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英語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以此作為教學的基本準繩,利用網絡資源來使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并整合和充實教學內容,使之更豐富多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自主能動性;鼓勵學生借網絡來觀察、接觸世界,提高學生在英語語言上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使英語學習成為一種習慣,終身受益。
利用網絡進行英語教學有很大的優(yōu)勢
就教師角色而言,網絡英語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并且隨用隨取,方便快捷。眾所周知,互聯網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任何時候,只要在可以上網的條件下,就能通過Google查詢英語資料,獲取相關的英語信息。通過“New York Times.com”、“Yahoo.com”等就可以了解當天在全世界發(fā)生的時事新聞的英語版本,記得在2001年“9·11事件”發(fā)生后,我當晚就上網找到了相關的很多新聞,對材料進行整合精簡之后,在第二天的英語課上與學生分享,他們情緒很激動,于是我讓他們假設自己是一個美國中學生,可以為受害者家庭做些什么,大家踴躍討論,這就利用網絡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語言環(huán)境。網絡上的英語電子雜志書籍更是應有盡有,包括還有各種英語電影歌曲也是隨手可得,針對學生熱衷于聽音樂這個特點,我每個星期挑一首經典英文歌曲,與他們一起欣賞,并把歌詞改成缺詞填空,很受學生的歡迎。我還借助網絡找到了一些經典英文小說的電子版,以連載的形式,定期給學生閱讀,培養(yǎng)他們對英美文學的熱愛,曾經用過的有“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湯姆索亞歷險記》)、“Charlotte’s Web”(《夏洛特的網》)、“Three Men in a Boat”(《三人一舟》),這些作品風趣幽默,語言簡潔生動,是高中生英語閱讀的佳作。
從學生角度來說,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大量瀏覽國外網站,接觸地道的英語,從而擴大詞匯量,而且對閱讀聽說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明顯的。當學生遇到生詞時,可向金山詞霸、有道詞典等專業(yè)的翻譯軟件求助,鼠標點擊就可獲得幫助,省去了很多的麻煩,省事又省時。
此外,很多網站都提供了豐富的英語視聽資料,對此我經常推薦給學生的網站是大耳朵網站www.ebigear.com和21世紀在線www.2lstcentury.com.cn這兩個是專門針對英語學習的網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瀏覽網站上的聽寫擂臺,閱讀理解以及語法練習等,輕松愉快就能對聽說讀寫能力進行訓練。
在英語課堂中開發(fā)利用網絡整合教學內容
講授單詞簡便快捷: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五Unit 2為例,話題是有關環(huán)境保護,阻止沙漠化的進程,其中有一些比如conservation,desertifieation等的詞籠統、抽象,我借助于Google image搜索到了一些精美圖片,讓這類詞直觀起來,而且也便于學生識記。另外我經常運用劍橋在線詞典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和朗文在線詞典http://www.ldoceonline.com,對有些深奧并且容易混淆的詞匯讓學生就英文解釋配對,或是找出例句,編寫各種詞匯練習,如首字母填空、英漢互譯等等,方便快捷,而且語言地道,具有很大的權威性。此外在Google news中輸入新學的生詞作為關鍵詞,搜索到的例句還有一定的時效性,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就在身邊。
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情況,調整授課內容:MSN、Yahoo Messenger、QQ等網絡聊天軟件無疑把課堂拓展到了無限太的空間;另外利用QQ群、BBS或是論壇來答疑使得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中。我還嘗試利用博客來上傳一些課外的補充作業(yè)和習題,加大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及時反饋教與學的問題,此外學生通過E-marl的方式來上交英語作文等等這些新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優(yōu)于傳統的呆板的課堂教學。
更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牛津高中英語》中每個模塊每個單元都有一個“Project”的布置,學生根據課堂所學的詞匯、句型,就自己感興趣的與課文相關話題上網搜索信息,整合成一個“Presentation”從而在班級里與大家一起分享。組與組之間的分享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學會傾聽別人、尊重別人,把英語課堂還給學生。作為教師則起到引導、輔助的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推薦相關的,有針對信息的網站給學生,使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充分地瀏覽,并進行取舍,整合自己的思路。
開拓教師的思路,使教學不拘泥于教科書,有網絡作為后盾,教師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針對學生的個性,選擇一些對雙方都適合的內容。如2009年秋季在新生入學的時候,美國總統奧巴馬在9月8號弗吉尼亞州對全體美國學生做了一個“Back to School”的演講,我和學生一起觀看了片段,在進行閱讀、聽力訓練之后,學生更明確了他們肩上的職責。接著,奧巴馬總統訪問中國,在上海給中國大學生做了一次演講,有幾個學生自己上網找到了片段,在英語課上與大家一起分享。由此看出,教師介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得到學生的認可之后,學習就成了一種習慣。
有待開發(fā)的網絡教學新手段——網絡教室
網絡教室是指由教師機、學生機、服務器和控制臺聯網而成的計算機系統。在網絡教室里進行全體教學、分組教學、雙向對講、跟讀教學、等多種教學活動都是以人機對話的模式進行。學生人手一機,教師的廣播或學生的發(fā)言通過耳機傳遞給每一位學生,它實現了英語教育教學的高效、高真。但這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在實際中的可操作性還有待研究。
結束語
將網絡引進英語教學,對傳統的教育觀念、教育內容形成了巨大的沖擊,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是,如教育家所言:“網絡確實是有用的工具,但不能取代優(yōu)秀的教師,也不能取代聰明的家長,更不能取代多彩的社會?!爆F實社會生活的情境、氛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還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共同的努力。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甚至終身行為,而網絡是它強有力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