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13/8ZSNjR27YA6x8e2dYwbRDD.webp)
奧迪與大眾這兩個品牌本為同門,其實我們不應該將其進行對比,但是,正是因為這種品牌淵源,這兩款車才有著那么多的可比性,更何況S5和R36之間性能指標又是如此的接近……
大眾和奧迪這兩個品牌,可以說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汽車品牌了,第一是這兩個品牌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兩個轎車合資品牌;第二是大眾由于早年桑塔納的原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奧迪也因為政府采購的原因建立了威信。其實它們是一家人,奧迪品牌隸屬于大眾集團,這個應該大家都知道,但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無論是大眾還是奧迪,它們都太正統(tǒng)了,太“規(guī)矩”了,這兩個品牌似乎與活力和運動無關??墒瞧囘@個大玩具怎么能只賦予它一種含義呢?自汽車誕生不久,就被添加了運動元素,不然怎么會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就有了汽車比賽呢。
運動血統(tǒng)的傳承
大眾汽車自品牌誕生以來,以生產國民車為自己的己任,它的信念就是生產勞苦大眾都可以開得起的汽車,當然它也的確是這樣做的,在當年的德國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擁有一輛大眾車。但是隨著汽車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已經不拘泥于僅僅開著一輛可以行駛的車輛這么簡單了,雖然大眾車的質量很好,可是對于汽車而言,可靠的質量是前提,重要的是要有出色的性能表現(xiàn)。于是大眾為了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開始將自己生產的汽車推向賽場,或者說因為一些熱血青年認為其車輛性能可靠,選擇了大眾車投身比賽,而且在賽場上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隨著大眾品牌的車型不斷增加,他們自己開始生產運動型轎車了,先是在幾款小型車上推出了GTI型,然后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消費者需求越來越高,開始推出了R系列高性能運動車型。
大眾R系的產生在本世紀初,最早的車型為第四代高爾夫R32,最初僅想生產5000輛,作為市場的試金石,而使大眾汽車沒有想到的是,當這款車型進入美國后,受到了美國人的強烈歡迎,此后四代高爾夫R32共生產了35000輛。于此同時大眾汽車在沃爾夫斯堡成立了運動部,專門研制R系列運動車型。大眾R系是大眾車型中以運動性能為開發(fā)前提的車系,也是大眾
車型中全部標配4MOTION四驅系統(tǒng)的惟一的車系?,F(xiàn)在DSG雙離合系統(tǒng)也成為R系的標準配置,可以說R系是大眾高端運動性能的代表?,F(xiàn)在幾乎涉及到大眾生產的大部分車型,包括我們熟知的高爾夫、尚酷,據(jù)說途銳R50也已經面世了,而我們這次的R36旅行車就是大眾R系中的一位新成員。
奧迪這個品牌一直給國人建立的概念,是生產豪華車的品牌,這個概念也沒有任何錯誤,縱觀奧迪的歷史,它確實是生產了大量的大型豪華轎車,但并不代表這個品牌與運動無關。實際上一個成熟的汽車品牌一定會經過賽場的歷練,奧迪在品牌建立不久就開始投入一些不同規(guī)模的汽車賽事,同時也生產了一些小型轎車,以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開發(fā),奧迪車輛的性能也在不斷提升,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quattro技術的應用,奧迪幾乎問鼎了那一時期所有的頂級汽車賽事。奧迪的S系車型是奧迪運動型車的一個代表,第一款S系車型為奧迪S1,它誕生于1985年,是奧迪Sport quattro賽車的改進型車,采用四輪驅動系統(tǒng),從此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tǒng)成為了奧迪S系車型中的標準配置。
隨著近年來奧迪車系的系統(tǒng)化,開始有了奧迪S4、56、S8等車型,車型都是奧迪同級別車中的運動款,經過特殊的性能調校和車身設計,而我們這次所說的奧迪55是基于奧迪A5車型上的運動型車。奧迪A5誕生于2007年,設計理念就是一款運動型車轎跑車,55在運動型車的基礎上再次將性能提升,達到了A5系列的最佳運動狀態(tài)。為了與大眾R36進行對比,我們這次選擇了2010年新推出的S5 Sportback 5門掀背式轎跑車。
設計動感的5門車
我們通常理解的5門車與運動無關,因為這種車基本都是旅行車,或者是有著充沛空間的掀背車。我們通常想到的運動型車,基本都是三門的兩廂車或者是COUPE,但是,這次的R36與S5 Sportback是個例外,它們可以說是同級別車中最運動的。
大眾R系車始終以運動來標榜自己,事實也是如此,大眾R36旅行車具有典型的R系運動型外觀,全車前后保險杠經過了運動調校和空氣動力學設計,顯得十分犀利又并不夸張,加之車兩側的側裙設計,使得車身看上去顯得更低更加貼近地面,整車高度與通常的旅行車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賽車。18英寸的輪圈更說明了R36的運動特性,由于懸架調校較低,所以輪胎與輪眉間的間距變得更小。
R36的內飾設計與大眾邁騰十分類似,但融入了R系特有的動感元素,儀表臺飾條采用亮銀色碳纖維條紋,既時尚又動感。當然運動特性并不是表面文章,R36使用了極具運動特質包裹性極佳的桶形座椅,座椅面料使用了翻毛皮質,有效的解決了高速運動狀態(tài)下座椅打滑的現(xiàn)象,同時后排座椅也采用了這種筒形設計,大眾R系真可謂是將運動進行到底了。既然是旅行車,功能性也是不能缺少的,R36同樣可以將第二排座椅任意收起,以到達充足的置物空間。
奧迪S5 Sportback是2010年奧迪55車系中的新成員,采用了5門掀背式設計,目的是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從而占領更多的運動型車的市場份額,這種設計理念也是時下的一種流行趨勢,就像保時捷一樣,現(xiàn)在也設計生產T5門版的panamera,不能說這種車型是對市場的妥協(xié),而是確實市場有這個需求。
言歸正傳,奧迪S5Sportback雖然是一款5門中型轎車,但是,外觀設計已經極具戰(zhàn)斗氣息,這也是奧迪S系的設計宗旨。奧迪S5 Sportback同樣使用了寬大的全車空氣套件,配合18英寸的運動型輪圈,使其看上去更像是一部改裝車,尤其是前中網的縱置格柵設計,讓人第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奧迪S系車型。
內飾方面奧迪S5 Sportback采用了雙色設計,黑色內飾配以馬鞍棕色座椅,使駕駛者進入其中便熱血沸騰。同時前排座椅使用了更加接近賽車的桶形座椅,頭枕與座椅靠背融為一體,使駕駛者的后背貼附感更強,包裹性更好。
猛獸級動力表現(xiàn)
大眾R36與奧迪S5Sportback都為高性能運動型車,雖然車身造型并不是那么旗幟鮮明,但其猛獸般的動力輸出確實讓人欽佩,畢竟兩款車是兩個品牌最高運動指標的代表。
大眾R36號稱是當今最快的量產旅行車,這話聽上去有點夸張,但動力表現(xiàn)也確實可以擔當這個名號。其實按照大眾的說法R36是大眾產品中最快的車型,根據(jù)廠方的數(shù)據(jù)R36的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5.6秒,想一想大眾旗下所有原廠車型,還真是難以超越這個成績。這樣的優(yōu)秀成績是與R36的動力單元密不可分的,大眾R36使,用了一臺3.6L自然進氣直噴汽油發(fā)動機,這臺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為220kW/6600rpm,如此高的發(fā)動機轉速在大眾車上還真是不多見。如此可見這臺3.6L發(fā)動機經過了大眾的精密調校,而對于這種大排量發(fā)動機扭矩也是衡量發(fā)動機的關鍵標準,R36的這臺發(fā)動機扭矩表現(xiàn)完全沒有讓我失望,其峰值扭矩輸出為350Nm/2400-5300 rpm,這對于4.0L以下的轎車而言,這種扭矩可以算得上十分突出了。
實際的駕駛表現(xiàn)也非常令人滿意,在起步時即便是輕踏油門,在扭矩的作用下車輛還是表現(xiàn)出強大的沖力,而以100km/h巡航行駛時,車輛的平穩(wěn)程度與安靜程度,完全讓你與運動型車產生不了任何聯(lián)系。在高速路上,我們選擇了一段前后無車的路段,進行了中段加速體驗。由于其功率和扭矩數(shù)據(jù)都十分突出,我僅需輕踏下油門一寸左右,當轉速隨之提升車速也會迅速做出反應,你會看到車速會由100km/h瞬間提升,在1km多的路段上車速已經從100km/h提升至240km/h,而此時車上成員可以感覺到的,只是持續(xù)的推背感和排氣的轟鳴。
奧迪S系的動力性能早已深入人心,雖然大家接觸不多,但是應該多少都有耳聞,因為無論是S4還是S6都有著不俗的動力表現(xiàn)。我們這次的S5 Sportback使用了一臺3.0L機械增壓直噴汽油發(fā)動機,單從排量上看雖然比R36的略小,但是經過運動調校和機械增壓的幫助,這臺3.0L發(fā)動機產生了更大的功率輸出,其最大功率為245kW/5500-7000 rpm,比R36足足高了25 kW。同時這輛55 Sportback的轉速設定也要高于R36,在功率提高的前提下,峰值扭矩也遠遠高于大眾R36,達到了驚人的440Nm/2900~5300,細心的人可以發(fā)現(xiàn)S5 Sportback所使用的這款3.0L機械增壓發(fā)動機,動力數(shù)據(jù)與原來奧迪的V84.2L發(fā)動機的數(shù)據(jù)完全一致,其實這臺發(fā)動機就是取代了原有5系,所使用的V8.4.2L發(fā)動機,使整車重量更輕。
在駕駛奧迪S5 Sportback時,其動力表現(xiàn)要比R36直觀的多,你會真實地感受到這臺發(fā)動機的暴力表現(xiàn),用“猛獸”一詞來形容它一點不為過。深踏下油門其加速性能會有被人踢出去的感覺,從0~180km/h的加速過程可以說一氣呵成,并且在瞬間內完成,廠方提供的0-100km/h的加速數(shù)據(jù)為5.4秒,這一數(shù)據(jù)也驗證了我的實際駕駛感受,的確比R36要快上一些。
由于兩款車同為大眾集團旗下產品,所以都采用了雙離合變速器,有所不同的是大眾R36使用了6速DSG變速器,而奧迪S5 Sportback使用了7速S-tronic變速器,7速變速器更加利于大扭矩的平順輸出。
操控大而不蠢
大眾R36與奧迪S5Sportback的懸架結構都為前后獨立式,也正是因為這種先進的懸架結構,使得兩款看上去尺寸很大的車,駕駛起來分外輕松。有所不同的是:大眾R36前懸架為麥弗遜式、后懸架為多連桿式,而奧迪S5 Sportback的前懸架是5連桿式、后懸架為梯形連桿,這種懸架結構被現(xiàn)在很多奧迪高端車所采用。
在我想來大眾R36為一款旅行車,雖然運動指標很強,但可能由于車身過長,會給順暢操控帶來一些障礙。但實際的山路駕駛,卻讓我們所有開過這款車的同事大呼輕松,彎道的指向性很準,同時擁有足夠的側向支撐力,整車的彎道表現(xiàn)絲毫感覺不到車身過長,進出彎時都非常迅捷。仔細看了數(shù)據(jù)表發(fā)現(xiàn),雖然R36旅行車視覺效果很長,但其軸距僅有2709mm,剛剛到達B級車標準,難怪山路表現(xiàn)如此出色。
奧迪S5 Sportback的懸架系統(tǒng)不用多講,在奧迪車上非常常見,如果你通過MMI系統(tǒng)將動態(tài)模式調至“運動”,那么它的懸架力度和支撐力會給你駕駛改裝車的感覺,但是又不會像改裝車那樣直接,良好地保留了乘坐的舒適度。
無論是大眾R36還是奧迪S5 Sportback,都采用四輪驅動技術,所以在彎道中即使動力非常強大,速度也高于正常行駛,但是在四驅的作用下,兩款車均未發(fā)生“推頭”(轉向不足)的現(xiàn)象。
兩款車說到現(xiàn)在,真的是有著太多的共同點,動力性能勢均力敵、操控表現(xiàn)同樣出色,又都采用了同樣的懸架結構和傳動形式,同樣車身略大卻有著輕松的駕駛感受,誰讓他們生于同一屋檐下呢,都隸屬于大眾汽車集團。但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售價,奧迪S5 Sportback的售價比R36旅行車高了近20萬元,對于選擇的判定恐怕就要看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