合理的項目布局的發(fā)展目標。

      賽事文化是一個積累、傳遞、再積累的過程。上海與倫敦在賽事文化上的差距,一方面是歷史的原因,上海起步較晚,文化積累的過程不夠長,需要更長的時間深化賽事文化的內涵;另一方面是對體現(xiàn)城市自身傳統(tǒng)文化的賽事的挖掘不夠。倫敦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體育賽事多是發(fā)源于倫敦,在倫敦的文化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賽事,這些賽事逐步成為城市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而上海更多的是借用舶來品來實現(xiàn)提升城市形象和競爭力,本土文化的運動項目對應的賽事少,難以打造能夠體現(xiàn)上海本土特色的賽事。

      2.3 上海與墨爾本的體育賽事發(fā)展比較

      墨爾本一直被譽為世界上舉辦體育賽事的最佳城市,以“體育賽事之都”聞名世界。2008年墨爾本共舉辦了21項國際國內重要賽事,且大多為職業(yè)化項目的賽事,如網(wǎng)球、高爾夫、自行車賽。墨爾本體育賽事發(fā)展的成功經(jīng)驗中,以下兩點非常值得關注。

      2.3.1 賽事-旅游資源整合模式成熟

      賽事吸引了人群的集聚,也帶了來旅游商機。墨爾本是將賽事與旅游資源充分整合的最佳案例。它建立了一個以舉辦傳統(tǒng)賽事和申辦國際性體育賽事為核心的賽事——旅游模式(Event-Tourism Model),此模式的目標就在于通過體育賽事為當?shù)氐陌l(fā)展帶來可觀的經(jīng)濟收益和大量的媒體宣傳,并在時間和空間上調整賽事的平衡[6]。

      值得注意的是,墨爾本市旅游與賽事的結合是雙向的。旅游業(yè)繁榮的同時反過來對賽事進行必要的支持。維多利亞省旅游局有一個“維多利亞省活動計劃”,該計劃本著讓活動(包括賽事)最終成為有影響力的,能自我維持的活動的理念,向其提供財政上的支持和建議。如在2007年10月的一輪財政資助中,有17項地區(qū)性活動接受了1500澳元至7500澳元不等的資金[7]。

      而在上海,旅游的產品往往比較單一,各種報紙的旅游板塊介紹的旅游項目一般都以觀光為主,很少見到有關賽事的信息。但是隨著體育賽事帶來的國際國內游客越來越多,上海的旅游業(yè)也逐漸意識到了體育賽事的重要性,將賽事組合進旅游產品中,但是發(fā)展歷史很短,還處于起步階段。如2004年F1登入上海后,春秋國旅首先推出了F1中國站“觀賽+旅游”模式的新概念旅游產品,還在歐洲、美國開展了“F1+中國旅游”特色組合產品的宣傳,組成了近千人的特別觀賽和旅游的歐美客人[8]。這是一次有效嘗試。

      2.3.2 體育賽事管理機制的完善

      墨爾本的體育賽事管理機制與上海不同,它并不是由政府部門直接管理,而是由一家維多利亞政府牽頭成立的維多利亞大型活動公司(Victorian Major Events Company,簡稱VMEC)進行協(xié)調。1991年成立的VMEC是一家非營利性組織,它的主要職責是研究和評估現(xiàn)有的國際重大體育賽事及其申辦程序,并根據(jù)墨爾本的實際情況組織相關資源進行國際體育賽事的申辦,并不參與賽事的組織和管理工作[5]。

      VMEC在墨爾本體育賽事發(fā)展中扮演了參謀者與服務者的角色,它在對賽事進行專業(yè)的研究和評估的基礎上,進行賽前的決策和規(guī)劃,賽中的協(xié)調,以及賽事整個過程的服務。這樣一個組織的存在,使得墨爾本的體育賽事在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保持了賽事的可持續(xù)的、科學的、健康的發(fā)展,有助于賽事資源的整合,避免了重疊和不必要的競爭。而上海的體育賽事管理水平顯然還達不到這樣的水平,上海的體育賽事的申辦往往是各干各的,賽前也沒有專業(yè)、系統(tǒng)的研究與評估,賽事主辦方與社會各相關機構、部門之間的利益關系也沒有理清,離墨爾本這樣和諧的發(fā)展模式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2.3.3 上海與墨爾本的體育賽事比較分析

      現(xiàn)如今體育賽事的功能現(xiàn)在早已超出了體育本身的范疇,圍繞體育賽事形成了公關策劃、物流、餐飲、旅游、場館搭建、通信等一系列產業(yè)鏈。體育賽事與其他產業(yè)的資源整合在國外已比較普遍,除墨爾本之外,紐約市體育委員會也與紐約市旅游會展局實行資源整合,它是紐約市的官方營銷、旅游和會員組織。通過這種整合使得城市的體育和賽事營銷能夠在共同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營銷和會員組織的機會。又如新加坡旅游局在2008年F1顯著拉動旅游經(jīng)濟之后,2009年繼續(xù)以F1賽事為平臺,利用賽事舉辦各種配套活動,包括娛樂文化表演、大賽主題活動以及美食購物優(yōu)惠等,還舉辦了F1搖滾音樂會,這是F1賽事舉辦以來首次同時舉辦大型搖滾音樂會。這些活動為人們沉陷了一場“F1娛樂盛宴”,進一步鞏固新加坡“娛樂盛事之都”的地位[9]。

      實際上,國內的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已經(jīng)意識到體育賽事與相關產業(yè)資源整合的優(yōu)勢和潛力,很多的學者對體育旅游資源的利用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對策。但是在現(xiàn)實中還未找到一個適合的利用模式,墨爾本的體育賽事——旅游整合模式未必能夠適用于上海,但卻是一個非常值得借鑒的案例。

      關于如何管理體育賽事,當前世界各國的政府和城市的行政管理部門或多或少都使用一定的行政手段介入其中。主要的原因當然是賽事所具有的公共產品的性質,大、中型賽事具有的正外部性和必須使用部分公共資源。具體的分析,賽事運作通常是采用市場的方式,而賽事的規(guī)劃和引進則有政府介入,但各國各城市的介入方式和成都都有較大的區(qū)別。墨爾本是由政府直接或組建非營利性的機構履行城市規(guī)劃和大型賽事引進和協(xié)調的職能,通俗講是城市對城市的賽事群總體進行管理,它有明確的賽事規(guī)劃;有的城市則只是介入個別賽事進行管理,上海目前就采用這一方式??傮w上看前者系統(tǒng)性好,要達到的目標比較明確,難點是賽事規(guī)劃屬于軟項目規(guī)劃,有一定的難度。后者則隨意性大,當賽事不多時矛盾不突出,賽事多后賽事之間、賽事與相關的運行環(huán)境之間會造成矛盾,甚至沖突,導致資源的浪費。

      3 小結

      在世界范圍內的體育賽事發(fā)展領域,上海是后起之秀。上海憑借自身良好的經(jīng)濟基礎,開放的賽事經(jīng)營理念,依靠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別人需要更長時間完成的發(fā)展任務。但與公認的國際體育賽事知名城市相比,上海體育賽事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上海需客觀認識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迎頭趕上,才能在激烈的國際和國內競爭中與他人齊頭并進,或者超越對手。

      通過上海與紐約、倫敦、墨爾本的體育賽事發(fā)展比較與分析發(fā)現(xiàn),上海與這些城市相比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差距主要體現(xiàn)在:(1)固定賽事較少,上海每年舉辦的臨時性賽事居多;(2)賽事的級別不高,品牌競爭力較弱,而這些城市舉辦的國際性賽事多數(shù)為該項運動的頂級賽事,影響力很大;(3)賽事本土化程度不高,上海的體育賽事與本土文化的結合不夠緊密,群眾性體育賽事發(fā)展薄弱,市民參與的程度相對較低;(4)運動項目分布欠合理,賽事文化底蘊不夠深厚。同時通過比較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值得借鑒的體育賽事發(fā)展模式,即從墨爾本的體育賽事-旅游整合模式和由政府直接或組建非營利性的機構履行城市規(guī)劃和大型賽事引進和協(xié)調的職能的體育賽事管理機制中借鑒經(jīng)驗,解決上海體育賽事-旅游資源利用不足、體育賽事管理存在隨意性等問題。

      造成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歷史的原因,如它們都是發(fā)達國家,人均收入早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同時體育賽事發(fā)展較早,民眾受體育教育的影響較早,體育意識更強。而我國仍然屬于發(fā)展中的國家,盡管上海在我國屬于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高的城市,但仍處于發(fā)展階段。這些歷史原因是客觀存在的、人們無法改變的事實。還有一類原因是與我們的工作有關的因素,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又快、又好地縮小這些差距。這些原因包括兩方面:一是由于在上海的體育賽事管理體制缺乏從城市的高度對整體賽事進行管理,管理的隨意性較大,產生了許多制度性的矛盾;二是由于上海體育賽事缺乏規(guī)劃,沒有建立起一個與城市相容、具有合理的賽事規(guī)模和賽事結構的賽事群。

      因此,在客觀認識自身差距的基礎上,上海體育賽事的未來發(fā)展需要把握幾個重點:一是強規(guī)劃和政策引導下,尋求更適合的賽事管理和運作方式;二是思考如何更好的發(fā)展群眾體育賽事和本土文化體育賽事,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其中,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賽事;二是處理賽事結構問題,包括國際或國內賽事與群眾體育賽事協(xié)調發(fā)展,保持國際性賽事與本土賽事的合理布局、固定賽事與臨時性賽事合理比例、運動項目合理分布等問題。

      [1]時翔.世界都市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指數(shù)評選北京列第八[E B/O L].http://www.beijing2008.cn/83/02/article214030283.shtml.2007-04-05

      [2]邱偉昌,王才興等.上海體育賽事組織管理發(fā)展對策研究[J].體育科研,2007,(2):23

      [3]Milwaukee, WI.Mortara Instrument to Support C.A.R.E.Foundation's ECG Screenings at Maggie Dixon Classic[EB/OL].http://www.mortara.com/htmdocs/news/index.php?id=64.2008-12-8

      [4]The New York City Sports Commission.NYC Big Apple Grapple XXXI[EB/OL].http://www.nyc.gov/html/sports/html/big_apple_grapple.html.2008-06-25

      [5]周良君,陳小英,周西寬.上海市體育競賽表演業(yè)競爭力的核心——與世界城市紐約、倫敦、巴黎的比較分析[J].體育科研,2007,28(2):45

      [6]沈佳,姚頌平.大型體育賽事的戰(zhàn)略管理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32(6):22

      [7]Tourism Alliance Victoria.Tourism Alliance Victoria Annual Report 2008[EB/OL].http://www.tourismalliance.com.au/0-home/documents/TourismAlliance2008 Annual Report.pdf.2009-06-05

      [8]桓德強.獨家專訪:中國F 1賽事旅游狀況未脫離起步階段[E B/O L].http://www.racingchina.com.cn/News.asp?id=1593.[2006-09-07].

      [9]李滿.新加坡:辦好體育賽事 發(fā)展旅游產業(yè)[N]. 經(jīng)濟日報,2009-10-2

      (責任編輯:陳建萍)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port Event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and That in the World---- Compar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in New York, London and Melbourne

      ZHANG Ying-hui, YAO Qin, LI Nan-zhu
      (Shanghai Institute of P.E., Shanghai 200438 China)

      B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port event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and that in New York,London and Melbourne, three world-renowned cities for world sport event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gap between the event quantities is not significant. The main gap lies in less regular sport events, lower event level, weaker event influence, less localization of the sport events, weaker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 events and lower level of sport event management.

      Shanghai; sport event; city;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G80-05

      A

      1006-1207(2010)01-0021-06

      2009-12-18

      張穎慧,女,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體育賽事.

      上海體育學院 賽事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8

      猜你喜歡
      墨爾本體育賽事紐約
      成為紐約人
      英語世界(2023年12期)2023-12-28 03:35:58
      我把紐約搬走了
      2022年冬奧會對中國體育賽事轉播的影響
      冰雪運動(2020年5期)2020-03-29 05:08:44
      巧用“體育賽事”解釋相遇與追及的兩類典型問題
      墨爾本Fitzroy雙層住宅
      城市改造30年如何重現(xiàn)生機勃勃的“了不起的墨爾本”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44
      紐約往事
      NBA特刊(2018年17期)2018-11-24 02:46:22
      紐約雙管齊下防治擁堵
      公民與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32
      體育賽事品牌化發(fā)展研究
      體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2
      我的墨爾本
      海峽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22
      鹤岗市| 晋城| 邹平县| 广灵县| 嘉黎县| 科技| 安溪县| 射洪县| 鹤山市| 镇宁| 德令哈市| 启东市| 靖安县| 安阳县| 清镇市| 石棉县| 当阳市| 绥宁县| 永城市| 济宁市| 隆德县| 剑川县| 卓尼县| 巴中市| 锡林浩特市| 承德县| 威远县| 商水县| 沙河市| 凤冈县| 高淳县| 都兰县| 芮城县| 邻水| 左云县| 八宿县| 南平市| 贡山| 沂南县| 扬中市| 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