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薯6號”是漯河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選育的兼用型甘薯新品種,其突出特點是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適應性好,淀粉含量高,品質(zhì)優(yōu)良,熟食味好,結(jié)薯集中,適宜機械化收獲,既可作淀粉原料,又可作鮮食保健食品及飼料。2009年2月通過河南省農(nóng)作物品種鑒定。
特征特性
葉綠色,葉脈紫色,葉心形、帶齒。莖綠色,薯蔓長中等,分枝數(shù)5個左右,莖粗中等。薯皮紅色,薯肉淡黃色,薯塊紡錘形,結(jié)薯整齊、集中,薯塊大中薯率85%以上,較耐儲,熟食味中上。高抗根腐病,不抗莖線蟲病和黑斑病。干薯淀粉含量65.72%、粗蛋白3.87%、可溶性糖5.96%、還原糖7.67%。
栽培技術(shù)要點
建立原種圃,做好提純選優(yōu),防止種苗混雜,采用無病夏秋薯中等薯塊作薯種。育苗苗床應選在背風向陽、地勢高、排水好、水源方便的地方,并應適時早育苗,培育壯苗,排薯量控制在15~20公斤/平方米。作夏甘薯栽培時可在春天繁殖采苗圃,將長度約10厘米的薯苗剪下栽入采苗圃,夏薯苗通過采苗圃剪取壯苗。
?。ê幽鲜′鸷邮修r(nóng)業(yè)科學院 劉志堅 郵編:4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