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10/c4zUgdcqzLs3uRhMCC5djm.webp)
一 全文轉載
(一)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出版業(yè)》
2010年第1期
《出版集團多元化經(jīng)營需厘清的認識及戰(zhàn)略取向》齊峰(本刊2009·10)
《編輯彰顯論》盛修(本刊2009·6)
《我國出版產(chǎn)業(yè)戰(zhàn)略投資者培育的現(xiàn)實思考之一——基于出版產(chǎn)業(yè)投資基金的分析》周正兵(本刊2009·10)
《共和國滄桑60年閱讀史話》潘啟雯(本刊2009·10)
2010年第3期
《版權資源增值利用運作研究》夏穎(本刊2009·11)
《論出版改革的路徑依賴困境》李法寶(本刊2009·12)
《“后危機時代”雜志媒體的生存與發(fā)展》張明新(本刊2009·11)
2010年第4期
《編輯活動論》靳青萬(本刊2009·11)
2010年第5期
《傳統(tǒng)文化資源出版產(chǎn)業(yè)化前瞻》耿相新(本刊2010·2)
《從金融危機下華文出版與報業(yè)的不同反映看出版的傳播屬性》朱尉(本刊2010·1)
《紙質圖書定價觀念轉變勢在必行》李秋云(本刊2010·2)
2010年第6期
《論大眾報刊閱讀空間的轉型及影響》陳長松(本刊2009·11)
《臺灣書業(yè)電子商務運營策略研究》馮蓓馬俊(本刊2010·2)
2010年第7期
《中外出版法制建設比較研究》季峰(本刊2010·2)
2010年第10期
《需求、滿足與商業(yè)模式——論編輯成功的三要素》李霞、張世海(本刊2010·5)
2010年第12期
《時代呼喚“大出版觀”》齊峰(本刊2010·8)
《我國出版重組的誤區(qū)及對策——基于2009出版重組年的實證分析》周正兵(本刊2010·9)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學術期刊編輯的挑戰(zhàn)與創(chuàng)新》宋悅陳蕊(本刊2010·6)
《反抄襲軟件的局限及“學術打假”之策》李建軍(本刊2010·6)
(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新聞與傳播》
《報業(yè)傳媒集團改制模式分析》朱靜雯汪全莉(本刊2009·11)
(三)《新華文摘<讀書與傳媒>》
2010年第21期
《時代呼喚“大出版觀”》齊峰(本刊2010·8)
二 論點摘編
(一)《新華
1SWQTQejckZcCEgLBx4Xb/dIqeNKrnLaQ967UzmIr64=文摘<讀書與傳媒>》
2010年第1期
“提高對一手新聞信息的辯證分析能力”原陽(本刊2009·5)
2010年第5期
“暢銷書宣傳中存在的問題”趙智(本刊2009·12)
2010年第20期
“塑造全媒體化下的學術期刊新品牌”宋悅陳蕊(本刊2010·6)
三 索引
(一)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出版業(yè)<理論研究>》
2010年第1期
《“編輯”“出版”最早出現(xiàn)時間新考》焦中棟(本刊2009·10)
2010年第3期
《答辯與請教:李景和先生“編輯行為”閱讀后》闕道隆(本刊2009·12)
《試論新興媒體“電子圖書”給編輯學理論帶來的影響》余效誠(本刊2009·12)
2010年第4期
《近兩年來我國編輯學研究特點簡論》姬建敏(本刊2009·12)
2010年第5期
《試論出版活動與編輯活動的關系》蔡克難(本刊2010·2)
2010年第10期
《出版活動與編輯活動的思考:兼與蔡克難先生商討》孫豐成(本刊2010·6)
《淺談編輯的權利與義務》王力(本刊2010·6)
2010年第11期
《基于轉移學說與中介學說的出版系統(tǒng)形成本質觀》李輝(本刊2010·6)
2010年第12期
《編輯傳播的價值選擇》夏登武(本刊2010·8)
(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出版業(yè){出版工作)》
2010年第1期
《文化產(chǎn)業(yè)集團化建設中存在的幾個問題》陳小申(本刊2009·10)
《數(shù)字技術下產(chǎn)業(yè)融合對出版業(yè)的影響》李法寶(本刊2009·10)
《新中國中央級出版社60年變遷紀實》方厚樞(本刊2009·10)
《1949—1956:社會主義期刊事業(yè)的初步建立》楊華(本刊2009·10)
《新中國60年古籍整理與出版》盧有泉(本刊2009·10)
《新中國教育出版60年》宗世哲(本刊2009·10)
《明清商書的出版?zhèn)鞑W考察》郭孟良張繼紅(本刊2009·10)
《新中國出版60年回顧》劉蘭肖(本刊2009·10)
(三)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出版業(yè)<各類出版>》
2010年第1期
《我國圖書出版業(yè)供應鏈管理研究》程肖芬(本刊2009·8)
《也談圖書宣傳》譚敏(本刊2009·10)
《我國網(wǎng)絡教輔資料出版的現(xiàn)狀及對策探析》劉星彤(本刊2009·10)
《分眾時代期刊面對的挑戰(zhàn)和應對策略》潘淵之(本刊2009·10)
《塑造期刊品牌個性的五個關鍵》毛菁華(本刊2009·8)
《論非學術期刊“理論版”的形成與危害》陳兮(本刊2009·8)
《透視中國科技期刊的雙向發(fā)展》吳海濤(本刊2009·10)
《同類高校學報稿件交流式合作辦刊的可行性》陳麗華郭偉(本刊2009·10)
《電子書革命會革誰的命》秦繼華(本刊2009·10)
2010年第3期
《“皮書”:推動學術交流和圖書功能的轉化:專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潘啟雯(本刊2009·11)
《我國圖書出版業(yè)“高定價、低折扣”現(xiàn)象解析》遲 雲(yún)(本刊2009·11)
《“后危機時代”我國圖書企業(yè)盈利模式分析》吳楣(本刊2009·11)
《多維視角下的書業(yè)企業(yè)誠信分析》方卿、江翠平(本刊2009·11)
《暢銷書宣傳的問題和策略》趙智(本刊2009·12)
《關于經(jīng)濟生產(chǎn)批量模型在圖書重印決策中的研究與應用》張永洋(本刊2009·12)
《出版視角下教輔出版的意義》劉立平(本刊2009·12)
《2008年期刊理論研究綜述》劉美華王谷香(本刊2009·12)
《教育報刊的市場特點觀察》丁昌桂(本刊2009·11)
《醫(yī)學期刊論文低水平重復之背后》賀富榮郝瑞萍張紅(本刊2009·11)
《高校學報網(wǎng)站建設的研究與實施方案》胡洪新呂偉春(本刊2009·11)
《大學學報學術化與編輯出版機制創(chuàng)新》楊權斌(本刊2009·11)
2010年第4期
《暢銷書實現(xiàn)機制之探析》朱富明(本刊2009·12)
《審視讀圖時代的美術讀物出版》劉世文(本刊2009·12)
《淺議期刊的全媒體運作模式》張笑陽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10/EHduqHxvCFVK7oMmoKZMBj.webp)
<img src="https://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bjzy/bjzy201102/bjzy20110202-2-l.jpg?auth_key=1736634659-248693268-0-5c1410323684f86fb1a9dc40cb086a51" hspace="15" vspace="5" 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