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雨華
溫氏武俠在內(nèi)地大熱是從90年代初開始的,據(jù)說當時僅《兩廣豪杰》就有89萬冊銷量。
但自1996年推出《天下無敵》之后,他再無新作問世。15年后他說,自己一直沒停筆,只是少了陣地——各地報刊早放棄用武俠連載吸引讀者,而他就像是失去了舞臺的表演者。這十幾年,溫瑞安娶妻、生子,生意也做得不錯。
2011年7月,溫瑞安開始用微博寫武俠連載“俠道相逢”,但他不認同“重出江湖”的說法。結(jié)社、交友、入獄、逃亡、大起、大落——人生無處不江湖,他一直在江湖上。
1954年元旦,溫瑞安出生在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這里只有幾戶居民。父親溫偉民是廣東梅縣人,在此一邊從事中文教育,一邊收徒教授洪拳,甚至也通奇門遁甲、求神問卜之術(shù)。還沒上學,溫瑞安就開始看《七劍十三俠》、《天王老子》、《黃飛鴻正傳》。5歲時,寫了個以少量文字作說明的連環(huán)圖故事《三只驢子》。
溫瑞安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風云錄》是上小學時寫的,以班上同學為原型,自繪插畫。兩個盛氣凌人的有錢孩子被他“寫死了”,找他麻煩。很多“還沒死的”同學,包括高年級看他書的人圍到他身邊說,“你們試試看!小溫我們是維護的?!崩蠋熡惺峦宜麕兔Γ骸澳愫軙v故事,幫忙代一下課吧?!彼淖罡呒o錄是一天代了8個小時課。
后來溫瑞安入讀馬來人、印度人、錫克人、孟加拉人、華人共處一校的綜合中學。中文是選修課,少于20人選就不能開班。他偏有本事吸引異族選修,“威逼利誘”馬來人去申請開課。
溫瑞安愛結(jié)社交友。小學時就辦文學社、詩社,高中時他和兄長、同道創(chuàng)辦天狼星詩社。上世紀70年代到臺灣求學,又創(chuàng)神州社,進而成立神州出版社,出版《神州文集》,創(chuàng)辦《青年中國》雜志,約徐復觀、牟宗三、錢穆、韋政通、胡秋原、余光中、張曉風、陳曉林這些文化名人寫稿,對臺灣的文化、社會現(xiàn)象提出警示和批評。
又辦社團又辦雜志,錢用完了就賣文章。沒想到稿投出去又不斷有人再約。分身乏術(shù),最后他選擇休學,專心做負責任、能承擔的“大哥”。
人員龐雜、一日間能召集三四百青年精英的神州社樹大招風,還是“出事”了。1980年他被以政治犯名義抓捕。臺灣當局說他“為匪宣傳”,證據(jù)是他讀毛澤東詩詞、巴金、曹禺、沈從文作品以及《明報月刊》。最終問不出確切罪行,當局未經(jīng)審判便強制他離臺。驚弓之鳥的他轉(zhuǎn)投香港,適逢港府收緊移民政策,幾度申請均遭拒絕。只好又回到大馬,找當年的社友借宿。以前他們總是把大房讓給“大哥”睡的,這次卻說:“溫瑞安,你睡地上?!钡诙?,他們送他上公車,要他“別再來了”。他日后的武俠小說寫背叛奇多,與這些經(jīng)歷不無關(guān)系。
1981年底,他終于以海外雇員身份留港,之后成為兩家電視臺的創(chuàng)作經(jīng)理。1983年底,終于獲準在港居留。他的小說,也同時在港臺出版。數(shù)年之內(nèi),他又相繼成立“朋友工作室”和“自成一派文藝創(chuàng)作推廣合作社”,重新開始了呼朋引伴的生活。
他與金庸、古龍、梁羽生的一大區(qū)別,就在于他是個“武俠生活化,生活武俠化”的人。他常常把身邊人寫進小說,這讓他覺得自己的文字有了更大的存在意義。比如《說英雄·誰是英雄》中飯王張?zhí)恐∽运慕Y(jié)義兄弟、編劇張?zhí)?。而他的結(jié)義兄妹葉浩、何包旦等人追隨了他20多年,同甘共苦,不離不棄。
經(jīng)歷這許多大起大落之后,對命理術(shù)數(shù)頗有研究的溫瑞安說,他信命而不認命。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起承轉(zhuǎn)合起伏浮沉,在人的掌控之外。哪怕你認清了個體生命有限又如何?只管去把能做的事做到最好,也許報應循環(huán)就能改良一點點。一旦認命,那就真的無所作為了。
溫夫人說他是個大孩子,但對電子媒介他始終有些“不適”。他不用E-mail,也不上網(wǎng),博客和微博都是助手幫忙打理。要看網(wǎng)頁了,他就借用他們的電腦;要回復讀者,他就寫好紙條,由助手錄入。
對如此興趣泛濫的人,寫作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嗎?溫瑞安說他已經(jīng)過了為稿費而寫作的階段,但他不會忘記,有差不多30年時間他都因為稿費的支撐而過得很好。甚至在流亡的時候,稿費也讓他不但自己能生活,還可以照顧身邊的人。每次遭遇人生低潮時,他寄情于此,就能得到底氣。他相信大多數(shù)讀者等著他寫下去。哪怕有生之年未必有機會面世,他也會把它們完成,但他又開玩笑說:看金庸小說要長情,看我的,很不好意思,可能還要長壽哦。
孔子說,觀察一個人因何去做一件事,采用什么方式,在什么境地中心安理得,大致就能了解一個人。溫瑞安的方法就是隨緣適性,隨遇而安。在什么境遇中,就用什么態(tài)度應對。坐在大排檔就享受大排檔滋味;吃阿一鮑魚(香港著名連鎖酒家)就是阿一鮑魚的要求。在他看來,幸福的人生要有許多條件,不易滿足,快樂的心境卻隨時可以自尋。當一個人擁有很多快樂時,就接近幸福了。
就在跟我聊天時,他還暗暗給我相面、算命,自得其樂。溫夫人說他也常自尋煩惱。他說,有時煩惱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葡萄,葡萄吃下去很快樂。他就是這么天馬行空。
臨別,溫巨俠在我?guī)サ囊槐緯蠈懙溃骸叭松愠P枰棠偷却?。?/p>