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措倫珠的家在嘎瑪鄉(xiāng)的比如村,這個村子的男人們世世代代以畫唐卡為生。但如今,這一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也正在隨社會變遷而發(fā)生變化。
隨著一場場雪的到來,一年又快結束了。唐卡畫師平措倫珠的母親決定回家鄉(xiāng)住一段時間。我也與平措倫珠一道從昌都回他的家鄉(xiāng)嘎瑪鄉(xiāng)過藏歷新年。嘎瑪鄉(xiāng)位于昌都東北扎曲河上游120公里處,是聞名全藏的民間工藝美術之鄉(xiāng),這個村子的男人們世世代代以畫唐卡為生。
2010年9月,平措倫珠受聘到了昌都地區(qū)職業(yè)技術學校當唐卡老師。這個學校位于昌都西北昂曲河上游14公里的俄洛橋鎮(zhèn)。為了便于平措倫珠上班,學校給他配置了住房和畫室,讓他們?nèi)野岬搅藢W校所在地,并給他家的唐卡學徒也發(fā)放每日5元的生活補助。今年第一屆唐卡專業(yè)的學生有7個。每天,平措倫珠給學生做一些示范,然后讓其自行練習,最后再根據(jù)每人的習作進行修改輔導。
平措倫珠說,他曾經(jīng)為嘎瑪鄉(xiāng)唐卡繪畫的傳承而擔憂。以比如村為例,原本都以畫唐卡為主業(yè),現(xiàn)在卻有不少改學銅佛像煅造了。煅造銅佛像比畫唐卡學習時間短得多,工酬卻比畫唐卡高出5-10倍。在巨大的收入差距面前,愿意堅持畫唐卡的人越來越少,如果這樣繼續(xù)下去,畫家村或許就會變成銅匠村了。
如今,學校開辦唐卡專業(yè),這些孩子既學唐卡,也學文化,將有利于嘎瑪嘎赤唐卡的傳承和發(fā)展。平措倫珠的家庭畫室既是昌都地區(qū)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唐卡繪制方面的培訓基地,還是一個對外營業(yè)的唐卡畫廊。他個人每月有3000多元的工資,加上出售唐卡的收入,可以讓全家老小過上安穩(wěn)富足的生活。
好多人想請嘎瑪?shù)吕杖ネ饷嬷v學、觀光,但是他只愿留在嘎瑪鄉(xiāng)
在回家的路上,平措倫珠和我談起了當?shù)厥止に嚨臍v史,這要從鄉(xiāng)所在地的嘎瑪寺說起。嘎瑪寺是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三大寺院之一。據(jù)說第七世噶瑪巴活佛卻扎嘉措(1556-1603)在世時,為大規(guī)模擴建嘎瑪寺,從各地請來了眾多能工巧匠,逐漸在嘎瑪寺下邊形成了嘎雪部落,“雪”在藏語里是下方、下部的意思。嘎雪部落主要是唐卡畫師、煅銅佛像工匠、石刻工匠、以及木匠、皮匠等民間手工藝人的聚居地。昔日的嘎雪部落,今天成為嘎瑪鄉(xiāng)政府附近的里妥、瓦寨兩個行政村,包括凍中、比如等9個自然村。平措倫珠的家在比如村。這個村子的男人們世世代代以畫唐卡為生。平措倫珠的老師嘎瑪?shù)吕?,就是當代嘎瑪嘎赤畫派最?yōu)秀的畫師。
藏歷大年初一,嘎瑪?shù)吕仗氐負Q上了一件藏式短裝,這位78歲高齡的老畫師,看起來清瘦矍爍。他說北京、天津、廣州等地來過好多媒體人和學者,想請他到外面去講學、觀光,但是他哪里都不想去,只愿留在嘎瑪鄉(xiāng)!
嘎瑪?shù)吕蘸屯宓娜艘粯樱颊J為自己居住的比如村是世間最好的寶地:天上有八道吉祥法輪,地上有八瓣如意蓮花。村子后山突出的八道山梁是佛陀的法器,而山脈延伸出來的土地在河岸形成臺地,經(jīng)歷天長日久的沖積,臺地邊沿呈現(xiàn)出凹凸狀,恰似蓮花八瓣。此外,山上的嘎瑪寺,受歷輩噶瑪巴的加持,有無比殊勝的宗教地位。按照老畫師的意愿,他更想像村里其他老人那樣,長住到嘎瑪寺中,每天轉(zhuǎn)經(jīng)修行,靜心準備身后之事。但是家中堆積的一大堆唐卡訂單,卻讓他不能一走了之。老畫師說,這些唐卡都是為各大寺院繪制的:41幅《噶舉祖師傳承圖》是青海囊謙縣一座寺院的,25幅釋迦牟尼佛本生傳記》是四川阿壩一座寺院的……在繪制的過程中,女婿降加負責制作畫布,嘎瑪?shù)吕兆约贺撠熎鸶澹缓笥伤奈鍌€弟子負責上色染色,再由大孫子單增平措負責勾線、開眼。當然,整個過程都是在老畫師的指導下完成的。
男人們要畫唐卡,于是,駕牛犁田的工作就要靠女人們來做。
由于男人們都要畫唐卡,嘎瑪?shù)吕盏呐畠涸饔鹤诤蛯O媳婦益西卓瑪兩個女人便成為家中最主要的后勤力量。44歲的扎西雍宗性格開朗隨和。每天,她都是家里第一個起床的人,點火、燒茶、準備早餐。等大家吃完早飯后,她趕忙系上圍裙,腰間捌上一根毛繩編織的“俄達”(甩石器),吆喝著把20多頭牦牛趕到村外的草地上放牧去了。益西卓瑪則留在廚房清洗碗筷,準備午飯。她說:“我原來的家在拉多鄉(xiāng),那里是牧區(qū),不像嘎瑪鄉(xiāng)這樣有許多家務,還有田間的農(nóng)事和山上的牧活,所以剛來時很不習慣。”20歲的益西卓瑪嫁到這里來已經(jīng)2年了,生下了一個女兒,也漸漸適應了每天忙碌的生活。去年縣里給每家都打了自來水井,她現(xiàn)在不用到很遠的溪邊背水回來了,還可以用上洗衣機。益西卓瑪說,廚房里還新添了燃氣灶,是前不久縣里面來人組織每家修的沼氣池,家中臨時有客人來時,用它燒茶很方便。
新年期間,嘎瑪鄉(xiāng)的手工藝人都要放假5天。嘎瑪?shù)吕占业漠嫀焸兌挤畔率种械漠嫻P,收拾房子、準備年貨。扎西雍宗和益西卓瑪則辮了新的發(fā)辮,佩戴上珍貴的首飾,一襲節(jié)日盛裝妝扮。一家人圍在廚房里,看著康巴衛(wèi)視的節(jié)目,炸油果子、包包子,迎接新年的到來。
初八這天,扎西雍宗準備了油果子和蔬菜,去了嘎瑪寺。因為叔叔嘎瑪土登、二兒子才旺格勒和小兒子澤仁朗加都在嘎瑪寺出家。在嘎瑪鄉(xiāng),大部分家庭都有一兩位成員成在寺廟出家,成為宗教職業(yè)者,他們居住的僧舍和日常生活仍然依靠家庭供養(yǎng)。出家的人常?;氐郊抑行菁?、主持宗教儀式活動,在家的人也常去寺院探親。寺院是他們的另一個家,是老人安度晚年之地,也是家人到寺院參加法會時的落腳點。每年藏歷元月初十,嘎瑪寺都會召開“才吉”大法會,有羌姆表演,熱鬧又好看。對于嘎瑪鄉(xiāng)的人們來說,參加大法會,既是宗教的體驗,也是世俗的聚會,十村八鄉(xiāng)的人們都聚在這里看羌姆表演,看親戚、朋友,當然也看美麗的姑娘和帥氣的小伙兒。
等到布谷鳥開始叫了,嘎瑪鄉(xiāng)的人們就要忙起春耕。由于男人們都做手藝繪制唐卡,這里駕牛犁田的工作就要靠婦人們來做。在別處,這應該是男人們才干的活。不過近年來情況又有所改變,政府出臺了面向農(nóng)戶發(fā)放小額貸款的政策,鼓勵家庭購買小型拖拉機,于是,機械化作業(yè)使這項重活又重新成為男人們的事。播種完畢,就得準備轉(zhuǎn)場了,在莊稼破土出苗之前,女人們得把牲畜趕上村子后山那邊的高山牧場。而此時嘎瑪鄉(xiāng)的畫師們,又要開始外出游藝了。
其美次仁說,優(yōu)秀的唐卡畫師是不會跑去挖蟲草的,而是一心一意專注于繪畫。
其美次仁是嘎瑪?shù)吕兆畹靡獾牡茏又?。我到達他家時,他正收拾著行李,準備到拉薩去畫唐卡。在外游藝是唐卡畫師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但這一生活方式也在隨社會變遷而發(fā)生變化: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那時的嘎瑪鄉(xiāng)才恢復畫唐卡不久,除了像嘎瑪?shù)吕漳菢佑忻拇螽嫀熓枪ぷ髯约赫疑祥T來之外,普通的畫師都要結伴到外面去找工作。當時15歲的其美次仁才是初學唐卡的小學徒,他跟著鄰村的另外兩位畫師一道去了青海玉樹、四川甘孜等地,一是將自已畫好的唐卡帶出去賣,二是去看各個寺院是否需要繪制唐卡或壁畫。由于信息、交通不便,畫師們的游藝生活也極為艱辛。
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中國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經(jīng)營唐卡的商人和畫廊應運而生。已成為唐卡畫師的其美次仁與同鄉(xiāng)的畫師們一道受聘到拉薩、成都等城鎮(zhèn)市畫唐卡,日薪100元。
如今,其美次仁已是一名優(yōu)秀的畫師,并組建了自己的家庭畫室。他可以通過電話接唐卡訂單,并借助銀行轉(zhuǎn)帳和郵政特快專遞的方式,使畫師與施主之間的合作更加便捷。
雖然近年來嘎瑪鄉(xiāng)通往外地的公路交通路況比起20年前已有極大改善,但受橫斷山脈、三江并流地區(qū)復雜地形所限,畫師們?nèi)愿谐鲂胁槐?,繪畫材料和生活物資相對匱乏。因此嘎瑪鄉(xiāng)有不少畫師舉家搬到了昌都、玉樹、拉薩等城鎮(zhèn),以畫唐卡為生。其美次仁則喜歡帶著自己的一班人馬,在拉薩租房子畫唐卡。他還在拉薩買了輛越野車,以后在各地游走就更加方便了。
正在和其美次仁一起工作的幾位畫師又談起了老家嘎瑪鄉(xiāng)。再過幾天,他們決定回家鄉(xiāng)參加一年一度的祭山神儀式。聽說,每到藏歷六月十五祭山神之時,許多地方都會發(fā)生鄉(xiāng)與鄉(xiāng)之間爭搶山神的事件。表面上,人們的行為是在爭神,但實際上是為了爭山神屬下的草場以及山上的蟲草。在過去,這種植物只是藏藥中的一味藥材,山上長著沒人理會,如今被炒成了天價,1根20-100元不等。因此,到了藏歷三、四月(公歷5、6月),大人小孩都往山上跑。其美次仁告訴我,嘎瑪鄉(xiāng)從來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糾紛。嘎瑪鄉(xiāng)的山神名叫畢丹西繞,畫師之所以去朝拜這位家鄉(xiāng)的神,是因為他能保佑經(jīng)常外出游藝的畫師出入平安。優(yōu)秀的唐卡畫師是不會跑去挖蟲草的,而是一心一意專注于繪畫。
對于今后將在哪里安家?其美次仁說自己仍然不能確定。在外多年的游藝生活,開闊了其美次仁的眼界,也使他心中思考的不只是家庭生計問題。他說自己有兩個理想,至今都還未實現(xiàn)。一是想成為一位十分杰出的唐卡畫師;二是想辦一所唐卡學校,把嘎瑪嘎赤唐卡更好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