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碎姑子,不要懶,
長大把你嫁到山保安。”
在兒時記憶里,這是外婆經(jīng)常羞辱姐姐的一句話。姐姐聽了,總是要狠狠地剜上外婆一眼。我就明白了“山保安”或者“山保南”,一定不是什么好地方,要不姐姐是不會如此“狠”的。后來,我問大哥:“山保安在哪兒?”大哥手指著南山,說:“就在那山的背后?!蔽乙仓懒四鞘谴蟾缫矝]有去過的遠方。但我還是從見過大世面的叔父口里了解到了:
“山保安,大梢山,
劉志丹練兵石峁灣”。
原來保安是一個縣!而且為紀念劉志丹將軍,保安縣早就更名志丹縣了!志丹昔日的貧困景象卻深深地印在我記憶里了:山大溝深,梢林里住著的大多是逃荒的黑戶,他們好像森林中的野人,衣不遮體,過著一種“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的光景,完全處于無人管的狀態(tài),有些人甚至是犯事逃去的。常年菜就是一把鹽,加之吃“柳根水”的原因,孩子都是黃牙、大骨節(jié)、瘤拐子。女子要是嫁到那個地方……
2
我最早是應(yīng)《女友》雜志社之約,與作家塞北合著《聊了陜北》的散文集,在采訪了靖邊、定邊、吳起后到了志丹。
“正月里來是新年,
陜北出了個劉志丹,
劉志丹來是清官,
他帶上隊伍上橫山,
一心要共產(chǎn)……”
在志丹采訪的幾天里,每每可以聽到這首《劉志丹》的陜北民歌。不是在音箱里,而是山間坡頭,孩子唱的,青年唱的,老人唱的,但我們在感覺志丹人樂觀的同時,也感覺到志丹的落后。
周河繞過的一個山灣,志丹縣政府所在地保安鎮(zhèn)一字排在河臺東邊,河道曲曲折折,街道也就因河就勢,不足一里地,卻在一個大灣里套了月牙兒似的兩個小灣。河道里是垃圾,形成一道整體的垃圾坡,誰家的一頭母豬在垃圾堆上亂拱著,尋找殘茶剩飯。正逢集日,小商販們占住了本就不寬敞街道的兩側(cè),行人擁在中間,車輛就無法通過了,任憑喇叭的吼叫。再著急的司機,面對如此的場景,也只能悠著慢騰騰一點一點地往前挪了。惟一可以稱得上有點城鎮(zhèn)氣象的是新建投用的志丹賓館,占地面積雖不大,也只是五層,但頗有些洋氣派——這已成志丹的標(biāo)志性建筑了。住宿卻便宜得很,還有餐費,又讓我們感覺到志丹的純樸來了。傍晚的街上,總有三三兩兩的醉漢,胡言亂語者有之,手舞足蹈者有之,邊走邊嘔者有之。而醉酒竟然是志丹人生活的一種境界,有道是:“喝酒不醉非君子,吐下一灘大丈夫”、“喝酒為醉了,放賬為利了”。
其實,我感覺里志丹人最落后的是觀念,一種胸?zé)o大志、小富即安的觀念。如果說過去的土財主們,將自己與積攢的糧食、衣物、硬貨,一塊兒藏匿在山崖斷壁的“窨子”,是貪戀安逸、不思進取的守舊思想,那么走出溫飽的志丹人,似乎在重復(fù)著劃地為牢、自我封閉的先人之路?!叭€土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多少人就此滿足了,而不再考慮“電燈電話,樓上樓下”幸福的小康生活。
我甚至想,遍及志丹山澗河谷的窨子,正好像志丹人深情而憂郁的眼睛!我又不由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啊,要是那樣,我倒更愿志丹人都把眼睛長在腦門上。
3
然而,一切都過去了!
志丹富了。跟陜北老區(qū)所有富了的縣一樣,志丹也是靠能源。仿佛就在一夜間,志丹紅色的土地上,車水馬龍,鉆機隆隆——這是一個亙古未有的開發(fā)熱潮,石油,石油,石油成了志丹人人談?wù)摰脑~語,人們見面打招呼不再是“吃了嗎?”而是“你家地里打石油了嗎?”
關(guān)于石油,老鄉(xiāng)們顧名思義,說,就是石頭的油,同麻子產(chǎn)麻子油、黃芥產(chǎn)黃芥油一個道理。那不是說是石頭都有油嗎?也不是,鄉(xiāng)親們說,石頭要是沒有靈氣,自然不會產(chǎn)生石油的了。因為陜北老區(qū)是領(lǐng)袖們鬧革命的地方,領(lǐng)袖們是真龍?zhí)熳?,一泡尿灑下去,石頭里便會生出一灘的油來……就有人說,現(xiàn)在陜北老區(qū)地下流著一條石油河,那石油河在地下跟游龍在云頭里一樣,自由自在,想去哪兒就是哪兒,而要從石油河里抽出石油,非有德之人不可……
富了的志丹人開始建設(shè)美好的家園。
過去破破爛爛的縣城也仿佛一夜之間高了、大了、新了、干凈了!
是啊,志丹縣城規(guī)劃、重點項目通過專家論證,一個一個從圖紙上挺拔而起。那條曾經(jīng)見證志丹縣城歷史的垃圾河,現(xiàn)在徹底變樣,一條宏偉的防洪河堤,像巨龍護衛(wèi)在周河岸邊;三馬路旁破敗的舊房屋,被整體拆遷,代之而來的是寬敞的水泥路、整齊的綠蔭帶、美麗的休閑花園;靈皇地臺,過去是縣城西南一塊荒坡地,零星住了十幾戶人家,代之而來的是一個可容兩千住戶、上萬人口的高標(biāo)準(zhǔn)住宅小區(qū);南濱大道,是進出志丹縣城的一條主要通道,隨著志丹的大開發(fā),南濱路成了一個交通的“瓶頸”,代之而來的是一條雙向四車道交通主干道三級標(biāo)準(zhǔn)、公路一級標(biāo)準(zhǔn)的大通道……而計劃2008年10月底完工的城南拓展工程,過去則可以說是城郊的一個小小的荒村,縣委書記祁玉江提出要在那里建設(shè)志丹新城區(qū)時,不少人甚至以為這只是一個美好的計劃——巴掌大小的小村上怎能容得下一個新城區(qū)!可通過幫畔、回填、炸石,現(xiàn)在一個占地面積近50公頃的新城區(qū)已初現(xiàn)規(guī)模,三縱七橫的寬闊路面,整齊有序的漂亮路燈,初顯綠意的公共綠地,讓我們分明看到了一座現(xiàn)代化的志丹新城;太平山休閑生態(tài)公園建設(shè)工程,是志丹人向空間要地的一個標(biāo)志性工程,太平山橫立志丹縣城東北,完全擋住了志丹人東北方向發(fā)展的出路,可高大的太平山?jīng)]有擋住志丹人發(fā)展的目光,一條石階路像梯子一樣通上山巔,一個集休閑、娛樂、餐飲于一體的太平山公園,如今已成為志丹人晨練的一個好去處……城南彩虹橋建設(shè)工程,敬老院建設(shè)工程,殯儀館、公墓建設(shè)工程,公廁建設(shè)工程,農(nóng)村危房改造工程,農(nóng)村供水工程,高級中學(xué)建設(shè)工程,第一幼兒園建設(shè)工程,糧油交易市場建設(shè)工程,城區(qū)兩山綠化工程……志丹的重點項目如雨后春筍:看,是高聳云天的腳手架;聽,是聲震八荒的卷揚機。此時,在我們的感覺里,志丹就好像一個緊張、有序、火熱的建設(shè)工地。
“過了一回黃河沒喝一口水
交了一回朋友沒親一個嘴,
白白買了席夢思,
你說這后悔不后悔?”
山坡上,誰家后生一嗓子歌聲,又好像給我們道出了志丹的一個什么秘密!
志丹人現(xiàn)在還忘不了,位于城區(qū)的前橋溝和城隍廟溝的爛泥河,他們就這樣走了人老幾輩子?;沽伺榔饋?,爬起來再走,而能穿著雨鞋悠然自得經(jīng)過的大多是干部們了。也有家中有雨鞋的孩子,閑著沒事時,穿著大人的雨鞋,就像老公雞在雪地里走的樣子。當(dāng)然,要是有人借他的雨鞋過河,孩子寧愿赤腳跟過去取雨鞋。即便沒人提出借他的雨鞋,他來回過河踩踏水花的神情,也夠是一種快樂的了。
可現(xiàn)在這些過河的情景,已成一種遙遠的記憶。
祁玉江書記告訴我們說,志丹如今是咱陜北最適宜居住的縣城,我們要通過“雙創(chuàng)”、誠信建設(shè)、平安建設(shè)等,打造中國北方最佳人居縣城!
“山保安、米糧川、牛羊山”,聽,孩子們在唱童謠。
啊,我們分明看見了呈現(xiàn)在眼前的一個綠化、亮化、美化的新志丹了,看見一個生態(tài)、富裕、文明、和諧的新志丹了!
欄目責(zé)編:張艷茜 劉羿群 劉全德 何超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