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天地遺痕

      2011-01-01 00:00:00王琰
      紅豆 2011年6期


        詩意安居一隴東剪紙
        隴東,廣袤厚重的黃土地上,掘出一個個暗沉沉、灰樸樸的窯洞。坐在炕頭的老婆婆,拿一把剪刀,折好一張大紅紙,信手剪去。艷艷的門神、窗花、炕圍花、頂棚花之類依次貼起來之后,窯洞忽然變得光彩耀眼,對生活的渴望和幸福感開始滿溢出來。
        剪紙,是平易的生活里綻出詩意的花朵。
        小時候,要過年了,奶奶就剪了各種各樣的窗花,我的任務(wù)是把那張剪完的紙一點點地展開。
        起伏不斷、牽牽連連的線條,稍不小心就弄斷了。展開后,一波連著一波,旋轉(zhuǎn)著鋪開去,每一剪刀都是有道理的。
        看著簡單,奶奶畫好圖案讓我剪??墒遣皇沁@剪斷了,就是那兒少剪了。
        剪下來的窗花,奶奶再打了稀稀的糨子,貼在窗戶上,舊舊的窗格子立刻有了節(jié)日的喜慶。
        剩下的碎紅紙,不要了,我沾些水,把嘴唇臉蛋染得鮮紅。
        奶奶說像猴子屁股,難看死了。
        后來去峨眉山,見很多猴子,它們無一例外地將紅屁股藏著掖著,像是知道難看,滿懷羞愧一般。
        紅紙摸一下就把手指染紅了。紅色向內(nèi)折著,握著剪了半天的奶奶的手卻干干凈凈。
        鮮艷的紅色被窗欞子框著,在日子里一點點地變舊。
        明年,又會有新的紅色,喜慶而又鮮艷的紅著。
        奶奶不是隴東人,奶奶那個年紀(jì)的人,會剪紙就像吃飯、睡覺一樣,仿佛是她們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又順理成章。
        我要說的是被安放在隴東大背景下的剪紙。隴東剪紙多用紅色或黑色紙,輕飄飄的剪紙承載著隴東最厚重古老的文化。我固執(zhí)己見般覺得,剪紙,就應(yīng)該用最鮮艷的紅色。如同隴東厚厚的黃土地上開出來的一條花,浸染了太陽的顏色,質(zhì)樸而美麗。
        這條花,可以這樣開,也可以那樣開,隨意而沒有定式,充滿著多方面的可能性。我見過很多個版本的隴東“回娘家”剪紙,有坐轎回的,有騎驢回的,有的甚至剪了個轎車上去,扎了朝天小辮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跑在母親前面,心情急切,外婆會給糖吃吧,于是在畫面上燦爛地咧開小嘴笑著。
        周先祖公劉在董志塬上挖窯洞,建村落,教民稼穡,那時還沒有紙,我很好奇他們用什么來裝飾窯洞。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原始人尚且掛了骨頭或石子串成的項鏈系了短裙,這才揮舞著長發(fā)手拉著手跳起舞來呢。
        跳著跳著,跳上了彩陶罐。隴東出土的大量仰韶時的陶器上,畫著手拉手跳舞的小人,一囤又一圈,望久了令人目眩。
        又有大肚子的青蛙和魚,隨著蕩漾的水波紋,一路游上陶罐。披散著長發(fā)的女子一邊提著尖底雙耳瓶去馬蓮河打水,一邊想,我為什么就不能一次多生幾個孩子呢?
        舊石器時代的巖畫、仰韶彩陶、秦漢畫像石及畫像磚,一路看下去,似乎都能在后來的慶陽剪紙中找到相似的形象。
        司馬遷曾感慨日:“故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矣。至《禹本紀(jì)》、《山海經(jīng)》所有怪物,余不敢言?!边@些司馬遷“不敢言”的“怪物”到底長什么樣呢?隴東剪紙中大量動物的奇詭形象似乎可以讓我們當(dāng)做參考。仿佛是古時的蛙、魚、虎、牛、蛇、蜥蜴、鷹、鹿、羊等,穿越數(shù)千年的時空,走到了隴東剪紙中。
        有幅叫做《鹿鶴同春》的剪紙,一棵形似鹿頭的樹,樹梢棲有兩只鳥,什么鳥呢?看不出來,“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估且認(rèn)為是喜鵲吧,傳說能夠帶來幸福的鳥。樹干左右兩旁,各剪鹿鶴一只。鹿長著曾在彩陶罐上炫耀過的兩只闊大的角,鶴則伶仃著一雙細(xì)瘦的腿,一只立著,一只暫時收起來歇歇。鹿鶴圖騰象征紋樣,兩漢時流行最廣。馬王堆漢墓刺繡紋樣和漢畫像石圖樣中,都有著相似的圖形。
        剪紙最早的記載當(dāng)推世居隴東的東漢哲學(xué)家王符。他在《潛夫論》中說:“或裁好繒,作為疏頭,令工采畫,雇人書祝,虛飾巧言,欲邀多福?;蛄巡鹂暡剩脧V數(shù)分,長各五寸,縫繪佩之。或紡彩絲為縻,斷之以繞臂……或赳削綺毅,寸竊八采,以成榆葉、無窮、水波之文,碎刺縫,作為笥囊、裙襦、衣被,費繒百縑,用功十倍。”顯然慶陽人很早就用功于裁剪各式花樣了。
        說剪紙,讓人先想到造紙術(shù)。自從東漢的蔡倫發(fā)明紙張后,中國的文化就有了開天辟地的變化。連篇累牘的厚重歷史告一段落,后來的書生們意氣風(fēng)發(fā)地說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放馬灘的西漢古墓中,出土繪有地圖的麻紙。暗沉沉、灰樸樸的地圖,像是在窯洞里畫出來似的,還是在那種沒有貼窗花的窯洞里,因為,沒有生機。
        紙漸漸地除了印書寫字繪地圖外,也有了別的用處,比如剪出一些形象來祭奠或是裝飾,慢慢的,也有了鮮艷的紅色。
        剪紙和窯洞,是絕配。
        寫到這里,秋風(fēng)瑟瑟,吹得窗戶一開一合,起身望望窗外,一株高大的新疆楊散了一地的枯葉。忽然想起《史記》中的有剪桐封弟的故事,記述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這是剪紙的雛形嗎?很是嚴(yán)肅而隆重。梧楓葉不是楊樹葉,只是樹葉“圭”放久了,就是眼前滿地枯葉的樣子吧。
        在關(guān)注隴東剪紙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就是男性剪紙藝人多為風(fēng)水先生。f電1門將剪紙或化為灰燼或貼于某處,常與招魂、辟邪、送病、療病、鎮(zhèn)宅、壓,涼、驅(qū)鬼、祈雨等種種民俗相關(guān)。比如,迎親途中,遇到廟宇、大樹、巨石、水井或十字路口時要撤紅紙獅子驅(qū)邪。再比如慶陽人視“疳”為惡神,每年正月二十三“燎疳”,家家門口點起火堆,剪好二方連續(xù)或四方連續(xù)圖案的紙人,男女老少拿點燃的香燭給剪好的小紙人點出眼睛、鼻子、耳、嘴及指頭,哪兒不適就用香點紙娃娃的哪兒,然后燒掉。
        剪得最多的是各種各樣的“抓髻娃娃”。抓髻娃娃兩腳分開,穩(wěn)穩(wěn)地站著,雙手都很忙,忙著握住雞、魚、虎、兔什么的。形象接近金文的“天”字,傳說是軒轅黃帝的族徽。春節(jié)時候貼門上,可以戶戶添吉,人人增富。
        兒時,春節(jié)的時候我家貼的是門神,奶奶不會剪抓髻娃娃,奶奶只會剪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他們無論白臉還是紅臉,在剪紙上都是紅艷艷的,從唐朝辛苦地站到了今天。
        中國人一向?qū)t色有著天生的好感,逢年過節(jié),鋪天蓋地的紅,弄得喜氣洋洋、熱熱鬧鬧的,這才放心。
        自古以來,紅色就是象征喜慶、吉祥。民間以朱砂辟邪,用來懸之門戶,抵制惡氣。
        古人修建門戶大多不是防盜,而是好看,所以有“夜不閉戶”之說。災(zāi)難降臨,妖魔鬼怪來襲,門神裝飾著我們的夢。
        有一位世外高人授方,在香囊里裝入朱砂,放進七根燈心草七粒黑豆,再放一些經(jīng)咒或桃木符,可以辟邪。
        這是中成藥朱砂安神丸的成份,可以扶正祛邪。
        紅色的朱砂有著最純正的紅,皇帝批閱奏折時專用的顏色。天下見了都要跪拜接書,不能正視。
        有女子長朱砂痣,殷紅一點,如果位置恰到好處,更添韻味?!都t樓夢》中的香菱就是如此,眉間一點紅,只可惜紅顏薄命。
        紅顏自古多薄命。宋代時不僅三寸金蓮之風(fēng)盛行,天下女子走起路來一步三搖,于是只好乖乖地呆在男人們的視線之內(nèi)。而且貞潔之風(fēng)越刮越甚,流行“守宮”痣。相傳用瓦罐一類的東西把壁虎養(yǎng)起來,天天喂給它丹砂,大概吃到七斤丹砂的時候,就把壁虎搗爛,用來點在女人的肢體上,殷紅一點,以測女子貞潔與否。此法據(jù)說只適合用于未婚女子。
        與辟邪的香囊方子一般,帶著巫氣。
        去廟宇或法壇,求得一道保平安或是驅(qū)邪避災(zāi)的靈符,多是黃紙紅字,而靈符上面的紅字,就是用朱砂畫上去的。
        其實單用朱砂是不能令黃紙上色的,需要加上花紅粉用水調(diào)和,才可以成功畫出一道紅字靈符。還有些符是要燒成灰后摻水口服的。
        想起豐子愷說他初習(xí)畫時,就是從畫靈符開始的。再看他的小品畫,質(zhì)樸而民間,更是個個深意無窮,讓^忍不住想繞到畫的背面去看看。
        在中國傳統(tǒng)剪紙與外國現(xiàn)代藝術(shù)之間,有一個人可以看做橋梁,他是獲得世界聲譽的中國當(dāng)代剪紙藝術(shù)家呂勝中。
        呂勝中的“小紅人”剪紙,小小的身體頂著碩大的頭顱,四肢伸展。這個酷似嬰兒的形象,大大小小一串一串掛滿后,有著奇異另類而震撼人心的力量,他自稱為招魂堂。招魂堂原本是他做給自己宿舍的裝飾,如同貼在窯洞的剪紙一般,是他對自己生活的“詩意的安居”。
        他曾自言:“有很多時間,我都在掙扎著走出民間,力爭不要像民間……不是顯出學(xué)院派的拘謹(jǐn)?shù)鸟R腳,就是有著馬蒂斯的癲狂……”
        呂勝中最終從學(xué)院派走上了追尋傳統(tǒng)的道路。野獸派的馬蒂斯也是位剪紙高手,晚年因為疾病折磨,只好在床上,拿一把大剪刀,用各種顏色的紙,繼續(xù)表達(dá)著他對形式美的熱戀與執(zhí)著。細(xì)微的剪刀聲響震驚了巴黎的藝術(shù)界。
        從現(xiàn)代剪紙藝術(shù)的康莊大道繞回慶陽傳統(tǒng)剪紙的鄉(xiāng)間小路。沒有暮歸的老牛,只有一株巨大的生命樹。
        隴東聞名的剪紙藝人彭粉女,有幅叫做《生命樹》的作品。樹枝用力向八方伸展,有飛翔之勢。讓人想起凡·高的《星月夜》,旋轉(zhuǎn)神秘的天空,讓我更想看看天空下面的大地是什么樣子。畫家畫了一座座立著煙囪,彌漫著人間氣息的小房子。生命樹上,老鼠、猴子等動物攀緣其間。
        《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日孽君頁、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日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日六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惫湃苏J(rèn)為山不及天,則有樹接連。樹為登天的工具,直插云霄。彭粉女的生命樹剪紙仿佛是對這記載的翻版。
        相傳古羌人一支由隴東而遷南,成羌族,羌族遺風(fēng)南北相同。至今羌族人依舊認(rèn)為樹神威力無比,主宰五谷豐登、祛災(zāi)賜福。每年端午,他們都要舉行祭樹儀式,男子掛五色旗,進神山點燃柏枝,將五色彩旗敬獻給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樹,以此為保護神。
        隴東剪紙,充滿質(zhì)樸而民間的意味。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皆可剪了進去。再起一個個吉祥喜慶的名字,二龍戲珠、麻姑獻壽、鯉魚鉆蓮、五福捧壽,凡此種種。簡單,卻又透著原始象征的巫氣;繁雜,卻又凝練地突出了所要表達(dá)的東西。
        一幅叫《官上加官》的剪紙,昂首挺胸立著一只大公雞,雞冠如花,站在雞冠花叢中,火紅的雞冠與雞冠花爭艷嗎?硬是一枝高過一枝去。官(冠)上加官(冠),真是喜人的好兆頭。
        看到一張彭粉女坐在炕頭拿一把大剪刀剪紙的照片,像我奶奶。
        奶奶得了類風(fēng)濕,手腳的關(guān)節(jié)一天天腫大,甚至變得彎曲,指關(guān)節(jié)向一旁扭曲,像斜著從皮膚里長出來一般,鼓著,泛著亮光。
        奶奶的手指頭放不進剪刀把子里了。奶奶的手日以繼夜地疼著,甚至握不住吃飯的勺子。
        我撕一張作業(yè)本上的白紙,折好,剪了一串手拉手的穿著裙子的跳舞娃娃,小心,不把手拉著的地方剪斷。不用等過年,把這串娃娃放在奶奶炕上的時候,奶奶露出天真的笑容,像是小時候,我把奶奶剪好的紙一點點完全打開時的那種出乎意料的驚喜。
        抓髻娃娃、小紅人、手拉手的跳舞娃娃,它們反復(fù)在我的夢里出現(xiàn)。夢里,我敞開屋門,讓這些小人,—個個走進屋來。我小心翼翼地做守護者,詩意地安居。
        
        細(xì)致入微的“絀絀”慶陽香包
        
        2002年,慶陽舉辦首屆香包節(jié),我們仿佛是循著香味奔著去的。滿街的香包,飛禽走獸、瓜果梨桃,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香包又叫“絀絀”。慶陽女子七八歲便習(xí)針線,絀絀又叫藏針繡,把針腳全部藏個無影無蹤,龍啊鳳啊花啊草啊,就從香包E躍然而出。像是用精益求精的針線功夫反駁,越叫絀絀,就越細(xì)致入微。
        見一只半圓的香包,帶蓋,可以打開,用來裝手帕什么的,又有可以掛在身上的帶子,很有些古色古香的意味。一問,說是雙塔寺的千歲香包的樣子。
        雙塔寺坐落在子午嶺中部的河谷地帶,豹子川與雙塔溝小溪交匯處的—個小臺地上。
        豹子川聽著就是英雄出沒的地方,曾經(jīng)輝煌一時的雙塔寺為金代海陵王的近臣所建。近臣是誰?《石塔院記》的碑文已經(jīng)殘缺不全了。
        爬上子午嶺至今能看到秦直道遺跡,始皇帝帝國的康莊大道,原本可以讓秦國高大的四輪馬車一路奔馳下去??上?,才秦二世,就芳草萋萋了。始皇帝大概沒有料到自己會在巡游的途中睡下,不再醒來,連夜趕書的誦功碑文剛剛寫好,還沒未來得及刻出來。而此時,太子扶蘇在子午嶺日夜督修秦直道呢。
        秦直道,寬闊筆直地伸向夕陽的方向,太子扶蘇飲下長安方向快馬加鞭送來的鴆酒。夕陽轟然墜地,無盡的黑暗。
        而我此時在想,子午嶺上,秦時的工匠戴不戴香包呢?
        中國最早的醫(yī)學(xué)著作《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記載,《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作者歧伯曾經(jīng)隨時攜帶一只可以驅(qū)瘟疫、防蛇毒的藥袋,并開創(chuàng)了“熏蒸法”。
        J射白是慶陽人,從此裝了各種草藥的藥袋在董志塬人們的身上層出不窮。人們將這種帶在身邊的藥袋稱為香包。
        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江籬、辟芷、秋蘭皆為香草。紉是連綴之意。這里的意思是說屈原所在的戰(zhàn)國時期,人們已經(jīng)開始把裝滿香草的飾物帶在身上。
        秦時按說已有佩戴香包的習(xí)俗。漢代《禮記》中日:“男女未冠笄者……衿纓皆陪容臭?!比莩羰窍惆挠忠环N說法,與絀絀的稱呼似乎有些相似之處,說明漢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
        雙塔寺,兩座高聳的金代砂石塔,遠(yuǎn)望著遙不可及的秦直道,繼續(xù)著宋代美女細(xì)細(xì)瘦瘦的造型。
        其中的一座曾被盜割往臺灣,后來追回。那么高的塔,月黑風(fēng)高夜,黑衣人不是飛檐走壁,而是登上半山,然后,“咯吱咯吱”地鋸塔,動靜有些大啊。
        先盜走了九層,后又盜了兩層,塔共十三層。
        政府組織了考古隊,開始了緊張的發(fā)掘工作。清理出金至明代大殿、偏殿、鐘樓、三門殿等重要建筑基址,出土數(shù)百件文物。金代香包是從另一座塔里得以重見天日的,人稱千歲香包。
        好在被盜的不是香包,否則怕是沒那么好找了。
        千歲香包上面刺繡了輪回的紋飾圖案,據(jù)說這種圖案由梅花變形而來。從唐代起,它就被作為佛胸前吉祥的標(biāo)志。細(xì)看《西游記》,唐僧師徒終于到達(dá)西天求得真經(jīng),佛胸前就飾有旋轉(zhuǎn)形的這個圖案。一只小小的香包,繡上細(xì)細(xì)密密的梅花、荷花,還有枝枝蔓蔓的圖案,原來是按照佛教教義設(shè)計,帶著這件小香包的人應(yīng)該有著一顆虔誠的向佛之心。
        唐宋時,香囊不再是仕女們專用,官吏們也開始頻繁地佩戴荷包了,有的甚至上朝時也將荷包綴在朝服之上。當(dāng)然,荷包與香包不完全一樣,香包里主要裝的是香草,而荷包主要是用來“盛手巾細(xì)物”等,像現(xiàn)在男士隨身帶著的那包餐巾紙。社會越發(fā)展,日子卻越過越?jīng)]有那么用心了。
        從雙塔寺出土的金代香包,就是可以裝手巾的荷包。
        明清兩代,香包已十分興盛。《紅樓夢》里基本上人人都戴了香包出場。丫頭們拿在手里給主子繡的東西里,常常是各樣的香包。
        司棋送給表兄弟的定腈物,也是一只香囊。
        《聊齋》里的狐女們徐徐走出來時倒是沒有特別強調(diào)香包??墒牵腋杏X她們一定帶了—樣散發(fā)著香氣的香包,這是人間的氣息啊,可以遮去狐貍的妖邪味,讓她們一個個在人間的書生面前千嬌百媚起來。
        一女子攤前,掛著用綠布卷盤成的蛇,上面繡了幾朵艷紅的梅花,讓我覺得這是一條誕生在這里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龍,忽一日就會飛向這塊厚厚的黃土地上面的天空。
        勇猛威武的老虎獅子,祛除邪惡之氣保平安。魚兒鉆蓮蓬,自然是比喻愛情的。葫蘆和石榴多籽,戴上盼望多子多福的。大棗、花生、桂圓、蓮子,是要送給新婚的女子,取其諧音,早(棗)生貴(桂)子之義。
        慶陽手執(zhí)針線的女子又個個像是抽象藝術(shù)家,并不拘泥于真實,或大頭小身,有頭無尾的比比皆是,卻又個個神似,完全由刺繡時想法肆意為之。慶陽的風(fēng)味被慶陽女子以這種方式呈現(xiàn)了出來。滿是意念化了的濃得化不開的黃土的味道。
        “貓吃老鼠”的香包,貓吃掉老鼠后,貓肚上清清楚楚繡著幾只神態(tài)安然的小老鼠,仿佛是貓和老鼠的又一種生活方式。
        人形的香包上面,前后都長著鼻子、眼睛、嘴。一次在甘肅省博物館看青銅器展,見一只祭祀時巫師戴的面具就是雙面的,上半張臉方下半張臉圓,頭上長角,前后都長了五官。戴上這樣的面具,無所不能的神就來到了人們面前。
        戴上人形的香包就可以眼觀六路,多好,人便有了神力。
        從慶陽回家的時候,車上所有的人都買了大包小包的。滿車彌漫著香草的氣息?;氐郊遥灼G巨大的香包掛起來時,怎么看都覺得沒有在慶陽看的時候漂亮。
        慶陽香包的美麗也是要有慶陽厚重的黃土為背景的。
        我?guī)Щ貋韮芍恍⌒〉?、用彩繩盤繞縫制而成的壁鞋,掛在墻上,下面垂了細(xì)長的流蘇。壁鞋避邪,果然事事順利了很多。
        這也是一種生活的意念化吧。牛郎織女來相會——西和七夕節(jié)
        又是一年七夕節(jié),記得這個節(jié)日是因為兒子的生日。七夕節(jié),月色正好,每年我們都吃著蛋糕點著蠟燭過七夕。
        這一天,是中國的情人節(jié)。不吃巧克力沒有玫瑰。從清晨的第一縷曙光,到暮色四合。天上人間,仿佛都在等待著一次飽含著期盼的歡聚。七月七日,是牛郎帶著一雙兒女與織女相會的日子。
        夜幕降臨,黑暗讓天空有了大地一樣的厚度。銀河,—條流淌著星星的冰冷的河,流水記錄了牛郎和織女又一年隔河相望的生活,除了星星,銀河里還流淌著哀傷、恍惚、無奈、期待,和這一天的喜氣洋洋。
        王母金簪一畫,畫出一條銀河隔開了牛郎和織女時,他們的孩子從筐中爬出來,撲在河邊,拼命用葫蘆瓢想要舀完銀河里的星星——舀得亮晶晶的星星撒得滿天都是。
        西周的《詩-小雅·大東》中,牛郎和織女曾是天上兩顆亮閃閃的星星。到了漢代的《古詩十九首》中,他們儼然已是一對相親相愛的愛人。詩中對f螄]離別后織女的生活進行了描述:“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七夕,半個月亮掛在天上,合家相聚的織女不忘賜福給最靈巧的女子,于是又叫“乞巧節(jié)”。
        甘肅隴南西和的“乞巧節(jié)”是最隆重的。西和志書中推測,織女是秦人的先祖。
        殷商時,秦的祖先被分封在西和一帶,因養(yǎng)馬發(fā)跡。去西和路上,彎曲起伏的山脈萬馬奔騰般闖進視線,仿佛聽到黃昏長嘶一聲,夕陽轟然落地。
        織女從山之東移家到河之北,荒涼是荒涼,與牛郎的好日子從秦朝就開始過起吧。
        乞巧時,姑娘們穿起繡花鞋,鑲花邊的大襟衣裙,頭頂絲帕插花,手拉著手唱起《迎巧歌》:“每年有個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織女。巧娘娘蓮花臺,南天門你開開,把我巧娘娘送出來。一片天兩片天,我把巧娘娘接下凡。巧娘娘穿的緞子鞋。我打高山接你來。巧娘娘穿的偏帶鞋,我打河邊接你來……”
        據(jù)說牛郎織女故事的發(fā)源地在山東沂源,沂源有個織女洞,相傳洞里曾經(jīng)住過織女。人間的生活是務(wù)實的,除了織布,織女整日四處忙活個不停,煙霧彌漫的灶臺邊,磨粗了織女的纖纖擢素手,風(fēng)送來田野的氣息,牛郎望著飄飄悠悠的炊煙回家。風(fēng)穿過籬笆輕輕搖動院子里的黃菊花,立著的竹板門影子被光拉得又細(xì)又長印在地下,整個小院彌漫著細(xì)細(xì)碎碎的安詳和愉悅。
        織女洞里住過的,也許只是每日辛勤織布的普普通通的山東女子而已,爽直、能干,下了織機,織女大概還會做白紙一樣整整齊齊的山東煎餅,卷了屋前園子里種的大蔥,帶一罐粥,給放牛種田的牛郎丈夫帶到田邊當(dāng)午飯。
        七夕。最有人情味的是喜鵲。成群結(jié)隊的喜鵲穿了黑色禮服,露著白色胸衣,嚴(yán)肅地飛上天去,搭起一架溫暖的拱橋。它們忽然停止了唧唧喳喳,天空寂靜,明月是一扇門,空出幸福的庭院。
        記得兒時,隔壁男孩子爬上門前粗壯的榆樹,從樹頂?shù)南铲o窩里,掏了兩只羽毛還沒有長全的小喜鵲回家。結(jié)果喜鵲圍在他家門前窗外,只要他一出門,成群結(jié)隊的喜鵲追在他的后面,使勁地叫嚷著啄著。后來他把小喜鵲送了回去,喜鵲們還繼續(xù)追逐了他兩天。老人們說,那是喜鵲罵人哩。
        兒子畫過一幅叫《七夕》的畫,畫中央黑壓壓一隊喜鵲。每天他們放學(xué)時,從樓上望去,就排著這樣歪歪歪斜斜的隊,晃晃悠悠從校門口出來,然后一哄而散。織女穿了古裝,臉蛋紅撲撲的兩團,是人間勞動婦女的樣子。王母叉著腰,怒發(fā)沖冠的樣子,頭發(fā)亂亂的,不知道畫的時候是不是想起了沖他大叫的女老師。他的老師生氣時會罰他抄寫錯題一百遍。牛郎可能想不出來長什么樣,于是背身立著,畫了黑黑的頭發(fā)。
        出生在這一天的兒子,我希望他長大后喜歡的女子都喜歡他,哪怕是樸樸素素的生活,每一天都能過得活色生香。還有,就算是別離中間也不要隔著條河。
        偶爾翻書,見漢武帝的生日也是七夕。為了上應(yīng)天象。亦或者是紀(jì)念生日,漢武帝在長安開鑿了當(dāng)時最具規(guī)模的江河一昆明池。漢武帝將它想象為天上的銀河,特地在河兩岸雕塑了牛郎和織女像。從御林宛圍獵歸來的武帝,泛舟池中,偶爾也會變得溫情脈脈。
        更多的時候,武帝將“武”字發(fā)揮到了極致,他的愛情里,時時有軍鼓轟鳴。晚年他曾寵愛鉤戈夫人,立其子為太子。可是“子幼而母壯”,于是賜死。鉤戈夫人,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掛在天上的月牙,越來越彎,越來越細(xì)。史載她出生時一手緊握,與武帝相遇手方能展開,手心中,是一枚月牙形的紅色胎記。七夕、月牙與叫鉤戈的女子,宿命般地相遇。
        到了唐朝的七夕,該玄宗與楊玉環(huán)上演長安城里的愛情神話,對月盟誓,永不相離相棄。敗居易錄在了《長恨歌》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br/>  可惜,到底還是沒能遵守。同生可以,共死時,皇帝到底還是舍不得自己。盟誓,只是相愛的人在月光下做的傻事而已,有什么用呢?
        尚武的漢武帝比唐玄宗更多帝王的霸氣,而唐玄宗比漢武帝似乎更適合出生在溫情彌慢的七夕。
        宋朝婉約派的詞人秦觀收起小兒女情狀,在《鵲橋仙》里達(dá)觀起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句詩讓我想起蘇東坡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時間和距離能隔斷愛情嗎?很久以前,有個男孩子把這句話寫在信里寄給我。畢竟千里之遙,漸行漸遠(yuǎn),所以詩里也說是“但愿”。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我知道這是怎樣的豪情壯志啊。兩情相悅,當(dāng)然是盼望著要長相廝守的。
        偶爾想起他,還是十八歲時的模樣。
        七夕。在銀河下面忽然想起—個與河的有關(guān)的故事。
        一座沉睡的小鎮(zhèn)。河時而湍急時而平緩,岸邊露出幾米高的褐色山巖,寸草不生,漲水時它們會重新浸入水中。此時山巖裸露,像是等待著水流溫柔地?fù)崦?。不時躍起的魚,畫出銀質(zhì)的線條。青綠的山,被—條光滑的馬道曲曲折折地劃開,有騎馬的人狂奔而來。
        我姑父的妹妹嫁到了這里,她的女兒,在這里長大,我應(yīng)該叫她姐的,事實上,我從來都沒有見過她。十多年前吧,那時,我還在上學(xué)。而我的姐姐,二十歲出頭。她在河邊長成了花骨朵,含苞欲放。
        晴朗而遠(yuǎn)離酷暑,小鎮(zhèn)有著善解人意的夏天。那時候,小鎮(zhèn)上來的旅行者還不多。他背著個大背囊,來找住處,就住在了姐家。
        他住得很悠閑,白天進山,夜晚,坐著院子里,仰著頭,很久都不說話。天上,月亮圓圓地掛著。自從有他安靜地坐在院子里,姐忽然聽到了蟋蟀磨擦翅膀的聲音。
        十幾年后,我也聽到了這種有節(jié)奏的鳴音,夾雜在“嘩嘩”的流水聲里,如果足夠安靜,就能聽到。
        他每天進山的時候,背著—個碩大的畫夾。山谷深處,除了青山綠水,還藏著很多艷紅色的石崖。他張開手臂長嘯一聲,嚇了她一跳。
        山路漸漸陡峭,很多牛糞羊糞,他擔(dān)心牛和羊怎么爬得上來,她就笑了。其實這是它們每天回家的路。
        他支起畫架畫畫時,她就在一旁看。
        紅色山崖與天空,用一條無拘無束的線截然分開。上面遍布了無數(shù)凹凸,她指著那些凹凸說,這是一面長滿鼻孔的山崖。他停住筆微笑,真像唉。
        畫累了,他就編童話逗她玩。說是這兒住著一個紅頭發(fā)的好心仙人,法術(shù)高明,歷盡艱險找到仙人谷來的人,仙人就會答應(yīng)他—個請求。但是你得把鼻孔送給仙人,因為仙人有著一個石頭身體,所以得用很多個鼻孔同時呼吸……
        他又開始畫了,她去捉蝴蝶。蝴蝶忽高忽低地飛,她必須拿出所有的精神來對付它,沒有網(wǎng),她用帽子扣住,然后放進瓶子里。她捉了好幾只顏色繽紛的蝴蝶給他看。他因為花粉過敏,連蝴蝶也不敢動的,因為蝴蝶有著一對沾滿粉沫的花翅膀。他甚至連瓶子也不敢動,只是遠(yuǎn)遠(yuǎn)地隔著瓶子看。她的笑聲就清脆地四散開來。
        回家時,她把所有的蝴蝶都放了回去。
        他終于要離開了,頭一天夜里,他又坐在院子里看月亮,月亮已經(jīng)日復(fù)一日缺了下去。她輕輕走到他身邊,輕輕地說明年的這時候,你會來嗎?你記住,你要是不來,你就再也見不到我了。他說好。然后,她輕輕地走回屋子,睡了。河水歡快地“嘩嘩”唱著。
        她說得太輕了,輕得像沒有發(fā)生過,像個夢。他答應(yīng),也就忘了。
        第二年他沒有來,第三年他也沒有來。有一年,他忽然想起那個半個月亮的夜晚,有個花骨朵般的女子說過的那些魔咒般的話,不禁打了個冷戰(zhàn)。
        我很想說他日夜兼程地趕來,事實上,就是今天,小鎮(zhèn)也不通夜班車。
        就算是日夜兼程,他趕來的還是太晚了。她母親告訴他,他走后的第二年夏天,有一天夜里,她跳進了門前的那條河。
        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他追問。
        她母親不說話,轉(zhuǎn)起轉(zhuǎn)經(jīng)輪,唵嘛呢叭彌吽……
        我沒有見過姐。我去的時候。她家的院子里,大麗花正忘乎所以地盛開著。
        出了院子,一只黑色體形碩大的藏狗拴在樹蔭下,四肢松弛,正在舒服地午睡。
        雨在清晨前就停了,河水漲了,卻依舊清澈,嘩嘩地流著,或喜或憂,抑或是喜憂參半。
        表姐曾經(jīng)是冶木河邊最靈巧的女子啊。
        七夕的月亮落了,當(dāng)白晝來臨,天上的織女和人間的眾女子要憑著一腔子激情,才能掙扎著,蹬過一個又一個滿是離散的日

      和顺县| 广灵县| 曲麻莱县| 金湖县| 宝兴县| 榆中县| 东阿县| 固阳县| 瓮安县| 常山县| 原平市| 宣城市| 来凤县| 庐江县| 中宁县| 民丰县| 吉木萨尔县| 连江县| 新邵县| 梨树县| 洛川县| 柳州市| 象山县| 合阳县| 措勤县| 曲靖市| 察隅县| 前郭尔| 博爱县| 宽城| 普安县| 资阳市| 宁波市| 长宁区| 安达市| 景泰县| 阳信县| 湘阴县| 光泽县| 札达县|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