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筆者多年從事海底管線及地球物體探測的相關工作經(jīng)驗,以筆者的工作實踐為背景,探討了基于海洋磁力、側掃聲納及淺地層剖面三種地球物理探測手段的海底管線探測思路,給出了探測的原理和案例,全文是筆者長期工作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升華,相信對從事相關工作的同行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海底管線 探測 磁力 聲納 剖面 地球物理
中圖分類號:P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2(a)-0000-00
隨著海洋開發(fā)的逐步發(fā)展,近海港口、碼頭、航道、填海造地、橋梁等工程建設面臨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可能和已有的人類構筑物或遺棄物(比如海底管線、人工魚礁、沉船、爆炸物等)發(fā)生沖突,其中,海底管線對于工程設計和施工的危害最大。近年來,由于沒有探明海底管線而造成的工程事故時有發(fā)生,經(jīng)濟損失嚴重,社會影響較大,因此不斷總結不同類型海底管線的探測技術是一個非常迫切而重要的任務。
海底管線探測是管線探測的一個分支,由于環(huán)境差異,在水域環(huán)境中進行時,其與陸域的管線探測方法在探測方法、儀器、成果分析等方面完全不同。從目前的探測現(xiàn)狀及未來的技術發(fā)展趨勢分析,地球物理方法是海底管線探測的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海底管線探測主要采用海洋磁力探測、淺地層剖面探測、側掃聲納等物探方法。
本文根據(jù)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完成的一些海底管線的探測實例,并參考國內外同行的一些探測資料,對海底管線的地球物理探測方法進行探討。
1海洋磁力探測
1.1探測原理
磁法勘探是應用地球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以有關地質學和物質磁性的理論、地磁場理論和物體磁化理論、以及磁化物體磁場的數(shù)學理論為基礎,借助專用儀器測量不同磁化強度的物體在地磁場中所引起的磁場變化(即磁異常),來研究這些磁異常的空間分布特征、分布規(guī)律及其與磁性體(場源)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尋找場源(探測目標體)的目的,并提供場源的位置、埋深及規(guī)模等相關信息。
磁性物體的磁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